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无人机”
包括:消费级无人机与工业级无人机。无人机目前涉足的行业应用范畴有:影视制作、农业植保、线路巡检、检灾救灾、资源遥感、摄影测量、森林防火和物流。
商用无人机是一个新兴并正在高速发展的行业,其范畴很广、蛋糕很大、玩家很多。同样的,与任何一个深受投资者青睐的高科技领域一样,其中的资本泡沫也很多。这个产业正处于一个谁都可以入局,却谁都有可能惨败出局的阶段。
工业无人机要想取得市场认可,首先是要成为生产力工具,就是无人机可以带来相对于以前所用方法难以企及的效率和效果,当前市场所熟知的航拍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航拍所带来的上帝视角杀伤力是显而易见了。因此,只要能够在可承受的成本和风险约束下,无人机能够提高效率和效果的应用场景,都可以是商业或者工业无人机的发展方向。
商用无人机的行业模式粗略的分可以分成两种:
一是面向普通大众的通用型消费级无人机,如以DJI为首的消费级航拍机和FPV穿越机,谁都可以买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二是面向专业人士的行业应用无人机,如为农业、测绘等行业应用专门设计的飞行器。
无人机在农业中的应用:虽然遥控直升机喷洒比人工喷洒效率高很多,但是这个对比也从很大程度上说明,如果没有大地块,大农场的模式,飞机撒农药对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是有限的,这也就是在中国农业农场化之前,植保无人机比较难派上用场的原因,更不用说当前大多数植保无人机不太高的可靠性了。
对于消费级无人机的市场来讲,这里的竞争是有大体的规则所遵循的。
以航拍机为例,谁的飞机飞的稳,谁的相机好,谁的飞机又好又便宜,市场就是谁的。这里的护城河就是技术壁垒,简单粗暴。当技术堡垒形成后,如果后来者在在技术上没有突破,就很难抢走蛋糕。所有的创新和创意都只能说是锦上添花,而无法颠覆消费级的航拍市场。简单的创新或亮点都很容易被复制,绝对的技术才是可靠的堡垒。
其中在未来几年将会井喷的细分行业当属农业无人机和线路巡检。
农业无人机是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的项目,从国务院、农业部、到各省农业机械局都对植保无人机提出了扶持政策。按照日本目前植保无人机的普及率和使用频次,大陆植保无人机的年更新量约为 30,000 架,单价按 50 万元 / 架测算,年市场规模可达 150 亿元。用无人机进行输电线路和石油管道的管线巡检,尤其是电力巡检,可以在减小成本的同时保证高效率和高质量。按照国家电网的数据,我国 110kV 以上高压输电线约为 52 公里,按每年巡检次数 30 次测算,则每年总巡检长度约为 1,560 万公里。无人机每小时巡检 20 公里,单机年飞行时间按 150 小时计算,全国需要 5,200 架。按每架 20 万人民币计算,则年市场空间约 10.4 亿元。
商用无人机是一个新兴并正在高速发展的行业,其范畴很广、蛋糕很大、玩家很多。同样的,与任何一个深受投资者青睐的高科技领域一样,其中的资本泡沫也很多。这个产业正处于一个谁都可以入局,却谁都有可能惨败出局的阶段。
工业无人机要想取得市场认可,首先是要成为生产力工具,就是无人机可以带来相对于以前所用方法难以企及的效率和效果,当前市场所熟知的航拍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航拍所带来的上帝视角杀伤力是显而易见了。因此,只要能够在可承受的成本和风险约束下,无人机能够提高效率和效果的应用场景,都可以是商业或者工业无人机的发展方向。
商用无人机的行业模式粗略的分可以分成两种:
一是面向普通大众的通用型消费级无人机,如以DJI为首的消费级航拍机和FPV穿越机,谁都可以买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二是面向专业人士的行业应用无人机,如为农业、测绘等行业应用专门设计的飞行器。
无人机在农业中的应用:虽然遥控直升机喷洒比人工喷洒效率高很多,但是这个对比也从很大程度上说明,如果没有大地块,大农场的模式,飞机撒农药对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是有限的,这也就是在中国农业农场化之前,植保无人机比较难派上用场的原因,更不用说当前大多数植保无人机不太高的可靠性了。
对于消费级无人机的市场来讲,这里的竞争是有大体的规则所遵循的。
以航拍机为例,谁的飞机飞的稳,谁的相机好,谁的飞机又好又便宜,市场就是谁的。这里的护城河就是技术壁垒,简单粗暴。当技术堡垒形成后,如果后来者在在技术上没有突破,就很难抢走蛋糕。所有的创新和创意都只能说是锦上添花,而无法颠覆消费级的航拍市场。简单的创新或亮点都很容易被复制,绝对的技术才是可靠的堡垒。
其中在未来几年将会井喷的细分行业当属农业无人机和线路巡检。
农业无人机是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的项目,从国务院、农业部、到各省农业机械局都对植保无人机提出了扶持政策。按照日本目前植保无人机的普及率和使用频次,大陆植保无人机的年更新量约为 30,000 架,单价按 50 万元 / 架测算,年市场规模可达 150 亿元。用无人机进行输电线路和石油管道的管线巡检,尤其是电力巡检,可以在减小成本的同时保证高效率和高质量。按照国家电网的数据,我国 110kV 以上高压输电线约为 52 公里,按每年巡检次数 30 次测算,则每年总巡检长度约为 1,560 万公里。无人机每小时巡检 20 公里,单机年飞行时间按 150 小时计算,全国需要 5,200 架。按每架 20 万人民币计算,则年市场空间约 10.4 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