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阶级与竞争力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清华大学彭明辉教授
链接:http://mhperng2.blogspot.tw/2016/11/blog-post_34.html
来源:作者博客
"digital divide" 是美国在1998年出现的新词汇,意思是:城乡网络与计算机普及率差距太大,不但造成学习资源的严重不公平,而且将会严重影响城乡学童未来的发展机会。
对于强调机会均等的美国人而言,网络与计算机的有与无("have" & "have not")成为社会各种不公平的最大元凶,甚至是在制造新的世袭阶级,斯可忍而孰不可?于是美国开始积极建设「高速公路」,戮力改善计算机与网络所造成的各种社会差距。
然而,硬件的普及率改善之后,网络所造成的社会不公平与阶级差异不但没有缩小,还反而持续扩大。
一、从 Digital Divide 到 Digital Inequality
Princeton 大学 Paul DiMaggio 教授和博士生 Eszter Hargittai 在 2001 年的 ‘From the 'Digital Divide' to 'Digital Inequality' ’ 提出警讯:网络普及率大幅提高后,上网的行为(活动内容)变成影响社会成就的主因;而 Eszter Hargittai 更在 2008 年的 ‘Digital Inequality: Differences in Young Adults’ Use of the Internet’明确指出:教育程度较高的人长利用网络于有助于专业成长与财务成长的活动,而教育水平较低的人则较常利用网络于休闲、社交、赌博等无益而有害的活动,因此网络仍持续地在强化既有的贫富差距与各种社会落差。
二、上清华,不如上哈佛和耶鲁
很多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间超过10小时,你上网时在做什么,对你的未来影响远远超过你念的是哪一个大学——当哈佛、耶鲁的课程都已经上网时,一个在台大混四年的人,实力将远远不如一个在X大认真上网学习四年的人。
不过,每天认真地上网学习10小时,真的就会超过在清华混的人吗?看你有没有能力搜索出你想要的文章,以及你分辨文章质量,分析论点可信度,以及汇整不同观点后加以灵活运用的能力。
当你拥有基本知识之后,在网络上搜寻、筛选、阅读、分析、批判、汇整、运用的能力才是你未来竞争力的关键——而不是学校文凭,和那些不常用(因而背了又忘)的知识。
三、上网10小时,效益相差千百倍
如果上网只是休闲(kill time),你什么都得不到。如果上网是为了找答案,有时候你会气死:上网查索10小时,有时候得到的不如去图书馆找书读一小时,有时候10小时都是在浏览不相关的网页;有时候10小时都是在分析 Gxxgle 给你的清单有哪几篇有用,而结果却全都是网络上的垃圾。
但是,如果你擅长搜寻策略,精于分辨文件的质量,可以在一小时内找到一篇主题相关且含金量很高的文章,再花9小时读懂它,那么这10小时的心得可能胜过自己想10天(杠杆效率1:8,假定你每天工作或思考8小时);如果运气好,读了一篇学者花两年研究后写出来的论文,杠杆效率更可能高达 1:416(每周工作或思考40小时),甚至超过一千倍(一个杰出的学者花两年搞懂的事,你也许花10年都不一定会明白)。
四、Gxxgle有四种
如果你是一个有上进心的人,第一件该学会的事情是Gxxgle、Advanced Gxxgle、Gxxgle Scholar 以及 Gxxgle Books 四种搜索引擎的用法,以及他们各自的擅长,以便在最短时间内搜寻出含金量最高的相关文献。
Gxxgle Scholar 给的都是学术相关网站的论文,几乎都不会有废文,但是却没有政府部门、各种智库和NGO团体的研究报告;Gxxgle Scholar 给的很多论文不易懂,需要配合 Wikipedia 或相关的专书来看,以便补充看懂论文所需要的背景知识;去图书馆之前先查 Gxxgle Books,可以看到书的 contents 和试读,以确定内容是否合你所需;Advanced Gxxgle 可以让你直接过滤掉一大部分质量较低的垃圾或不相干的文献;Gxxgle 配合一些指令也可以让你直接过滤掉一大部分质量较低的垃圾或不相干的文献,效果如同 Advanced Gxxgle。
我常用的搜寻格式有两种:Gxxgle「Denmark education filetype:pdf」,其中「filetype:pdf」是指定只搜寻 PDF 档,因为 PDF 档文件通常较正式而少废文;或者「Denmark education filetype:pdf site:oecd.org」,其中「site:oecd.org」是指定只要 OECD 网站里的文件。
譬如,当我用「Denmark education filetype:pdf site:oecd.org」搜寻时,搜寻结果的第一份文件是「 Education Policy Outlook—OECD」,由OECD的专家介绍与评估丹麦的教育政策,第二、三份是关于丹麦教育的一些统计,第四份是「OECD Reviews of Evaluation and Assessment in Education——Denmark」。这些文件含有许多深入的观察、分析与统计,都是你在杂志报导或各种网志里不容易看到的。
一个真正关心丹麦教育的人不该止于阅读杂志和各种网志里的报导,否则很容易流于以偏概全或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浮面印象,甚至妄加揣测、捕风捉影的附会,乃至于一厢情愿而背离事实的浪漫想象。
五、比 Gxxgle 大神更厉害的搜索利器
含金量最高的文件,是学术界的期刊论文,以及优质的政府或国际组织的报告。影音纪录中含金量最高的是像 BBC 或其他国家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
想要搜寻学术论文,最厉害的工具其实不是 Gxxgle Scholar,更不是 Advanced Gxxgle 或其他 Gxxgle 工具,而是各大学图书馆付费的各种电子索引(Index)工具,譬如理工学院的 Compendex、人文与社会科学的EBSCO 等,很多大学称它们为「电子数据库」。
这些搜寻工具敢收钱,就是因为他们的搜寻效率有比免费的 Gxxgle Scholar 更高明之处。此外,Gxxgle Scholar 搜寻出来的很多论文是无法下载的,但是你若到经费较足的公立大学去利用Compendex 等搜寻工具查索,里面的论文通常都可以下载——因为图书馆也会为你的下载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