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作品展丨“面对自然”才能“深入自然”

「前言」
时光飞逝,孪生画室为期一周的写生时光转眼就结束了。从开始的不适应到离开时的不舍,每一个人都收获颇丰,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友谊。同学们在写生课程中学会了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美、欣赏美,用自己的画笔去描绘美。我们平时所学的知识在写生课程中得到了检验,并且在检验的过程中迸发出新的感悟——做到“知行合一”。
「师生合照」



「写生所得」
无论是在画室还是外出写生,都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面对一片风景,你是如何观察的?能否和老师课堂上讲解的知识要点结合起来,灵活地运用到画面中?假如你观察的非常仔细,把特征都记在心里,画的时候这些都会在画面中呈现出来。画不好有可能是观察不够整体,画面的节奏没有把握好,意识层面积累不够等。而写生能够很好地检验同学们在画面中存在的问题和对于画面的把握能力。






「用画展说故事」
清朝诗人余逢辰在游屏山的时写下诗句:“青山列画屏,雨余翠欲滴。秋叶更春花,纷披似锦织。”屏山的一周里,我们则用色彩和铅笔诉说着青山田野和青石古巷的原始与美丽。不辜负每一张画纸,不浪费每片风景。




「置办画展」
展区整齐有序排列着贴满了老师和同学们用汗水和勤奋画出的优秀作品。房檐墙角,青石台阶、庭院篱笆、远山、溪流、深巷、祠堂、牌楼、出行工具都一一入画。






「本次写生作品展」
有的画面以朴实有序的笔触,表现出物象的细微色差。
有的画面用色彩塑造饱满坚固的景物肖像,铿锵有力。
有的画面可以细看“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水和天之间的区别。
有的画面则因为生涩的“拙”而打动人。
画面中具体物如树和房子的处理值得学习,可以看出情感和性格来,并且具备美感。
/ 全国班屏山写生色彩作品 /










/ 全国班屏山写生色彩长卷 /



/ 全国班屏山写生速写作品 /














/ 全国班屏山写生速写长卷 /



「结语」
带着期待
屏山写生作品展取得圆满成功
七天的写生课程中
同学们对画面处理
从生疏到熟练
复杂到简单
被动到主动
一幅幅从稚嫩到成熟的画作
见证着同学们的成长
在这里也要特别感谢带队下乡的所有老师
他们勇猛精进,顶着烈日细雨言传身教
感染着、激励着同学们
师生通力合作,用辛勤的汗水换来满意的答卷
这是一个结束,也是一个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