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从陪伴渐渐沦为工具的辛酸史

看标题想歪的先拉出去枪毙五分钟

自行车似乎已从你的生活中渐渐淡出,有多少人还记得自己最爱的一款自行车型号,又有多少人还记得它曾陪你走过的大半个青春。我想这些与自行车如影随形的日子定会成为各位美好的留念,可近日我也关注到了许多关于自行车的负面新闻。

前不久『酷骑单车老板跑路押金无法退还』的各路新闻接踵而至,公司门口被闹事人围得水泄不通掀起了退款热潮。尤其是酷骑沈阳公司的出尔反尔更令人乍舌,9月7日允诺每人都会得到退款,但9月13日在公司门口却只看到了一张暂停办理的告示,这令百忙之中赶来退钱的上班族们吃了闭门羹,每日催债的人群都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慌乱。

本来留给我们诸多美好回忆的自行车却成了替罪羊和泄愤工具,被人们肆意丢弃和破坏着。立交下、盲道上、池塘里这些本不该出现它身影的地方却都能觅得她的踪迹。套用小沈阳的台词,自行车是无罪的。做出这些行为的人你们难道没有关于自行车的美好回忆吗?


骑上车便会感觉很酷
滚动的车轮映射在路面的掠影就像老式放映机一样再次把回忆播放。我们曾有骑车追逐在街头的激情岁月,也有与心仪对象放学后并肩骑行的青葱年华,自行车几乎成为了每个人的名片,有的人还会把喜欢的贴纸粘在挡泥板或车铃上,茫茫车海中我也能找到自己的那一辆。

上学时期自行车更是必需品,它可以让你快速往返于学校、补课班和家。最关键的是骑车的男孩可以不断给自己加戏。

比如嚣张型会目视前方目光炯炯不停超车,后面尽是大姨大爷的责备声;炫酷型会让撅着屁股飞速骑行,故意让风把衣摆掀起;还有一些非主流,上坡下坡左拐右拐还专往坑里骑,最后弄得波棱盖儿胳膊肘儿都是紫药水和红药水的结痂,这些你们都忘了吗?

后座上的爱情
高中晚自习放学时就要十一点,街道上已没有多少人烟,我载着小X在学校周围绕了五圈多,就算时间过了这么久可我依然没有忘记那天的对话。
" 今天你过生日我给你唱首歌,难听别怪我啊。那片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儿,在我生命每个角落静静为我开着……后面词有点忘了 "
" 没事儿,那你就一直唱这一句呗 "
在没有西餐玫瑰,没有电影爆米花的学生时期约会中,自行车给男孩子表达浪漫的方式,就算跟喜欢的人回家方向完全相反也要装作很顺路一起回去,对于现在来说那是一种既简单又奢侈的幸福,这些你们都忘了吗?

后座上的友情
我记忆最深的一款女车是GIANT的粉色Alice系列,优美的线条感就像在跳舞。似乎女孩都喜欢购买这款,有一次在课外班结束后,驼我来的男生因事提前离开,把我被智识榨干挪不动步的躯壳留在了街道。

那时候我能有200斤左右的体重,许多同学都在说完再见后迅速逃离了我,生怕赖着他们载我一程,但这时候有个很瘦的女同学骑着这个车来到我身边说
“ 我驼你一把试试 ”
“ 你可别闹了车胎给你压爆炸,你坐我骑吧 ”
“ 没事,你还能有多沉再说我劲儿大上来吧 "
" 那你先骑起来我跳上去,要不你第一下都蹬不动 "

我瞄准时机在她缓慢的骑行中蹦到她车的后座上,出乎意料的是车胎竟然没爆,但车圈瓢了。Alice瘦弱的筋骨和细窄的车胎还是没能禁得住我考验,由于车的后轮已变形,我载着她配合这跌宕起伏的节奏一同回家,所以女载男这种一定要女孩足够健壮才可以。

关于自行车的美好回忆说也说不完,所以它不该受到如今这种对待,我们都曾因拥有它而兴奋自豪,也曾因丢失它而辗转难眠。

为了恶搞同学拔掉他车的气嘴,也曾偷偷把他的车藏在楼道里,就算这样他也不会跟你吹胡子瞪眼气急败坏,不过就是打闹几下后傻笑着推车离开,而自行车不仅见证了你们的情感也见证了彼此的成长。

自行车的更迭与我们的成长

1996年,自己的第一辆车是好孩子童车,从此我变成了好孩子。

2003年,拥有了特别酷炫的GIANT山地车,买完妈妈说别往学校骑,可我不听非想炫耀结果骑了三天丢失,据目击者称是有三个学生把车抬进出租车后备箱拉走了。当晚报了警没被受理,那时候自行车让我知道了坏人真多。

2005年,我们更注重实用功能基本都买带车筐和后座的学生车,也是陪伴我时间最久的一辆。2008年由于我十分喜爱它被我带到了大学,在某人借用一天后丢失,听到噩耗时刚好在通宵电玩后的昏睡中,一心想第二天继续开荒副本的我并没有觉得失落,现在想起来挺伤心的,希望这位同学可以主动联系我如数赔偿。

2012年,毕业后去了一个陌生的县城,租了房后的第一件事儿就是买台和以前一样的自行车,可这地方没有GIANT还好找到外观基本一样的永久,天天骑着它穿梭在这个小县城,当时一切都是陌生的唯独这个自行车。

2016年,园区没了车棚这种场地,放于家中的自行车显得有些碍脚,后来忍痛卖掉后我也就彻底告别了自行车,从此我觉得我的青春走了。

就像那句被说烂了的台词,有些东西存在时不知道珍惜,失去后又后悔莫及。这句话之所以每个人都有共鸣就是因为它可以安在任何事物上,包括自行车。

共享经济下的悲哀
如今除了少数骑行健身爱好者还会钻研自行车,对于其他人来说已彻底沦为了代步工具,没有人去在乎它的品牌与价值,也不会像孩子般去商店认真挑选所爱款式,买回来后还要定期擦拭灰尘。浮躁的社会酿造了多少逐利者和不承担责任的人,他们不但对自行车失去了感情也同样丢掉了对待周围人的真诚与热情。

他们早已忘却那段坐在后座上搂着家长酣睡的日子,忘却站在后座上大声歌唱热血张狂的日子。

现在骑再多色彩缤纷的单车也毫无过往的感觉,时过境迁物是人非说的就是这般吧。在众多80后的成长过程中,学着独立骑车似乎是上学前的头等大事儿,虽然开始都有辅助轮帮衬但家长也会扶着后座乐此不疲的奔跑在你车后,而现在的孩子下了婴儿车后就坐上了汽车,省略的不仅是学车跌倒的痛苦经历还有拆掉辅助轮第一次成功骑行的喜悦过程。

共享经济确实把很多东西转变得更加便捷,可是否也让人们变得越来越浮躁?当日后有更多的共享物品出现在生活中时,又会有多少快乐被剥夺?这些都要通过漫长的时间给予我们答案。


文章最后小编想问问大家,你现在还会曾经最为拿手的自行车绝技,反正我双手不扶把这种小case都没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