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没有任何新意的纪录片,但豆瓣评分却高达9.2!
珍稀物种灭绝,原始资源奇缺,污染日益严重,人类以及地球的明天将何去何从? 壮美的画面,残酷的现实。法国环保纪录片《家园》试图告诉人们,希望是有的,希望就在于我们的行动。

导演扬·阿尔蒂斯·贝特朗走访了超过五十个国家,本片从客观科学的角度向我们一一道来:地球的诞生、演变以及地球如今的现状。
片中大量由空中俯瞰拍摄的地球画面,以上帝的俯瞰视角向世人展现地球的绝美以及日趋危急的现状,美得令人屏息,也令人心痛。这一切的努力,只是意图唤醒世人对于不断遭到破坏的地球环境的关注。用真实的镜头让你在感叹地球壮美的同时,也能听到地球无声的控诉......
明天并不遥远,但我们该选择怎样的未来?
生命是宇宙的奇迹
地球是宇宙的奇迹,生命的摇篮,人类共同的家园。她给人类提供生存的空间和资源,使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
对于地球来说,人类不过是刹那的闪现,可是这个刹那,我们却破坏了地球生命赖以生存的平衡,在20万年间几乎耗尽了地球40亿年的积累。

最初,我们的星球不过是一个浑沌的火球,伴随它的恒星——太阳诞生而形成的。
一团粘聚的尘埃颗粒,就像宇宙里面许多类似的星云,然而生命的奇迹就在此诞生。

今天,我们的生命,是地球上无数生物形成的生命链中的一环。
在近40亿年里,这些生物被彼此继承取代,即使到了今天,新的火山继续改变我们的景观,它们让我们目睹了盘古初开时地球的样子,熔石从深处涌出,开始凝固,裂开,冒着泡,或摊开形成薄到的外壳,然后再休眠一段时间。

这些从地球内部吐出缭绕的烟圈,是地球原始大气层的见证,一个没有氧气的大气层,稠密的大气层,充满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就像一个熔炉。
因为有水,地球有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未来,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适中,不太远,不太近,因此地球上的水能够处于液体状态,水蒸气凝结后形成滂沱大雨降落在地球上,河流出现了。

河流改变了地球表面,刻削着河道,并冲刷出山谷,它们流向地球上最低洼的地方形成海洋,水溶解了岩石的矿物质,渐渐的,海洋中的淡水变成了咸水。
水是生命必需的液体,它灌溉了这些广阔的不毛之地,水流就像人体的血管,树木的枝丫,是让大地苏醒的液体导管。

生命的引擎连锁结合,一切都连结起来,没有东西是自给自足的,水和空气不可分割,为了地球上的生命而结合。
地球要依赖,万物各司其职,互相依存的生态平衡,一种敏感而脆弱的和谐,极易破碎。
剥削地球资源的象征
农业仍然是世界上最普遍的职业,一半人类仍在耕种土地,超过四分之三仍是手工操作,农业像传统般一代接一代,有血有汗地薪火相传。
因为它是人类生存的先决条件。

人类依赖人力日久,开始发掘地球深处的能量,这些火焰也来自植物。一束阳光,纯粹的能量,太阳能,于一亿年前被数以百万计的数木,俘虏了超过数百万年,那是煤,是天然气,最重要的是石油。
这束阳光把人类从辛劳的耕种解放出来,石油令人类解除了时间的束缚,也令一部分人得享从未有过的舒适。五十年里,仅仅一代人的时间,地球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是前人从未做过的。

如今,那些特大城市的兴起,更是人类向自然无止境攫取的象征。
越来越快,过去六十年,人类人口倍增,超过二十亿人移居城市;越来越快,深圳四十年前只是偏僻渔村,现在拥有数以百计的摩天大楼和数百万人口;越来越快,二十年来,上海建了三千座高楼大厦,另有数百座正在建设中。

为了满足人类的生存,规模化的农业与牧业消耗了大量的水、石油等资源。
纽约,世界上第一个超级城市,是人类无止境地剥削地球资源的象征,数百万移民的人力资源,煤的能量,以及无约束的石油力量。
生存,使许多大城市人满为患
海平面正在上升,单是上世纪,因海水的暖化膨胀,海平面就升高了20毫米,一切变得很不稳定。例如,珊瑚礁对海水温度的轻微变化非常敏感,如今它们已消失了三成,然而它们还是生物链中重要一环。
在大气层,主要的季风已改变方向,雨水循环被改变,气候地理也被更改,住在像马尔代夫这样的低洼岛屿的居民,处于最前沿。他们越来越感到忧虑,有些开始寻找新的,更适宜居住的土地。

如果海水上升越来越快,像东京这样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会怎么做?
每一年,科学家的预测越来越令人担忧,全球70%的人口住在沿海平原,十五个最大城市中,有十一个位于海岸线或河口,如果海水上升,咸水会侵入地下水,令居民失去饮用水。
人口迁徙已无可避免,唯一不能肯定的只是其规模。

“20%的世界人口消耗了80%的地球资源;全球每年的军费开支超过发展中国家援助资金的12倍;每天有5000人死于饮用水污染 10亿人喝不到安全的饮用水。
接近10亿人面临饥荒;全球粮食贸易量的50%用于动物饲养和制造生物能源;40%可耕种农田遭到长期破坏;每年有1300万公顷的森林消失。

四分之一的哺乳动物、八分之一的鸟类和三分之一的两栖动物面临灭绝;物种死亡的速度超过其自然繁殖速度的1000倍;四分之三的渔场已枯竭、废弃或出于减产的危险。
过去15年的平均气温是有记录以来最高的;冰盖密度比40年前减少了40%;到2050年会有2亿人沦为气候难民。”

我们的行为代价昂贵,其他没有积极参与的也会付出代价。
在沙漠上绵延的难民营大得像个城市,明天会有多少男女老幼,又将流离失所?要悲观已经太迟。
但愿一切还来得及
据说,20年来,导演贝特朗坚持不懈地在空中拍摄地球生态的变化。而《家园》就是他经历了15年的准备,经过18个月共217天,穿越54个国家,120个拍摄点的拍摄之后诞生的。
可以想象,片中那一个个精美的镜头,那一句句隽永的解说,都是他和他的团队心血的结晶。

他坦言,“这部纪录片的最大特点就是没有新鲜,没有任何事情不是已知的,不是被人类了解的”。
而问题只在于,“我们知道一切,但我们不去正视一切,不去相信一切,而现在摆在全人类面前的问题就是行动,我们仅有10年去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转瞬即逝,并且我们也不知道最后是不是能成功,但我们必须这么做,也必须在这一切之前让大家明白,我们抗争的究竟是什么。”

是该团结一心的时候了,重要的不是消失了什么,而是我们现在拥有的。
我们依然拥有半个世界的树林、数以千计的河流、湖泊和冰川及数以千计的生物物种,我们知道有什么解决办法,我们都有力量去改变世界,那我们还在等什么?
编辑 |谭晓雅
-
青青园中草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0-02 12:4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