第88篇 山东:闲者便是主人 2之1(肥城、平阴、东平、荏平、聊城)
本篇:肥城——平阴(平阴县博物馆、多佛塔、平阴黄河大桥)——东平(司里山石刻造像、东平湖、大汶河、东平博物馆、白佛山石窟造像)——东阿——茌平(龙山文化城址)——聊城(徒骇河、山陕会馆、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铁塔)

国庆节长假被值班隔断,不得远行,于是就近山东看看。也不驱车急赶,学一回苏轼——闲者便是主人。 晨,值班24小时后奔高铁站,车厢空荡。 抵泰安站,遇见领导节日视察,跟着呼啦啦的随从和摄像。

私家车玄师傅接站,他是假日里挣些辛苦钱呢。G不开车就闲了,占了我的副驾位置。
(一)肥城市 BC206年置肥城县名,1992年设县级市,南临大汶河,泰山西麓,左丘明故里,桃子之乡。
省道S330西行,找到崭新气派的博物馆,但还没完工(网上资讯不靠谱呀)。

(二)平阴县 隋606年置平阴县名,古济水之南,西临黄河,泰山余脉与鲁西平原过渡带。 (1)平阴县博物馆 省道S329西行,县城,文庙用作博物馆,大院堆放着石碑石雕,但不见室内文物。





(2)翠屏山、多佛塔 国道G220南行,这则小镇,主打产品是玫瑰种植,1斤干花可卖150元。

翠屏山,有些野趣,低矮的小山、粗砺的石板、歪斜的桧柏。



多佛塔,整体被一道道铁圈加固箍住!
极少见的,全是石头垒砌的石塔,每块虽歪歪斜斜粗糙,但整体却严密稳当!



唐630年始建,明1522年重建,八面形十三层,高19.7米,每层之间嵌进两片薄石、伸出一圈作为出檐。
一层是老件,四面设龛,造像似民妇抿嘴胖脸。
以上各层各面全设小龛,共104尊、部分已毁。




(3)东阿镇 继续南行,尝尝黄河大鲤鱼,玄师傅说鲁菜系头道菜就是糖醋鲤鱼。瞧,脊背鼓起、嘴巴翘着,与仰韶文化陶盆的刻画一模一样呢。

(三)东平县 唐788年置东平县名,东原底平之意,黄河冲积平原和大汶河冲积地,西临黄河,钟离春、戚继光、罗贯中故里。 (1)司里山石刻造像 国道G220继续南行,东侧,矮山只几十米高,说是晁盖、阮氏兄弟等聚义之地。
俯看平原,大地平整如纸!


山头两块大土崖,北齐唐宋造像,已风蚀严重。
这块土崖,面南:大佛高9.8米,称作中原北齐第一佛,头部轮廓变成大头娃娃;两侧侍者依稀可见轮廓,还有许多小佛。



面东:并排立佛九尊,只剩轮廓、似西画的圣母。两侧全是被盗的方洞。



面北:剥蚀全无,只剩坑洼的土墙。

面西:因被另一块土崖遮挡,风蚀较小,还有许多小佛。



另一块土崖,只剩面东、残存许多小佛。



(2)小清河、黄河、京杭大运河 县西北角,东平湖北岸是小清河,北去汇入黄河。
大运河与黄河交错,运河上有一座浮桥(借图)。

(3)东平湖、大汶河 南行、修路,老乡指点我们东拐。穿过堆积玉米杆的村庄,开到东平湖大堤,湖景豁然开朗。

这是山东第二大淡水湖,是南水北调的中线,堤岸两道护林,老乡们收拢落叶。 堤坝上,停车甚多,都是城里小车拥来吃湖鲜的。不知野鸭炖鱼什么味道?



东平湖的东岸,就是东流的孕育大汶口文化的大汶河!
东平湖称作国家湿地公园,《水浒》描述的八百里水泊现在只剩这一片,莲叶漾漾、小船荡荡、芦苇渺渺、野鸟点点。



(4)东平博物馆 新城区建设很气派,广场庞大有些浪费。行走山东各地所见,都重视文化设施建设,规划也同样。
博物馆,万里题字。 保安正要关门、我奔进去,说刚刚16时15分、还不到闭馆时间,自己还要赶路呀。于是,两位慈善的老师傅照顾我们远道赶来,把已锁门的展厅打开,跟着我。

战国,青铜编钟。

汉代,银缕玉衣片、玉杯、画石刻像。




唐代,黄釉瓷罐。
宋代,绿釉梅瓶。


五代,《金光明经》经幢。

可惜没找到仇英的9米长卷。 (5)白佛山石窟造像 收费景点关门晚、就不用着急,这里借鉴了无锡灵山的喷泉造型。 山石呈白色故名白佛山,气吁吁登上山头,可看出建筑布局:政府-广场-剧院-体育馆-博物馆,都与白佛山在一条中轴线上。




正中一窟,铁门锁着,保安说石门券是元代。
称作中原隋代第一佛,隋587年,主佛6.7米,结跏跌坐-面相圆大-细目笑意,仰莲座已毁;
两侧众多小佛龛精细,保存完整。





东面一窟,铁门锁着,宋代,一排小佛,损坏严重。



西面一窟,我们手脚并用爬近小洞,铁门锁着,窥见,大惊!
主佛,唐代,2.43米,只见侧影,耳朵面庞轮廓线美极美极!
左侍,宋代,拉长面孔-蹙眉绷唇,高傲的头冠还镶嵌一佛!
看不到右侍。







晚饭,梨丸子,梨子切碎、裹着糖腌玫瑰花馅、油炸; 湖鱼汤,是东平湖长不大的寸长鱼干。


清晨,国道G105北行回到平阴县,跨过平阴黄河大桥。 县境有玉带河、浪溪河,北入黄河。


穿过东阿县,城南有曹植墓。 (四)茌平县chi BC221年置茌平县名,茌山的平陆之意,徒骇河北去,黄河冲积平原。 (1)龙山文化遗址 国道G105北行,打听乐平铺镇教场铺村,人家以为我俩 “考古的?收藏的?”


穿过村子,鸭棚薰臭、狗儿吠叫、小孩斗蚂蚱、农田在焚杆。




G从田野抠出了黑陶片。
水塘边,看出了城墙模样夯土,几米高/ 百米长,属于龙山文化中晚期,黄沙黏土混合分块夯筑。



(2)茌平博物馆 大热天,找到博物馆(体育馆、文化馆建筑群),可惜关闭、还没运行。
小店,一碗萝卜丸子酸汤,解渴呀。



(五)聊城市 1998年设聊城市,古有聊河,京杭大运河、徒骇河交错,黄河冲积平原。
(1)徒骇河、东昌湖
省道高速S1西行,徒骇河发源于南面的莘县,水势浩大、穿城北去。但凡拥有河流的城市,就有灵气呢。
老城区,是被东昌湖环绕的水中城,别有味道。

(2)山陕会馆 清1734年始建,国槐茂盛,建筑群东西走向、布局紧凑、做工精密。
山门/ 戏楼(两侧夹楼)/ 钟楼鼓楼(西侧看楼)/ 关帝殿/ 火神殿/ 财神殿/ 春秋阁/ 望楼/ 游廊等160余间保存完好。
中轴线建筑群的特点,主体位于院落正中,周围构图尺度低小、围合而来,态势向中心收缩、取得均衡(可对比第71篇社旗县山陕会馆,都是精品)!





戏楼,老百姓唱得有滋有味,石羊儿听得眉开眼笑。


大殿=献殿+过廊+复殿(献殿与复殿又分为正殿和两侧配殿),高大精密变化有致。但我讨厌清代石雕啰嗦小气,斗拱和柱础也同样。




院子有地契碑一块,记述买地阔步数目,是研究晋商经营思想的重要文献。
山陕会馆曾用作博物馆,现只剩金代壁画,虞寅墓20平方米墓壁的17幅,残留着黑墨红彩。




(3)聊城博物馆 取名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占用了中国二字,就排它了,大运河沿岸的其它各省市县怎么称呼呢?

大汶口文化,水波纹彩绘陶壶、红陶钱纹壶、红陶鬶。



龙山文化,黑陶双耳壶。

西汉,陶俑(一窝小皮孩)、
陶鸮(只捏一道鼻线就传神)、
陶薰、羊首陶瓶。




东汉,彩绘陶马、彩绘骑马陶俑、绿釉陶鸡、绿釉陶厨俑。




南北朝,双耳壶。

隋代,席纹四系罐。

唐代,白釉绿彩钵、三系罐、白釉执壶、石刻佛像。




五代,白釉钵。

宋代,刻花瓷碗、绞胎罐、竹节瓷灯、酱釉双耳蒜头壶(似辫子姑娘)。




金代,人物纹鸡足罐。

明代,铜佛造像。

(本地还有范筑先纪念馆,他1938年抗日殉国) (4)铁塔 位于民宅小区,空地上,远远望去,铁塔似刀似戟直插于地、过于尖细,但还是美的!

八面形铁质、笔挺严谨,每隔一面纹饰相同、规致精细,各层有平栏。
塔基正方形石质须弥塔座,不简不繁。



哦,聊城,值得宣介点赞的城市!
2014年10月行记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今古一相接

-
慕雪先生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5-04 20:5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