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爱情
下午看鲁迅先生写给许广平的信,读来感慨颇多。
二十世纪初,鲁迅先生和许广平共同南下,先生去厦大执教,许广平去广州大学当助教。二人有过几个月的通信往来,字里行间读得出一种思念和甜蜜,在先生一生冷峻的创作生涯里实属不多见。正因其如此,才更显难得和珍贵。
这是先生的爱情。
先生的文字里极少提到爱情,小说《伤逝》大约就是他触及爱情最近的一次了。借由子君和涓生的爱情悲剧,先生也表达了自己对爱情婚姻的冷静思考。虽然从此笔端与爱情绝缘,但我相信爱情的种子一直在先生的心里沉睡,直到遇到自己的学生许广平,这颗种子就开始了它的发芽生长。
从母亲给自己订亲开始,鲁迅先生就和爱情遭遇了。虽然那不是先生想看到的爱情的样子,只是母亲赐予的一件礼物,先生无声抗议,但他并不是回避爱情,只是他要的爱情没有出现。
先生一生极为孝顺母亲,唯独在婚姻一事上,先生倔强到底,始终无法接纳母亲许配的妻子朱安,不与之靠近。我愿意相信,先生对爱情是抱有纯洁美好的想象的,他痛恨旧式婚姻对人性的桎梏囚禁,所以当朱安从旧礼教的灰色空气里走来时,先生只有闪电似的躲避。他不想让自己的灵魂受到封建礼教的污染。先生终生经济上供养着朱安,但也仅限于此,借以保持精神上的自由、独立和完整。
一生欠安的朱安,命运让她和鲁迅相遇,是其幸,也是其不幸。幸者,鲁迅先生顾及旧时代离婚女子的悲惨境遇,终不致成全自己与朱安分开,他给她衣食安稳的平静生活;不幸者,先生乃追求精神独立之巨人,又岂能忍受包办婚姻之束缚?
母亲做主的婚姻对先生的情感世界是一记重创,先生在孤独中疗伤,直至找到心仪的爱人。
看过先生写给恋人的信便知道,虽然先生不擅浪漫情话,但朴实中自有哄恋人开心的俏皮,令生活变得格外温暖而有意趣,让爱情的存在无比清晰。
因为爱情,先生和许广平走到一起,从此患难与共,相濡以沫。之后又有了爱情的结晶——海婴。那是先生最幸福的时光。
先生的最大成就,不是他丰富光辉的著述,而恰恰是爱情,让他的生命河流繁衍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