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注
现在是2017年9月26日星期二,北京时间9时02分。 金克木有个很好玩的说法,说《论语》其实可以看作一未来派小说,打破时空程序,另有逻辑结构,对话、故事、议论和人物互相穿插。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你们这帮年轻人啊,动不动就说“没人了解我啊!”,如果有人了解你,给你一个舞台,你打算做什么? 我觉得孔子这问题是跨时代的。当然,当代人比起社会责任更重个人价值,人们的答案怕是会大有不同。 而且时过境迁,问题也要稍微修改一下:你们这帮年轻人啊,动不动就说“没钱啊,没时间啊,周围人不理解我啊!”,如果你现在有钱有时间,周围人也理解,你打算做什么? 不过,我今天并不打算谈人生,我想谈的是写东西的问题。如果有钱有闲,不考虑别人会不会看,我会写什么样的东西? 嗯,我想写《宋诗选注》那样的东西,《宋诗选注》是钱钟书的作品,作品风格是什么样的呢?直接上图吧。 重点有二:1、就细节予以批注;2、联系别的作品。我想写这种东西。

我还喜欢吕世浩的讲课套路——一句一句讲下去。 《秦始皇本纪》也好、《李斯列传》也好,都是如此,一句一句讲下去,从大家都看得懂的文字中讲出大家没想到的东西。 这两个例子都是中国古书,再添一个例子好了,像唐诺《特洛伊十年后的海伦》,我蛮想写这种文字的,不过他行笔有些文艺,要是我会删去一部分感情。 除了这种文字,我还想写小故事,就是《世界奇妙物语》那种,二十分钟就能讲完,无统一主题,无统一风格,经常开脑洞,经常无厘头那种。 抄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