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念丨来聊聊自己
关于电影
现在算算应该也有五六年了吧,从一个几乎不看电影、不了解电影的人变成了现在的初阶影迷,我认为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虽然入门比较晚——毕竟周围有很多人都是从小就被各种电影所影响、从小就喜欢电影的;虽然到目前为止也只能算自己是一个初阶影迷,而且是初阶得不得了的那种——毕竟豆瓣友邻很多大神,甚至很多初中生、高中生,看遍各种大师、经典,如数家珍,讲起来头头是道,非常厉害。
然后前几天看到了一条很丧的广播:

是啊,比起别的,说自己的爱好是电影、音乐、美食,就相当于没有爱好。毕竟这些东西说起来,几乎每个人都会做。就拿电影来说,在娱乐层面,电影是有满足人们精神娱乐层面需求的功能的,所以绝大部分人都会看电影。可是看的程度怎么样呢?看的目的又有什么区别呢?一年看两三百部是喜欢,一年看两三部也可以说喜欢;只是为了周末放松去一次电影院可以说喜欢,看一部电影仔细研究如何拍的、怎么做的也是喜欢。这就是程度和目的的不同。
现在的我,也是从一开始只是为了满足娱乐而观影,慢慢变成了不仅仅是满足于娱乐而观影,它已经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而当你踏进这道门的时候,才会发现自己多么渺小,多么一无所知。电影的世界里有那么多大神让我敬佩,仰望,我想向他们学习。所以我现在观影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将来有一天可以和这些大佬比肩。
那么,阅片量对于我这样一个菜鸟影迷来说就显得非常重要。虽然我非常坚持的一点就是,阅片量并不是衡量影迷的唯一标准,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环节。如果你只是看得多,为了数量而刷片,那么看再多电影也毫无价值(除了有一个可以吹嘘的资本——甚至这个资本还非常站不住脚,一推就倒);但是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观影量,也难以在电影这里有话语权,没有厚积哪来薄发。
因此,在我这个阶段,看重量的同时也要保证质。起步比较晚,那就刷片,但在刷的时候不仅仅是看电影本身,还要学习影史,掌握分析、拍摄、制作导演的方法,了解各种流派、大师和名作,清楚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挖掘各种资源、信息并能综合利用,与外界交流、互相学习……不断把电影放入影史维度去比较、去补完一块一块的碎片,全方位地进入到这被称为人类第七艺术的世界里。
除了看片,还要学习、思考和总结,这是我目前的观影态度。我享受于电影带给我的快乐,也喜欢与电影相关的事物带给我的东西,比如去了解喜欢的电影人、关注电影相关的事件、思考电影及相关事物带来的影响。
关于我的价值态度
第一,承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尊重不同的审美、不同的观点。当遇到了和自己意见不同的情况出现,鼓励双方有理有据地进行探讨,交流自己的想法,从而达到共同进步。反对从电影讨论上升到道德绑架、家仇国恨、人身攻击上,反对无脑捧也反对无脑黑。甚至,我非常希望看到有理有据的、多元的观点出现,这有助于我辩证地看待问题,从而跳脱出自己的局限,尽可能消除偏见,站在更高的角度学习。同时,我也可以宽容地对待不同的意见。
第二,也应该努力抛开功利心,单纯地爱上电影。电影作为人类艺术之一,首要的功能当然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掌握那么多分析的技巧、了解那么多电影相关的资讯,只是有了一个可以更加接近创作者想法的工具。那么抛开上述说的那些,抛下偏见、抛下各种鄙视链、抛下功利心,尽可能单纯地去欣赏一部电影,感受创作者想传递出的想法,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