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热门图书 | 让《三体》走向世界的他,带来了自己的科幻宣言
九月最后一周,刘宇昆《奇点遗民》以人文眼光审视科幻语境下的现时与未来;邓安庆首部短篇集《我认识了一个索马里海盗》触碰城市青年的游走生活;《最寒冷的冬天》从美国视角全面解剖朝鲜战争纷繁的历史细节;当代艺术“黑皮书”《从A到Z》权威精选《frieze》杂志艺术评论精华。
虚构类
本周虚构类榜单中,多位国内青年写作者的新作品纷纷入榜。在双雪涛《飞行家》与文珍《柒》之外,张悦然与邓安庆同样带来个人最新的小说作品集。《我循着火光而来》收录张悦然九个关于爱与孤独的故事,书写时代暗影下那些寻找生命之火的男男女女的当代寓言。而邓安庆个人首部中短篇小说集《我认识了一个索马里海盗》,囊括作者写于不同创作时期的八个情感故事,以接近非虚构写作的真实质地,游走于小城青年混合着悲伤与欢欣的内心斗室。
因《三体》与《北京折叠》的英译者身份广为人知,刘宇昆本人亦是一位优秀的原创科幻作者。《奇点遗民》收录刘宇昆的科幻佳作共22篇,融入数字生命、影像记忆、人工智能等几大元素,透视数字时代的个人生活与情感世界。漫画家拾穗人绘本作品《我希望自己足够渺小》,则用高度凝练的图像语言展现都市小人物的焦虑彷徨与人性微光。
TOP 1
渡边。:成千上万年的时间跨度浓缩进一个房间。有点儿实验的意思,点子很棒,尤其是在不同的时间上演相同的主题时,让人瞬间有置身于时间岩层之中的感觉。情节略碎,要能有一个一以贯之的故事就更好了。
TOP 2
57 :小说家的自我意识更凸显了。是一个较早进入这批作家核心地带的机会。来自北方的雪片和冰风自不必说,还有视角切换带来的节奏感,代际作为时间轮回的单元,用阴谋编织而成的纯真童话,逃跑出走消失变形的冲动等等,以及怎么也填不满的内心空洞——那一点过早发生、再难补救的缺失的爱。
TOP 3
曹小海 :初读科幻小说就遇上刘宇昆,这是我的幸运,也是科幻小说的幸运。情节弱而思考强,深刻的追问,逼得我来不及看完就问自己,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会怎样选择?我真的不知道。
TOP 4
樱桃小胡兰 :中二时期一度迷恋张悦然的小说,那种痴迷就像璟对丛薇的仰望,这本小说集是近年来最具有曾经气息的,好像这十年白驹过隙,故事顿了顿再继续讲。要坚韧努力的生活,同时饱有无所谓的态度,直面生活,直面自己。
TOP 5
末事 :文珍好处是行文的优雅,古典和现代的结合。不好的是题材的狭窄,其实窄也无所谓,只是没有独见,流荡的情绪本身太稠。所以后边两篇是特别不喜欢。比较喜欢前边的,语言最好的是《牧者》。
TOP 6
赫恩曼尼 :周末逛书店,一眼就看到了这个封面,惊讶于设计师的大胆。这本书的电子书当初是我做的,很欣赏安庆对写故事的执着,不浮躁、不虚夸的文风,还有那么一点骨子里的幽默感。
TOP 7
影随茵动 :莫名想到了电影大护法,画风比较阴郁,很硬的德派风格,其实作者从创作到付梓用了12年,难得的一种坚持。戴尖帽子的小人很有意思,一些带有哲思意味的篇章很喜欢,比如奋斗。
TOP 8
百无一用发小春 :感谢廖一梅,让我们心底那些已经被生活和自己困住了的话,借马路和明明,有了出口。
TOP 9
Gabriel :第二本,反复的闪回。让读者变成拼图的孩子,每一块碎片上都有真实的自己。
TOP 10
吧唧 :大段的心理和细节描写让系列的第二部更像是一部严肃的历史剧。
非虚构类
美国资深记者大卫·哈伯斯塔姆解剖朝鲜战争的经典著作《最寒冷的冬天》,本周领衔非虚构类榜单。哈伯斯塔姆耗时10载,融合军事、政治、外交等多重维度,全面描绘和剖析这场「为平局而死」 的战争,以历史回眸启示当下朝鲜半岛的复杂局势,
第五位的《从A到Z:当代艺术关键词》,遴选国际顶尖艺术杂志《frieze》创刊25周年以来最富洞见的艺术评论,探讨了当代的59个话题,涉及现当代约700位艺术家、艺评人、作家、艺术学者、策展人等,亲临安迪·沃霍尔、马赛尔·杜尚、弗朗西斯·培根等艺术大师的思想现场。耶鲁大学英美文学系教授保罗·H·弗莱在《耶鲁大学公开课:文学理论》中,从文学的本体论问题出发,带领读者遍历20世纪文学理论的主流。
TOP 1
麦田上的乌鸦 :那些整天吵吵着“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人真的应该看看看下。
TOP 2
80初大叔 :都是基本技巧,比如怎么放盐,试验几次就能明显提高饭菜质量的知识,最好的地方是不但写清楚方法,还解释了原理。
TOP 3
虚清 :冲着水熊去看的,结果好喜欢那些速写和高清标本照片啊!!!切入点有趣~值得收藏的一本书,有看博物学家的手账本的感觉~~
TOP 4
此情 :我特别、特别喜欢这本书。这是一本纯粹之书,它由单纯而热烈的爱熔铸而成,如纯金,如钻石,天然完美,不需要插图,也不需要一句引用来装饰。我把它封存珍藏,不希望更多的人知道世间曾有过这样超脱单纯的美。
TOP 5
Sylvie Zhou :比较吸引我的是艺术之外的东西,战争摄影、宜家家居等等,平时不太会想到从艺术的角度看这些。
TOP 6
大破 :有点观念直指人的内心,但看到最后,发现丛老师的观念有重复的地方,比如愤怒即索取,早年妈妈的影响等,所以你会觉得通篇下来,受益并没有想象中多,这可能是基于作者的个人经历,对心理的敏感性的一种见解,有些不具有典型性,没有什么共鸣,自身还是有局限,希望更加专业吧,毕竟还十分年轻。
TOP 7
曼殊君 :很巧,信中的嘉庐君,正是我认识(书面)的严晓星先生,他对古琴很有研究。文中多涉京都风物,古迹,名人,还有很专业的书籍版本学知识,读来晦涩,但觉得作者很细致。上月刚去了福冈,虽不是古都,也能感受一二风气。以及通信最好有来去,这样才有问答的趣味。写猫处最可爱,夜深雪密,猫皆睡下。
TOP 8
恶鸟 :适合简单的查询用手册,对每个心理症状的分析解读及对策都有点模式化,缺少案例。
TOP 9
镜听 :见鬼的,塞缪尔.贝克特和出版商的通信卡片那一段。我居然看一本文学评论书看哭了。
TOP 10
王小照 :直到离开校园这么久,才猛然发现基础知识之于一门学科以及每个人思维方式的重要性。基础知识是根,决定着以后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茁壮成长。
一周热门图书活动
「一周豆瓣热门图书」基于前一周豆瓣用户对图书条目的标记行为(想读、读过、评分等),每周三发布一次榜单,推荐虚构类和非虚构类图书各10本,为你呈现一周内热门图书的趋势与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