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菩提佛珠手串加工前的果实长啥样?
文/徐康
在文玩界经常会用植物的果核果实果壳等来制作加工手串或把玩物件,例如星月菩提,金刚菩提,椰蒂,核桃等,
主要用来佩戴或盘玩,甚至有的作为佛教念珠,不过把玩的时间久了,这些物件光滑度会提高(挂瓷),
色泽会渐渐深沉红润(变色包浆),盘玩功夫再深点的整体甚至产生所谓“玉化”效果。
这些效果也深受文玩迷们的迷恋和追捧。
很多新手经常问我星月菩提的果实到底长啥样?是怎么制作的,
为了满足大家的好奇心,今天康哥就以星月菩提为例简单介绍下它的前世今生。
请看图,我们再继续。。。

成长中的黄藤果植物
星月菩提,黄藤植物的果实(海南俗称红藤仔)黄藤子结出果实的核儿,果实去壳,去皮后,车珠成型。
珠子表面星点和月孔(胚芽)成众星捧月之势,故名星月菩提子。

成熟黄藤果采摘图

去壳后,需要阴干后待加工的果实。

黄藤果加工后的星月菩提

经过盘玩变色包浆后的星月菩提
星月菩提在佛珠中最为常见,被称为菩提“四大名珠”之一。
黄藤果的产地除了我国的海南、广东东南部、广西西南部、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区,还有老挝、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地区。
由于黄藤子生长环境的差异,受土壤,气候、温度湿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产地不同也造成星月菩提子的密度、颜色和形状的差别,所以星月菩提有多个种类。
大概分元宝子星月菩提、金蟾子星月菩提、摩尼子星月菩提等
其中以海南元宝籽的星月菩提密度最高,可玩性也较高。当然海南料的价格是其他地方的N倍,
在选购的时候要分清楚自己到底要哪一种。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