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哲学问题·引子
不可思议。我竟然会想起谈谈哲学问题。
记得早先少年时,与鸣少在东园宿舍高谈洞穴理论和奥卡姆剃刀,这段未经审视的生活,竟然离今已有十年。这十年间,我以哲学为专业,并凭此学位踏入职场。
记忆所及,上次谈哲学应该还是研究生毕业季,我花了一年时间来谈哲学,谈《论语》,谈朱熹,谈奥斯汀(不是简·奥斯汀),谈分析哲学,谈解释学,洋洋洒洒地写了38265个字的毕业论文,然后扔进了记忆的垃圾堆。当我今年忽然想起这段经历时,重读自己的论文变成了追忆似水流年。奥斯汀是谁?芬格莱特是谁?史华慈是谁?仿佛这三年的哲学学术训练,完全的拉下了无知之幕,成为记忆中的盲点。
对三千大千世界的无限好奇,会引发许许多多的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探究,不一定会导致哲学理论的诞生,毕竟康德和黑格尔是不世出的天才,但也许会导向一种哲学意义上的思索。假如愿意深究,佐以古圣先贤的思想养料,会对这个世界生发出更大的好奇心。
这个世界还会好吗?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我究竟在世界中置身何处?为什么会丧?
我丢失了问题,归根结底。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反思的过程,其实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地打量,拿着放大镜搜索,我在哪里,疑难就在哪里。
从今天起,做个爱思考的人,读书、码字,日省吾身,思想之花常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