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的她正准备起航…
![]() |
导读:提到窦靖童很难绕开其父母,尤其王菲窦唯的时代印记还未完全消失之前。这个20岁歌手的作品和行径中,很难抹开先天条件。人们对她寄予厚望,但她的时代是否能够如期而至,还得看后天作为。
一、先天
9月19日,窦靖童的第二张全创作专辑《Kids Only》悄然上线。除去第一首,依然全英文。而那首中文歌《Wu》的唱腔以及几首纯音乐,恍如《幻听》《雨吁》时期的窦唯。
![]() |
毋庸置疑,窦靖童的音乐较之父母更靠近西方音乐。她的风格更多形成自Cocteau Twins、Lana Del Rey、Radiohead等英伦土壤。但最新的这专,仍袒露了她的成长环境和文化背景,生活变化的印记清楚地反映在作品里。
处女专《Stone Café》更加安静、封闭、内敛,而第二张专辑的进步在于她打开了自己,且开翕得宜,这种恰到好处的纯粹,一定程度上是年龄的红利。
![]() |
▲王菲、窦靖童、窦唯 | 图源:网络 |
似乎很难否认,窦靖童的音乐虽有很强的西化风格、语言,但她本人又有遮盖不住的东方味道。若揣测下根源:
爸爸窦唯2000年至今的作品是越来越浓的中国风,中国乐器、中国韵味、东方境界,他早期的西学中用已经完全融会贯通,直至踪迹难寻。
妈妈王菲的音乐风格并不那么极致,但也相差无几——西方元素与东方文化背景的锻造之后,已然摆脱了风格的制约,全然在表达心态。
窦唯王菲所处的这个时期,是最考验音乐人综合修为的时候。
但对于窦靖童来说,目前还是可以肆无忌惮玩音乐的年龄段,无需考虑任何商业元素。无论是创作能力、风格、眼界还是心态,她的起点的确比较高。至于嗓音天赋目前仍未表现,但,窦唯粗犷音域+王菲天赐音色=?,不知她自己会否去发掘。
![]() |
▲窦靖童 | 图源:网络 |
实验性的、小众的艺术者,就像极偏科的学生,可能是令部分人赞叹的天才,但天赋的严重畸形,注定错过社会结构中其他重要层面,大多止于成为巨星的缪斯。而能被大众广泛喜欢,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才是真正好艺术的现象之一,比如Michael Jackson。
窦靖童的音乐是正迅猛发芽的繁花,电子、Rap、爵士、后摇、DJ、迷幻、氛围、Dreampop、京剧……各种元素信手拈来,做出她想要的音乐感觉。并非彻底的地下风格,也没有多少实验性,仍是流行音乐的基底。这种状态下,流行的路子没偏,所以窦靖童更可能长成一个风格化的流行创作歌手。
▼窦靖童“K.O.”专辑首曲,唯一一支中文歌
二、后天
记得有一年李敖抨击韩寒,批评他只写感想却没有务实资料,其实说的是做学问与搞文艺的区别。这个标准每个人都不必统一,比如法国女作家萨冈穷尽一生都在写爱情小说,也无可厚非,各自选择人生,没有谁必须是救世主。
![]() |
▲韩寒vs年轻的李敖 | 图源:网络 |
李敖博览群书,痴迷于学问,是个真正的知识分子,知识和历练是他最大的武器,让他在晚年衰老时依然有一把能打响的武器,至少能在采访中攻防,尽管很多时候那些抵抗显得强弩之末,但依然大体上维护了他在辩论中的体面。多年积累的里子,依然坚韧地撑起日薄西山时的面子,也算圆满。
做学问需要孜孜不倦、细致入微,也需要有智慧的判别,最重要是掩卷后的思考。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是有深度、可以哲学化的。
李敖的言论中有一点尚能赞同,除去值得认可的叛逆态度,韩寒的输出很大一部分只是媒体大众需要的粗浅面,这一面让很多年轻人抱着不需要太扎实的努力就能名利双收的白日梦,并非完全做好的示范。
![]() |
▲窦靖童@颐和园 | 图源:@DrSKY_LI |
幸运的是,作为一个感觉派的从艺者,窦靖童的领域是流行音乐而非古典音乐、严肃艺术或学问。音乐是最倚赖纯感觉的艺术之一,可以完全不懂乐理,但仍能做出才华横溢的作品。
不过很难预测这种纯粹的感觉她能维持多久,是像窦唯一样越酿越醇厚,但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还是像王菲一样迟缓地向现实妥协,挣扎在艺术凋零的边缘,却换来优渥的物质生活?
![]() |
▲窦靖童 | 图源:网络 |
对于常人很重要的人生选择,窦靖童在成年之前完成了两个:一个是放弃文化学习,选择去美国学音乐;另一个是音乐学校中途退学,开始职业歌手生涯。乐理不好,严重偏科,所以转而选择更适合自己的社会学习之路……在这个年纪就能毫无顾虑凭喜好选择,并且是基于对自己优势与不足的定断,而非青春期的任性,的确令人艳羡。
窦靖童比父母都幸运,无生存之虞,拥有的自由就相对更大,这样她的艺术生命能更少包袱。正如这张专辑“不忍直视”的封面,用的是她表弟照片随手P成——这是一些欧美独立乐队的做派,她的小众乐品一览无余——很好的表达了她的随性和符合年龄段的可爱,一如专辑名“Kids Only”也可缩写为游戏中的“K.O.”,也许她只想表达,自己“只不过是孩子”。
![]() |
▲《Kids Only》专辑封面 | 图源见水印 |
从Blue Flamingo到My Days ,从Chimes到See You Again,再到这张专辑的Blooming,窦靖童这几年的作品,每个时期总能挑到一首可以循环的单曲。她的自信、松弛和坦然,不仅源于背景,还源于才华。
我仍是比较看好窦靖童的,她的音乐有态度、有思考,这个思考不仅体现在对音乐创作的探索,更在于她对自身、对人性、对世界的思考,带有深度和哲理性,这种态度是艺术生命力的基础。
然而她的诸多言论和她恣意增长的纹身一样,无论是一种自我标榜还是随性而为,都不能完全与她本人化作等号。看似离经叛道的符号,对于她,不过是随心所欲的喜好。她示人的行为乖巧、温和、礼貌,所以她不是台前的王菲,也不是韩寒,更不是窦唯。
![]() |
▲窦靖童 in live | 图源:网络 |
那么,当前时代以及接下来的10年,是否还需要一个反叛式、战斗式的符号,或者只是一个风格化的偶像崇拜?窦靖童们能走到的高度,有可能攀上社会走向的缩影,更可能仅仅是流行音乐工业化里的又一出肥皂剧。很难想象,摆脱生活挣扎的从艺者能有多强大的精神力量。
如果过分脱离生活本身,那艺术的价值又有多少呢?这是一个让人拭目以待却路遥遥的问题,答案显现的时候,此刻关注她的很多人也许已经无暇再顾及一个曾经20岁的创作女歌手的生活和艺术现况。
正准备起航的窦靖童是要登上量子号游轮还是航空母舰,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很长一段时间里,相当范围内的自由,将是窦靖童及其音乐的一个重要特征。
而自由,恰恰是艺术得以茁壮成长的充要条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