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

“五星”是先秦所谓的太白、岁星、辰星、荧惑和镇星。秦汉以后,由于五行说的普及,他们又被称为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
“五星积于东方”和“五星出东方”是指五大行星在某段时期内,在日出前同时出现在东方,非常罕见引起古人的好奇与重视,又附会上某种天意,比如《文献通考》上就有:“周将伐殷,五星聚房”之说。(上次出现时间是公元1921年,下次是2040年)
上古时代,人们把自然看得很神秘,认为各种自然现象都有它的主持者。例如风师谓之飞廉,雨师谓之屏翳,云师谓之丰隆,日御谓之羲和,月御谓之望舒。
金星古日日明星,又名太白,因为它光色银白,亮度特强。《诗经》“子兴视夜,明星有烂”(见《诗经・郑风・女日鸡鸣》),“昏以为期,明星煌煌”(见《诗经・陈风・东门之杨》),都是指金星说的。金星黎明见于东方叫启明,黄昏见于西方叫长庚,所以《诗经》说“东有启明,西有长庚”(见《诗经・小雅・大东》)。 木星古名岁星,迳(jng)称为岁。 水星一名辰星,火星古名荧惑,土星古名镇星或填星。 先秦古籍中谈到天象时所说的水并不是指行星中的水星,而是指恒星中的定星(营室,即室宿)《左传・庄公ニ十九年):“水昏正而栽”。所说的火也并不是指行星中的火星,而是指恒星中的大火(即心宿,特指心宿二)《史记·天官书》所说的火,才是指火星〈荧感〉)例:《诗经》“七月流火”。
星宿这个概念不是指一颗一颗的星星,而是表示附近的若干个新的集合。
二十八星宿:
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昂毕觜参。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东方苍龙,北方玄武(龟蛇),西方白虎,东方朱雀,这是古人把每一方的七宿连接起来,想象成的四种动物形象,叫做四象。二十八宿不仅是观测日月五星位置的坐标,其中有些星宿是古人测定岁时季节的观测对象。(《夏小正》:“正月初昏参中,五月初昏大火中”)


释文:“尚御镜大毋伤,左龙右虎辟不祥 朱鸟玄武顺阴阳,子孙备具居中央,长保二亲乐富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