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万里芙蓉国:札记五则

胡兰成撒谎 2017年5月19日

读完刘晓艺《胡兰成一本书撒了多少谎》,胡乃文人无行的典型——出身贫穷,积极求名利,极其自私。他的撒谎、自圆其说,都不过为了自己的生存罢了,不幸的是,他自以为看透局势、精通中国文化,但无法成为一个传统文化滋养的人。
现在的作家、诗人,自我粉饰者也比比皆是,刚直者稀少。从前有人动辄自称为我师,不知他哪辈子教过我劳什子,有时我勃然作色,不留情面,指出其言辞不当,而对方面露尴尬,再不重提。
钱钟书的姿态 2017年8月22日

读完钱钟书《通感》。钱的学术文章,引用多到令人目瞪口呆。一个读那么多书、写那么多文章的人,自然没有心思、时间去关注社会上的事、身边人,批判者说钱先生从云端上俯视众生,既对,也不对。他这样的学者,确实没有空也没有能力去关心和帮助社会上任何一个人吧。回过头来,世人对别人求全责备倒是容易而且常见,严格要求自己的人却凤毛麟角。
《日全食》 布罗茨基 2017年8月29日

今天读了美国女作家安妮·迪拉德散文《日全食》,文笔细腻,而富有想象力,视野开阔,思想深邃。
到家后,又读贝岭散文《哈维尔与布罗茨基》,感触很深,作为一个流亡诗人,布罗茨基看待人性、世界、政治等问题确实很清晰,观点犀利,头脑冷静,从不以为自己作为一个以反抗而获得自由的胜利者来沾沾自喜,也不以自身行为来衡量别人。
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2017年9月3日

木芙蓉我从小见过,眼熟,又不确定,后来断定是木芙蓉。求教一位植物题材作家,回答:芙蓉,你们湖南最多,所以叫蓉城。不过,有人在我发的朋友圈里纠正,蓉城是指成都。
湖南叫芙蓉国,是因为湖南境内广栽荷花而得名,并非因为木芙蓉。我记得有句诗“秋风万里芙蓉国”,以为是杜诗,百度之后,才知道是唐朝末期诗人谭用之的诗,题为《秋宿湘江遇雨》:
湘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背重王孙。
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这首诗写秋色而抒发羁旅乡愁,壮志未酬的悲凉。诗里提及四种植物,均盛于湖湘之地,唯有薜荔我素来陌生。四个季节里,看起来成熟、温和的秋天,暗藏着萧瑟悲壮,秋风起时杀气生,草木摇落,生灵开始遁迹。
大师新作《敦刻尔克》 2017年9月10日

去南屏街百大新天地看电影《敦刻尔克》。整部电影的风格平稳,叙事不动声色,稍微单调,节奏有些沉闷。比起诺兰以往作品《致命魔术》,这部电影的叙事比较平板,细节不够多,或许掌握的史料单薄,所以剧本的内容不够丰富,电影也就不能够立体化呈现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悲壮。
至于该片在中国票房惨遭滑铁卢,并非因为中国远征军营救英军,而英军率先撤退的历史原因。英国媒体坚持认为,中国观众对英军抱有历史成见,拒绝观看该片。对该片在华票房的这种解读,未免太过主观。
我们应该承认一个艺术规律,一个大导演并不能做到他的每一部电影都是杰作,肯定有失败的、低劣的或者圆满的作品。即便对于大师级艺术家来说,经典黄金率更有说服力,好作品占据所有作品的存在最佳比例。很有可能,一个艺术家的作品越多,劣作绝对数量越大。一般艺术家,就不说了,无论他们创作多少,他们都只是整个艺术的背景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