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你辞职了!?”“是的!我辞职了!”
最近我们全家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这个了。
我的辞职理由并不文艺,不是“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也不是“我要像风一样自由”,而是“因为看到了十年后甚至二十年后的自己而感到恐惧”。
老艾是强烈支持我辞职的,他自己也是从这个地方辞职的,他早就希望我和他一起辞,但因为两次怀孕生子搁浅了。与老艾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我妈的态度,她坚决反对我辞职,我从小都很听妈妈的话,这一次,我忤逆了她……
其实对于报社,我和老艾都挺有感触,要不是我大四下学期到了报社实习,也不会认识老艾,也不会和他结婚,也不会有两个孩子,可以说,报社是我们的“月老”。我曾经很自豪自己大学一毕业就可以进入这家不错的报社,福利待遇各方面都很好,做的也是我喜欢的工作,五年多了,我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就在这里度过了,其实这五年很开心,但也很无奈。
知道我辞职的很多人,不约而同地发出“你为什么会辞职?你有两个孩子啊!这里这么稳定,虽然钱少但可以照顾家庭”诸如此类的惊叹,其实,这些话我也有扪心自问过。辞职后对自己的决定产生怀疑是一定会的,面对新环境,新同事,新的上下班路线,一切都是新的,你一定会觉得当时自己是脑袋被门夹了还是被驴踢了才会想辞职,所以我只能安慰自己→
以下是咪蒙关于“我为什么会辞职”一些见解,我觉得说到了我心坎儿里:
那种曾经的热血再也没有了,我越来越找不到职业尊严了。
所谓的“稳定”不过是在稳定地浪费生命,稳定地穷着。
离开一个地方,是因为我把那里看得很透,那是没有我想要的东西,至少离开的那一刻我是这样想的,我有更值得去做的事情。
在原单位我学不到任何东西了。当你发现你完全可以胜任一个工作时,你就该换一个工作了,真的。
马云说,任何强大的公司都不会给员工安全感,最不给员工安全感的公司其实给了真正的安全感,因为逼出了员工的强大和成长,因此有了未来。
所谓的铁饭碗,不是你在一家单位有饭吃,而是你足够牛逼,在任何一家单位都有饭吃。有的事情现在不做,就一辈子都不会做了。
的确,报社是一个非常非常安稳的地方,也是一个越来越让人失望的地方,仅仅这两个月,就有将近20个人辞职了吧。它再也没有以前那种让人加班、开会到凌晨一两点,同事们还是非常开心、非常充实地一起打车回家的那种热情了,它再也没有让人有骄傲的“归属感”了。剩下的只是一堆抱怨的声音,剩下的只是一潭死水的重复工作,剩下的只是上班刷微博、看电影的清闲,原本努力工作的人没了热情,原本不努力工作的人依旧混吃等死、拿着微薄的工资。
有人抱怨工资低,可是他们没想过,自己干的工作就配得上4000的工资,还非想拿8000;
有人抱怨工作多,可是他们没想过,自己不努力学习,不提升个人能力,所谓的“工作多”只是因为工作占用了他们看电影、刷微博、聊QQ的空闲时间而已;
有一位资历很老的前同事,30多岁了,本来辞职报告都拟好了要辞职了,结果临阵退缩,听说他不辞职了,据说是因为想来想去还是觉得报社比较安稳,外面的公司竞争激烈,压力大,自己一把年纪了,不想出去受苦受累了,自己出去也不知道能干什么……这就是体制的悲哀,它已经让一个原本充满斗志的人逐渐消磨了意志,变得不再进取、不再竞争。甚至不知道自己出去能干什么了。
想起五年前有一位和我一样喜欢李宗盛、喜欢许巍的比我大十岁的男同事,他在我入职一年后就辞职了,他走前对我说“最好的时光已经过去了,温水煮青蛙把我们都煮舒服了,我不想再泡在温水里了,我要去迎接暴风雨,在这里只会与社会脱节,只会退步不会进步”。当年我还对他的话不以为然,今天想起来,简直如雷贯耳。
我有两个孩子,不应该成为我辞职的负担,应该成为的奋斗的动力。我很羡慕并由衷佩服一位比我早一个月辞职的女同事,她也刚生完宝宝不到一年,我对她的印象从刚认识到现在,180度大转变,以前的她是一个非常害羞的乖乖女,当了妈妈之后,她没有每天围着娃娃转,反而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并且勇敢地辞职,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去了,她给了我很多鼓励和建议,她说,别人都在努力,都在学习,她放完产假回来,共享单车已经到处都是了,世界的变化太快了,如果还是待在一个让人无法产生动力的地方混日子,那这辈子就这么混过去了。
我的一个小学校友,现在在北京生活,她经济条件不错,老公开公司,挺能赚钱,在所有人觉得她完全可以高枕无忧做个富太太的时候她,她并没有这么做,而是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努力工作”是我给她贴上的最显著的一个标签,看她的朋友圈,时常会发一些加班到十一二点、出差到哪儿哪儿哪儿的内容,可以看得出,她会因为工作而感到疲惫,感到无奈,但是她感到非常充实,并且非常认可自己所付出的努力,经常吐槽自己不如其他更加努力的人。我会羡慕她买得起高档的护肤品、衣服、包包、首饰,我会羡慕她可以去哪里哪里旅游,我会羡慕她吃顿饭上千元都是常事,但是转念想想自己,她配得上这样的生活。我没有她努力,我没有她为了工作拼搏的那股劲儿,我没有她的那种压力,我原来在报社做那些工作就配得上我那点可怜的工资,我凭什么工作那么轻松还想赚到别人那么多钱?
我好像被一记重锤砸醒了,是呀,我也不能再混下去了,我离开了安稳的单位,离开了可以骑个电动车10分钟就到家的日子,到了一个更远的地方工作,每天下班回家天都黑了,看见两个孩子的那一刻感觉自己眼泪都要流下来了。再坚强的我也有软肋,就是两个孩子,我希望自己可以兼顾工作和家庭,我要变成女强人甚至女超人,我要给他们更好的一切。
有一天晚上因为加班,回到家快8点了,我妈妈真是不容易,她一个人要带我女儿,还要傍晚抱着女儿去接我儿子幼儿园放学,妈妈最近腰痛又犯了,还感冒了,她情绪很不好,我一进家门,鞋都还没脱,她就对我大骂,说我为什么要这么急着辞职,为什么不等明年搬了新家再辞,为什么不等孩子大一点再辞,为什么要离开那么安稳的报社?辞职是需要家人给予支持的,妈妈是我最大的精神依靠,妈妈不支持我,的确给我很大的打击。但是,妈妈的情绪爆发情有可原,她是多么不容易多么辛苦啊,她已经为我操劳了一辈子,一个人帮我带孩子,还要买菜做饭,那种辛苦是没有经历过的人永远无法体会到的。我真的觉得很对不起她。
但是,我相信妈妈以后一定会理解我的,哪个妈妈不心疼自己的女儿呢?再大的抱怨,再多的不甘心,都阻挡不了我们一起追求更好的生活,不是吗?
The End——用一句话共勉
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我的辞职理由并不文艺,不是“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也不是“我要像风一样自由”,而是“因为看到了十年后甚至二十年后的自己而感到恐惧”。
老艾是强烈支持我辞职的,他自己也是从这个地方辞职的,他早就希望我和他一起辞,但因为两次怀孕生子搁浅了。与老艾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我妈的态度,她坚决反对我辞职,我从小都很听妈妈的话,这一次,我忤逆了她……
其实对于报社,我和老艾都挺有感触,要不是我大四下学期到了报社实习,也不会认识老艾,也不会和他结婚,也不会有两个孩子,可以说,报社是我们的“月老”。我曾经很自豪自己大学一毕业就可以进入这家不错的报社,福利待遇各方面都很好,做的也是我喜欢的工作,五年多了,我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就在这里度过了,其实这五年很开心,但也很无奈。
知道我辞职的很多人,不约而同地发出“你为什么会辞职?你有两个孩子啊!这里这么稳定,虽然钱少但可以照顾家庭”诸如此类的惊叹,其实,这些话我也有扪心自问过。辞职后对自己的决定产生怀疑是一定会的,面对新环境,新同事,新的上下班路线,一切都是新的,你一定会觉得当时自己是脑袋被门夹了还是被驴踢了才会想辞职,所以我只能安慰自己→
以下是咪蒙关于“我为什么会辞职”一些见解,我觉得说到了我心坎儿里:
那种曾经的热血再也没有了,我越来越找不到职业尊严了。
所谓的“稳定”不过是在稳定地浪费生命,稳定地穷着。
离开一个地方,是因为我把那里看得很透,那是没有我想要的东西,至少离开的那一刻我是这样想的,我有更值得去做的事情。
在原单位我学不到任何东西了。当你发现你完全可以胜任一个工作时,你就该换一个工作了,真的。
马云说,任何强大的公司都不会给员工安全感,最不给员工安全感的公司其实给了真正的安全感,因为逼出了员工的强大和成长,因此有了未来。
所谓的铁饭碗,不是你在一家单位有饭吃,而是你足够牛逼,在任何一家单位都有饭吃。有的事情现在不做,就一辈子都不会做了。
的确,报社是一个非常非常安稳的地方,也是一个越来越让人失望的地方,仅仅这两个月,就有将近20个人辞职了吧。它再也没有以前那种让人加班、开会到凌晨一两点,同事们还是非常开心、非常充实地一起打车回家的那种热情了,它再也没有让人有骄傲的“归属感”了。剩下的只是一堆抱怨的声音,剩下的只是一潭死水的重复工作,剩下的只是上班刷微博、看电影的清闲,原本努力工作的人没了热情,原本不努力工作的人依旧混吃等死、拿着微薄的工资。
有人抱怨工资低,可是他们没想过,自己干的工作就配得上4000的工资,还非想拿8000;
有人抱怨工作多,可是他们没想过,自己不努力学习,不提升个人能力,所谓的“工作多”只是因为工作占用了他们看电影、刷微博、聊QQ的空闲时间而已;
有一位资历很老的前同事,30多岁了,本来辞职报告都拟好了要辞职了,结果临阵退缩,听说他不辞职了,据说是因为想来想去还是觉得报社比较安稳,外面的公司竞争激烈,压力大,自己一把年纪了,不想出去受苦受累了,自己出去也不知道能干什么……这就是体制的悲哀,它已经让一个原本充满斗志的人逐渐消磨了意志,变得不再进取、不再竞争。甚至不知道自己出去能干什么了。
想起五年前有一位和我一样喜欢李宗盛、喜欢许巍的比我大十岁的男同事,他在我入职一年后就辞职了,他走前对我说“最好的时光已经过去了,温水煮青蛙把我们都煮舒服了,我不想再泡在温水里了,我要去迎接暴风雨,在这里只会与社会脱节,只会退步不会进步”。当年我还对他的话不以为然,今天想起来,简直如雷贯耳。
我有两个孩子,不应该成为我辞职的负担,应该成为的奋斗的动力。我很羡慕并由衷佩服一位比我早一个月辞职的女同事,她也刚生完宝宝不到一年,我对她的印象从刚认识到现在,180度大转变,以前的她是一个非常害羞的乖乖女,当了妈妈之后,她没有每天围着娃娃转,反而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并且勇敢地辞职,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去了,她给了我很多鼓励和建议,她说,别人都在努力,都在学习,她放完产假回来,共享单车已经到处都是了,世界的变化太快了,如果还是待在一个让人无法产生动力的地方混日子,那这辈子就这么混过去了。
我的一个小学校友,现在在北京生活,她经济条件不错,老公开公司,挺能赚钱,在所有人觉得她完全可以高枕无忧做个富太太的时候她,她并没有这么做,而是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努力工作”是我给她贴上的最显著的一个标签,看她的朋友圈,时常会发一些加班到十一二点、出差到哪儿哪儿哪儿的内容,可以看得出,她会因为工作而感到疲惫,感到无奈,但是她感到非常充实,并且非常认可自己所付出的努力,经常吐槽自己不如其他更加努力的人。我会羡慕她买得起高档的护肤品、衣服、包包、首饰,我会羡慕她可以去哪里哪里旅游,我会羡慕她吃顿饭上千元都是常事,但是转念想想自己,她配得上这样的生活。我没有她努力,我没有她为了工作拼搏的那股劲儿,我没有她的那种压力,我原来在报社做那些工作就配得上我那点可怜的工资,我凭什么工作那么轻松还想赚到别人那么多钱?
我好像被一记重锤砸醒了,是呀,我也不能再混下去了,我离开了安稳的单位,离开了可以骑个电动车10分钟就到家的日子,到了一个更远的地方工作,每天下班回家天都黑了,看见两个孩子的那一刻感觉自己眼泪都要流下来了。再坚强的我也有软肋,就是两个孩子,我希望自己可以兼顾工作和家庭,我要变成女强人甚至女超人,我要给他们更好的一切。
有一天晚上因为加班,回到家快8点了,我妈妈真是不容易,她一个人要带我女儿,还要傍晚抱着女儿去接我儿子幼儿园放学,妈妈最近腰痛又犯了,还感冒了,她情绪很不好,我一进家门,鞋都还没脱,她就对我大骂,说我为什么要这么急着辞职,为什么不等明年搬了新家再辞,为什么不等孩子大一点再辞,为什么要离开那么安稳的报社?辞职是需要家人给予支持的,妈妈是我最大的精神依靠,妈妈不支持我,的确给我很大的打击。但是,妈妈的情绪爆发情有可原,她是多么不容易多么辛苦啊,她已经为我操劳了一辈子,一个人帮我带孩子,还要买菜做饭,那种辛苦是没有经历过的人永远无法体会到的。我真的觉得很对不起她。
但是,我相信妈妈以后一定会理解我的,哪个妈妈不心疼自己的女儿呢?再大的抱怨,再多的不甘心,都阻挡不了我们一起追求更好的生活,不是吗?
The End——用一句话共勉
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