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好诗?
参加工作后,一位年长的同事感叹说:现在已经很少看到好诗了。我好奇地问了一句:什么样的诗才是好诗呢?他说:沁园春 雪。那气势!对我这首诗,我还是有印象的,例如“鱼翔浅底”这一句,就曾激起我的想象。但要说:气势、豪迈等等,的确没有感觉到过。至于最后一句,尽管能背诵,却没有产生过共鸣,也想不到它。
后来常常听到有人引用和称颂这首诗,于是回味的次数也多了起来。慢慢地,原先关于景物诗句的印象都淡忘了,留在脑子里反而只有最后一句。顺便看一下作者其它 的诗篇,气势、豪迈差不多是基本元素。这和“霸气侧漏”这句颇有时代特征的流行语倒是蛮合拍的,只是作为男人为何也能理解“侧漏”,我有些不解。动用大量华丽的词汇来做铺垫,却只是想说:老子就是牛逼。这样的文字真的很有意思吗?!我不这么觉得。
第一次阅读《申辩篇》,真的被感动了。苏格拉底的故事从此盘踞在脑海,挥之不去。德尔菲神庙的祭祀说苏格拉底是全希腊最聪明的人,苏格拉底并不理解,随后他遍访名流,终于明白弄明白了:如果说我比其他人聪明,无非就是我知道自己笨。这个故事或许真的发生在公元2000多年前,或许是后来别人编出来的。这个故事是否是真实发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真的流传了下来。我们在2000多年后的今天还能读到这个故事,这无疑是事实。
如果做一下比较,两个文字传递给后人的东西显然是不同的。一个因为自己胜过别人感到自豪,一个认识到因为自己能做自我反省于是出现了不同。 前者是外在的,或者说面对别人;后者是内在的,可以说面向自己的内心。一个人,如果能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肯定会发现,总想到胜过别人其实只是因为要摆脱输。而输、失败,很可能是上一代人交给下一代的债。成年人自己无法超越输赢,就在无意识中把怕输的任务交给了下一代,也可以称之为债。毫无疑问,能够自我反省和只是在无意识中偿还上代人的债务,两种人差别是很明显的。一个人的命运是由自己的家庭、民族以及文化背景确定的,各不相同。只是我们的债务如此深重,的确让人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