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是否等于有用主义
最近一年,常做的事情有两件。
第一件是,每个周末或者没有安排的工作日的晚上,准备好一个大的垃圾袋,打开柜子和抽屉,挨个看存放的东西,考虑是否要丢掉。标准有两个,一是家里是否已经有重复的替代品,二是以后还会不会用到它。如果有重复的,或者以后根本不会用到,那就装到垃圾袋里,扔到楼下垃圾箱,或者给收发室大叔。不再穿的衣物和包,洗洗干净,放到小区的衣物捐赠处。
第二件是,每隔一段时间,翻开自己的微信好友名单,挨个想跟这个人是否还有联系,以后是否还会有联系。如果感觉以后不会有联系,就删掉。
我觉得我是在梳理我和物品的联系以及和人的联系,让我的生活和人际关系极简化。在之前我并不这样做,因为我比较恋旧,很多有回忆的东西都会留着。其实现在也还会如此,比如我和ex的聊天记录,占了手机块2G空间,还不忍心删掉。
后来慢慢发现,很多过往的感情和回忆,带给我的负担越来越重,对我的生活和精力,会有影响,我没有办法了,我只能选择让自己轻松一点。所以就开始清理我的生活和我的人际关系,留下有限的精力和时间,集中做一些事。
我把这个做法跟我一个朋友讲了,对方讲我这是“有用主义”,说你觉得人家对你没啥用途了,就把人删了,这有些势利。
我想了想,似乎也有点道理。比如一件衣服,是很好的朋友送的。然而现在已经穿不了了,那我是留着,还是丢掉?
其实东西还好了,我还是觉得更重要的是回忆和感情。这些即使是想极简,也很难。我记忆力并不好,但是相处久了的人和事,却记得很清楚,想要把一个人从生活里清掉,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