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回忆
查看话题 >18岁手握常春藤和剑桥录取信, 成长背后的家庭教育故事
Cynthia,18岁,深圳国际交流学院,收获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常春藤布朗大学,和香港大学(全额奖学金)的录取通知。她热爱音乐,小学达到钢琴十级水平,坚持钢琴演奏13年;自学现代音乐,累积创作近十部音乐作品。她曾花半个月独自徒步内蒙古;她坚持参与义工活动帮助有需要的人,过去4年里独自到过柬埔寨、青海、贵州、云南等。她组织过大大小小的活动,还经营着自己的公众号,爱潜水、爱服装设计、爱网球。
“他们(父母)给我带来了很高的起点,”Cynthia 说。
从幼儿园起,Cynthia 每天晚上和周末都是在培训班和作业中度过,能想到的兴趣班都上过,比如钢琴、画画、书法、花样滑冰,羽毛球,因为她的父母希望通过艺术才能的培养去提高她的综合能力。但是,这个过程是挣扎的,“别的同学在玩我都在练琴,两年里被迫学的很不开心……可是某一天开始坚持下来,好像明白了音乐的含义,也感谢我的父母当初的监督。这对我人生的成长来说是一个很决定性的因素。”
父母都希望给子女更好的舞台去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子女或者不理解不坚持,或者慢慢明白父母的用意而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或者有更多不同的反应。孩子的反应或许不同,但父母的心意却几乎一致:他们是孩子人生当中的第一位导师,这位导师愿意尽其所能,尽心竭力。
Cynthia 的父母在她稍微大一点就采取了相对宽松的教育策略。在家庭管制方面,他们没有硬的指标,只要整体是好的就可以;在参与的活动上,他们没有怎么要求,都是女儿想去做就让她去。这样宽松的策略在让 Cynthia 感到放松之余,也有困扰。
“我父母也没想过(给我安排的各种才能培训班)是否合适,他们只能从幼儿期间就开始给我提供方向,让我发现自己的能力后进行选择……虽然我需要知道的都知道,(但是)我其实希望他们可以跟我多沟通。其实他们也不太了解我面临到的机会(和挑战),也没有办法进行鼓励和引导之类的。”父母有心为儿女保驾护航,但也因为是第一次当父母而需要学习更多,体验更多,才能找到合适的教养子女的方式。
虽然Cynthia 的父亲很重视对她性格的培养,她却自认为是“小时候不是那么有自信的人,(在)人群里
也因为另外一件事情,她的性格开始转变。“小时候我成绩没那么好。有一次宿舍4个人聊天,一个室友说了其他2个人考的不错,到我这里就没有再说了,当是觉得心里很不是滋味,感觉暗示着我的成绩不如她们。所以我再下一次考试就努力考到了年级第二。这件事让我觉得既然我能做到这些,那么其他的我也可以做到。”于是她开始竞选学生会,站上舞台展示自己的钢琴才艺等等改变自己的尝试。
“慢慢地,这些经历对我的性格有了改变,有什么事会更想去尝试,不再待在自己的舒适圈里。高中更加倾向这样做,父母此时的引导因为也涉及不到这里了,十分有限。”
除了父母在她人生中扮演了导师角色,高中时期Cynthia遇到了很好的的留学指导。“他们跟我的关系也很好,就像朋友一样,经常会一起出去、会聊各种各样的话题,包括家庭和朋友这些。交流的频率是每周大概三、四次,话题有美国的生活、最近的困难、可以互相帮助的地方。他们引导我早早地便开始接触和准备像领英和简历之类职业发展的机会;有时候也会讨论时事、美妆这些。”
父母是孩子人生第一位导师;同学、老师、留学指导等很多其他的人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性格养成等重要的方面。有趣的是,如果没有进行这一次访谈,Cynthia 自己都没有发现自己人生中有那么多的起承转合。但是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她慢慢成长成一个有目标,有动力,有成就的人,她即将去美国常春藤的布朗大学开始她人生的新篇章,我们也祝福她有一个美好的前程。
------------------------------------------------
喜欢文章长按二维码关注公号。壹家导教为您打造TOP 1%人才说专栏,邀请全球各领域的最顶尖百分之一的优秀青年人才,分享成长背后的家庭教育故事。
![]() |
Cynthia 酷酷的背影 |
“他们(父母)给我带来了很高的起点,”Cynthia 说。
从幼儿园起,Cynthia 每天晚上和周末都是在培训班和作业中度过,能想到的兴趣班都上过,比如钢琴、画画、书法、花样滑冰,羽毛球,因为她的父母希望通过艺术才能的培养去提高她的综合能力。但是,这个过程是挣扎的,“别的同学在玩我都在练琴,两年里被迫学的很不开心……可是某一天开始坚持下来,好像明白了音乐的含义,也感谢我的父母当初的监督。这对我人生的成长来说是一个很决定性的因素。”
父母都希望给子女更好的舞台去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子女或者不理解不坚持,或者慢慢明白父母的用意而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或者有更多不同的反应。孩子的反应或许不同,但父母的心意却几乎一致:他们是孩子人生当中的第一位导师,这位导师愿意尽其所能,尽心竭力。
Cynthia 的父母在她稍微大一点就采取了相对宽松的教育策略。在家庭管制方面,他们没有硬的指标,只要整体是好的就可以;在参与的活动上,他们没有怎么要求,都是女儿想去做就让她去。这样宽松的策略在让 Cynthia 感到放松之余,也有困扰。
“我父母也没想过(给我安排的各种才能培训班)是否合适,他们只能从幼儿期间就开始给我提供方向,让我发现自己的能力后进行选择……虽然我需要知道的都知道,(但是)我其实希望他们可以跟我多沟通。其实他们也不太了解我面临到的机会(和挑战),也没有办法进行鼓励和引导之类的。”父母有心为儿女保驾护航,但也因为是第一次当父母而需要学习更多,体验更多,才能找到合适的教养子女的方式。
![]() |
美国常春藤布朗大学 |
虽然Cynthia 的父亲很重视对她性格的培养,她却自认为是“小时候不是那么有自信的人,(在)人群里
也因为另外一件事情,她的性格开始转变。“小时候我成绩没那么好。有一次宿舍4个人聊天,一个室友说了其他2个人考的不错,到我这里就没有再说了,当是觉得心里很不是滋味,感觉暗示着我的成绩不如她们。所以我再下一次考试就努力考到了年级第二。这件事让我觉得既然我能做到这些,那么其他的我也可以做到。”于是她开始竞选学生会,站上舞台展示自己的钢琴才艺等等改变自己的尝试。
“慢慢地,这些经历对我的性格有了改变,有什么事会更想去尝试,不再待在自己的舒适圈里。高中更加倾向这样做,父母此时的引导因为也涉及不到这里了,十分有限。”
除了父母在她人生中扮演了导师角色,高中时期Cynthia遇到了很好的的留学指导。“他们跟我的关系也很好,就像朋友一样,经常会一起出去、会聊各种各样的话题,包括家庭和朋友这些。交流的频率是每周大概三、四次,话题有美国的生活、最近的困难、可以互相帮助的地方。他们引导我早早地便开始接触和准备像领英和简历之类职业发展的机会;有时候也会讨论时事、美妆这些。”
父母是孩子人生第一位导师;同学、老师、留学指导等很多其他的人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性格养成等重要的方面。有趣的是,如果没有进行这一次访谈,Cynthia 自己都没有发现自己人生中有那么多的起承转合。但是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她慢慢成长成一个有目标,有动力,有成就的人,她即将去美国常春藤的布朗大学开始她人生的新篇章,我们也祝福她有一个美好的前程。
------------------------------------------------
喜欢文章长按二维码关注公号。壹家导教为您打造TOP 1%人才说专栏,邀请全球各领域的最顶尖百分之一的优秀青年人才,分享成长背后的家庭教育故事。
![]()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