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
查看话题 >章小蕙 | 一朵玫瑰是一朵玫瑰
前几日友人微信发来一篇推送,打开一看是一个八卦大V回顾30多年前章小蕙与钟镇涛那场盛大的婚礼。让我想起自己曾经也热烈关注过这对曾经的香港娱乐圈cp,后来的独身女人章小蕙,搜集了很多她的照片和文章。当即去翻旧电脑,里面躺着个文件夹叫Teresa Cheung。 记得当年我正是爱追星的年纪,对港台明星简直了如指掌。当时章小蕙的名字是章蓉舫,后来才得知并非她本名。她在采访中提及改名原由。 章小蕙:“蓉舫”其实是我爷爷的别名,我的本名是小蕙。我爷爷从前做高官,但是爱写诗词,而且喜欢喝酒,文人雅士。他自己就改成章蓉舫。我问我爸爸,他说芙蓉画舫是文人雅士在西湖赏月、聊天、写诗、写词,是附庸风雅的游戏。我觉得很美,而且非常配合我的性格,我的性格就是波西米亚,两袖清风,我觉得这个才像我的名字,我要用。我爸爸也没拿我怎么样,所以我就用了。现在我就觉得我要找自己还是用回本名。 当时还是章蓉舫的章小蕙美的不可思议,那套婚纱即使放到今天来看也毫不过时▼



而爱美爱衣服如命的她后来回忆那场婚礼居然也是从心疼婚纱开始:
一九八八年一月十八日 这晚出席的客人当中有百份之九十是不认识的,这是我的婚宴,午间在房间休息时摸着头纱尾部份被踏破的洞洞,心痛一阵子。那是EMANUELLE的设计,象牙白色的纱网用真丝制造,放在手心中轻薄得一阵风似的。临离开伦敦前,EMANUELLE的主裁缝特别叮嘱只需蒸气便能把纱网弄得平滑,可是始终到婚宴完毕都没有特别去蒸它,因为喜欢它放在脸上后自然微绉而产生的朦胧质感。 婚纱裙脚部份也好不到那里去,在那光滑挺身的象牙白色DUCHESS SATIN上印有无数鞋印。虽然心痛,但毕竟都是快乐的纪录。 上午在教堂行礼,一片欢欣但混乱得可以,教堂外能有视线的周围都布满人群,街道上、天桥上、建筑物内,人群前面建了两个大高台方便近百传媒拍照拍摄。自己则站在教堂前那对白色花钟下接受全世界祝福、欢呼、挥手、拍照。 行礼期间彷佛喜剧情节般,所有传媒全部涌上前到祭坛,去拍照采访,席上嘉宾视线全被遮挡,只是看到无数闪光灯狂闪,主礼神父迫不得已停止礼仪,喝止传媒乖乖退下,但不到数分钟又回复本性,冲上前狂闪。
钟镇涛和章蓉舫在香港举行了极其豪华的梦幻婚礼,场面盛极一时。
章蓉舫的那件靓爆眼的婚纱,原来是出自戴安娜王妃婚纱的设计师手笔,当时价值13万元,而两人的婚礼大概就花费了300万元,可谓是豪华婚礼。
婚后又随钟镇涛出席各种娱乐活动,一起出情歌合唱集,美到不像话,恩爱到不行▼



章小蕙仿佛是独立于潮流外的那种人,流行全与她无关似的。香港遍地减肥到骨瘦如柴的港女(参见郑秀文),她永远珠圆玉润的鹅蛋脸;大家今天流行牛仔裤明天流行夹克,她则千年真丝或者亚麻连衣裙;城中hair style天天换,她数十年如一日长波浪大卷,有一种骨子里的妩媚和她独有的那种风情。
看亦舒是怎么写章小蕙的▼
外 型
在 北 美 唸 大 學 、 讀 美 術 的 她 有 一 股 罕 見 的 嫵 媚 , 獨 樹 一 幟 , 大 家 無 論 怎 樣 打 扮, 都 是 一 堆 cute kids , 她 有 味 道 , 是 時 髦 潮 流 以 外 一 個 等 級 。
真 奇 怪 , 時 下 流 行 什 麼 , 全 體 與 她 無 關 , 她 自 有 一 套 。 統 統 染 金 髮 夾 直 搞 得 像 粟 米 鬚, 伊 人 索 性 梳 髻 明 志 。 人 人 露 臍 著 喇 叭 褲 , 她 穿 bias cut 雪 紡 裙 。 個 個 減 肥 瘦 得 胃 貼 背, 她 豐 碩 如 水 蜜 桃 。 原 來 , 你 要 真 正 走 在 潮 流 之 前 , 就 得 放 棄 潮 流 。
職 業
最 令 人 高 興 的 是 她 終 於 找 到 一 份 適 合 她 個 性 及 學 識 的 工 作 , 那 樣 愛 美 , 又 懂 得美 , 於 是 索 性 介 紹 宣 揚 給 人 客 , 做 起 時 裝 生 意 來 。 別 人 的 店 面 裝 修 數 百 萬 , 她 以 簡 約為 主 , 在 家 抬 了 一 盞 古 董 水 晶 燈 裝 上 就 開 始 營 業 , 也 是 , 裝 修 費 用 始 終 轉 嫁 在 客 人 頭上 , 不 如 大 家 省 下 。 在 新 聞 圖 片 中 只 見 她 一 手 帶 起 潮 流 的 名 貴 凱 斯 咪 圍 巾 疊 得 山 那 樣高 , 各 種 顏 色 都 有 , 像 人 家 百 貨 公 司 賣 浴 巾 那 樣 , 而 且 去 貨 迅 速 。 佩 服 佩 服 。
靠 自 己 , 累 是 累 一 點 , 不 過 收 穫 可 貴 , 漸 漸 扭 轉 一 些 人 對 她 的 看 法 , 人 家 想 什麼 其 實 不 重 要 , 不 過 是 額 外 收 獲 , 錦 上 添 花 , 自 力 更 生 才 是 正 經 ? ? ? ?
亦 舒
零 零 、 十 一
我最喜欢的一张章小蕙照片,也就她能把这样碎花裙穿的丰腴性感又不俗气了▼

亦舒文中所提到的Pashmina是Cashmere的波斯文,取自羊肩部与腹部最细致的羊毛制成,毛质纤柔耐冷,保暖度、透气性、吸汗性极佳,不易起皱,手感柔软而轻薄。每一件Pashmina披肩都由人手漂染成多种幻彩,颜色悦目。
正是章小蕙在香港一手带起了Pashimina的潮流。
其实关于章小蕙的文已经有很多,关于她和阿B破产后各自所为大家也都了解了。但是章小蕙除了爱买衫,她的专栏也写得极好,文字信手拈来,充满了随性和文艺调调,大概知道的人并不多,今天这篇推送就分享下我收藏的章小蕙专栏文。
章小蕙家境优越,父亲是加拿大最大中文电视台的创始人,从章小蕙谈爷爷就可以看出是几代的书香门第。章大学修读美术历史,哲学和英国文学,又念了时装买手课程,从小时候就跟着母亲在美美百货和连卡佛买衣服,她的好品味可以说是生在骨子里的。
也不要说章是只知道买衫买奢侈品的肤浅女人,她爱看书爱看文艺片,每次搬到一个新地方都要把衣服和书本安置好才放心▼
童年时装----章小蕙
对自己很小时候没有太清晰回忆,最有印象还是自己拥有过的衣服,和跟衣服有关的点滴。
大概四至十一岁的衣服全在美美和连卡佛办妥。记得每次总跟在妈妈身边花上好几小时才可以离开。
小五时为了领圣礼在一间小店找到一条白纱裙,纱裙还好,只是头上披了另置的白色喱士头纱,清楚记得当时感觉自己像个四尺高的老婆婆。小六不肯再进入连卡佛,改到一间叫水晶的小店,穿著白色圆领短袖t恤、下配橙色热裤,外加同色小短裙,跑遍东京。
升上中一,十三岁完全另一事,发现新大陆bangbang,迷死人。近年和好友tina viola聊起才知道同年她正在此店做买手经理。Michelle rene也好,却没bangbang hit。那米白色棉布口袋中直身彩条图案的喇叭裤替自己赢取了同班的「最有型衣着奖」。
十四岁那年遇着rowenacortes旋风(她最爱唱歌时穿著fiorucci的闪亮亮料子小繁星图案衣服)。不知怎的汲现了喜来登酒店里的「大班廊」taipan row,那真是当时最前卫的select shop。除了多色任拣的闪亮亮小繁星外,还有fiorucci牛仔裤、fruit of the loom白t恤,又有一大堆本地制作---birds的五颜六色大t恤、洛道的小店skiva束腰t恤袋袋裤。
十五岁时迷网球名星jimmy connors、看seventeen打网球,皮肤晒得古铜色、白色oxford shirt牛仔裤、脚踏penny loafer,preppy得可以,有时候又会和半数同学们一样kickers配校服上学去。
同年发现兰桂坊一对意大利夫妇开设的borsalina,好象就在现今德己苙街转角bellissmo位置。当年的borsalino是米色的,暗暗,很jensmunko味道,一看见那些简单意大利中童连身裙,惊为天人,夏天的全棉做,大部份款式没袖圆领、小圆领或v领、收腰,a字裙到膝盖长度,多用素色,淡淡的或少许粉色碎花,配中分夹起鬈发,很欧陆女童刚长成感觉。几乎是一下课便穿,所有「社交」活动同一个模样出现。
冬天的borsalino款式跟夏天的差不多,简单绒裙子,小小puppy collar,长袖管,顶多裙脚有「带子」边,外穿小领外套。
随着妈妈到海运大厦诗韵会替那些裙子配衬深枣红色麂皮ettenne aigener直筒长靴,同系列大袋袋。
离诗韵没多远便是晨冲书店。看完衣服便会看书,许多周末都是这样渡过这辈子衣服和书本跟自己彷佛成长在一起,三位一体,人搬到那里去都得把衣服和书本安置好才安心。

说她拜金的,她只是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方式,普通女孩嫁人尚且要求对方有车有房,她要求保持婚前生活水准又有什么可以指责的?
若说真的要嫁富翁,也不会选中钟镇涛,钟虽说是当时的大明星,但是出身比较苦,和城中那些大富豪是没有办法比的。而当时两人也是真心相爱,看章小蕙写当年与钟镇涛的热恋,也从未说过半个字不好▼
八七年六月
大学主修纯美术历史、哲学和英国文学,为期一年的时装买卖又念完了,接着,报读了F.I.T.的硕士课程——博物馆管理,想着未来可当博物馆管理员,穿著RALPH LAUREN上班去。
六月生日时他跑来了说要当我的生日礼物,两人拍拖已到疯狂地步,跑回多伦多请爸爸准许我们结婚去,爸爸气得红着脸说:「不给你去纽约念书你又偏要去,现在给你念书你又要去结婚?你还太小,不准!!」两人跪在爸爸跟前,我哭着请求,假如当时听了爸爸的话,我的一生便要改写了。
无忧无累,每天上课,功课压力不大,没有大学时疯狂看参考书写论文,加上因为念的是时装,好象不需要怎样用功便全中,连书本都不用翻,每天光看WWD(时装业的报章)又过关。
下课后,逛百货公司(纽约的百货业为世界顶尖)上博物馆看电影歌剧和朋友们上馆子讨论文学书坛又一天。
继续下学期前回港渡假认识了前夫,拍拖了二十一天,拖到最后必需回来上课,上机前他给了我一盒刚收录好他最新歌曲的Master Copy录音带。临行前,在他抽屉拿了他常穿的米奇老鼠袜子。整个下学期梦幻般的上课,一旧云的走来走去,眼睛笑着,嘴角笑着。
每天早上起床,洗头后发还湿,抱着书本,耳上戴着Walkman听着他还未出街的歌曲,身上穿着的牛仔裤是与他拍拖时穿的,脚上是他的米奇老鼠袜子,便从3大道和66街家里走路回七大道和27街的F。I。T。回到学校,头发已全干,十首歌曲刚好听完一遍,省下来的交通费又可在学校里给他打长途电话。
晚上回到家里的重要节目是讲长途电话,有时候躺在着聊到一半两人同时睡着了,醒时再继续讲下去。
从信箱收到他来信时,便边走路边看信,好几次过马路得靠朋友们从后面把我拉停才不会被车辗过。
复活节假期跟他去了布吉岛四天,骗家人说和一班朋友去,回来晒黑得像炭,妈妈见我惊问:「怎么你晒得比地板还要黑?」身上的皮肤一大块一大块的剥下来,从未见过自己这模样。妈妈又问:「和朋友们好玩吗?」马上拿照片出来做证,照片上有我和他,也有一下子认识的男女,是当地碰到他的歌迷们跑过来的合照。
其实一直到她离婚前,对她的印象还是停留在一个“美妇人”上,大概一直到离婚大战后,章小蕙独自一人扛下债务,打官司,开时装店,写专栏,对她的侧写才开始越来越丰满起来。
讲真,章小蕙确实爱买,但因此而买破产是不可能,后来也证实了夫妻二人是在97年金融风暴前期借钱炒房才导致巨亏,加上钟镇涛人气早已大不如前,收入大减,在经纪人兼女友范姜建议下,单方面宣布破产以免除债务。
而章小蕙却不愿意宣布破产,她一力打官司证明利息计算有误,债务总额根本不是2.5亿。后来官司打赢了,债务免除开始新生活;她开设时装店,好品味让她月入7位数港币,穿紧身T上杂志封面,隔日店内同款就沽清,也是她的本事;她写专栏,描述Chanel某款唇膏如法国文艺片女主角刚接吻后的唇色,也就她这样悠游的富家女能有如此文笔▼
动人的唇彩---
穿衣服品牌如是,化妆品品牌和色调我也是同样执着,都离不开那几个品牌和色系。
我最喜欢的唇膏色调有:玫瑰色调、暗红(像被牙咬后的bitten lips)色调和莲藕暗灰紫色调。这三种色系都能分别达到似有若无的唇妆效果,呈现粉嫩自然的嘴唇。秘廖在把唇膏直接往唇上涂后,用面纸把嘴唇印完再印,直到唇膏全移往面纸上,唇上只余残留的色彩便成。
我最喜欢的唇膏品牌有:
1.Chanel Hydrassimat Matt Lipstick----滋润但不湿,丝缎质感,不干不粉,在唇上感觉柔软薄贴,像没涂一样。
#07 Mat Tendre----唇膏中至爱,再找不到比这更美更娇嫩的玫瑰色调。
#12 Mat Lunaire-----法国文艺主角像没化妆的唇上的自然暗红,或是刚接吻后的双唇颜色。
#12 Mat Pur-----完美肉色。
#15 Mat Nature------自然清纯唇色。
#16 Mat Ultime-----旧玫瑰。
2.Kose Cosme Decorte---- Cosme Decorte为Kose的顶级护肤及化妆品系列,质感极薄和通透之余,颜色浓度也足够。
#PU151-----透着闪烁的淡粉紫红,晚上化“乌卒卒”smoky eyes妆的最佳配搭。
#SP051------PU051的淡啡莲藕版,像烟雾般。
#PU-------纯莲藕色调。
#PU451-----旧玫瑰。
3.Nars--------著名美国化妆师Francois
Nars所出产,包装及颜色时髦大方,夸张耀眼,模特们的最爱。颜色名字取自荷里活六十年代经典电影如Belle de Jour Funny Face等,光是取名已带出整个气氛感觉。
#Shanghai Expres--------经典法国红。
#Transeurope Express--------暗莓红
#Pigall-------淡淡玫瑰红。
#Cabaret--------旧玫瑰。
#Dolce Vita--------半透明唇色。
4.Stila-------也是国际著名化妆师之产品,精致迷人的包装,质感浑圆,浓度高,颜色以女孩子名字命名。
#Billie-----暗红,比唇上自然红色深一度
#Callas-----旧玫瑰。
#Piaf------半透明莓红。
#Luce------玫瑰金,数带有金粉而又性感好看的颜色。
5.Kesalan Patharan之花恋唇膏-------日本著名化妆之产品,有最出色的莲藕烟雾系列。
#164----带紫的莲藕色系。
#165----带啡的莲藕色系。
6.Shiseido Cle de Peau----国际著名化妆师Stephane
Marais替资生堂设计之顶级系列护肤及化妆品,品质薄贴滋润滑溜,近两季的颜色比较时髦。
#33---------淡淡紫罗兰。
#34-------从未见过如此好看金光闪烁的枣红。
7. Clinique Almost Lipstick
#06 Black Honey-----美国时装杂志撰搞人,人写人赞之半透明莓子唇膏,就像刚吃过草莓,草莓汁的色泽留在唇上一样。
8. Lorac-----另一化妆师之产品。
#Ashley----砖红。
9.Shiseido Advanced Performance Lipstick
#Faded Mauve--------极湿润淡紫色,用面纸印走所有光泽后残留在唇上的颜色最好看。
10.Shiseido Inoui由国际著名化妆师Dick Page所设计,他最擅长化了像没化的妆容,颜色走在时代尖端。
#BR503---------最能美化本身自然的唇色,极薄贴,像没涂一样,只是嘴唇看来饱满修饰过,本季精彩发现。
那款文艺片女主接吻后的唇色让我想到Anna Karina▼

她写资生堂▼
花椿---
小時候每次走過東京百貨店資生堂专柜, 最迷恋的並不是那些彩妝品, 而是放在柜面的化妝情報長身冊子, 很美的名字, 叫"花椿"。
內容全为日文, 尽管看不懂, 光图片插画已夠赏心悦目, 逐一细心研究。
以杂志形式介紹产品, 如怎样涂粉底胭脂, 专家会逐步示范, 考究得很。 不要小看這些, 化妆经验就是这般日积月累东看西看得來; 或讲解办公室冷气和电脑对肌肤造成的影响。
“花椿"美在那封面设計, 大部份以插画为主, 花花图案衬托一張著了色的脸蛋素描, 有點兒像 Andy Warhol 五十年代插画, 画风绮丽妩媚
昨日走过资生堂专柜, 发现"花樁"已改叫“姿語", 更有了中文版, 哗! 一目了然. 最最珍貴的还是他们保存著一贯传统的美女封面插画, 像这幅就是一九三七年抗衰老乳霜宣传广告。 一九三零年代为欧洲 Art Nouveau 時期, 画中大小旧金圆型图案最为标志, 半抽像式的描绘三十年代女性卷发, 又有點 Gustav Klimt 金女郎味道。


而Jo Malone在国内小众香水圈内的崛起谁说能和章小蕙无关呢?▼
"我喜欢香味,我喜欢涂香水。我觉得香水是一个女人最能迷惑人的做法。我有一个玫瑰香水,每次都涂,就算我在电梯,就算我在餐厅,候机室,在飞机上,什么地方都会有人跑来,而且男生、女生、老的、嫩的(笑),全部跑过来问,小姐,哇好香好迷人。而且曾经有男朋友我涂完那个香水之后,第二次拥抱说,哇,我的玫瑰。香水总比唇膏要好,那个牌子现在被Estee Lauder收购变成一个副线..."
这款玫瑰香水正是Jo Malone的Red roses。当年的我看了这篇就马上托朋友买来,就此打开沙龙香水的新世界之门▼

离婚后章小蕙的公众形象可谓是“声名狼藉”,没有了“B嫂”的身份,媒体就开始一致抹黑她,说她”克夫“,”白虎“,”奢侈拜金“。香港媒体一向是跟红顶白,拜高踩低的好手,用词又一贯地捉狭。
连那位当年跪在章父亲面前请求结婚许可的前夫也开始妖魔化她,说她不是好母亲,说她是祸水,说自己因为她而破产,把所有责任一并推到这个女人头上,让人鄙视。
香港社会虽然表面上是开放的大都市,然而骨子里还是传统东方文化的拥趸,要求女人三从四德,依附于男人。什么,离婚后的女人还身光颈靓,在公众面前从不哭哭啼啼,反而男朋友不断,这还了得?!
连章小蕙自己都说:“香港人普遍缺乏安全感。喜欢谴责弱者,那些嫁给有钱人或者成为名人情妇的女人反而变得很高贵。某些香港人势利嘴脸,像极了张爱玲《倾城之恋》里的众生百态。 ”
但对于下半生她又很坦然自信:“地球行了半个圈,人生走到转折点。38岁至42岁是人生的转折点,现在是新生,就像BB一样。”“21岁与阿B[钟镇涛]相识,第二年就让他拉回香港结婚,跟着生孩子住主妇,从来没有试过单身少女的感觉。结婚令我人生蒙上巨大阴影,现在42岁了,照样可以开始新生活!
离婚后她反而过得更滋润了,谈恋爱,拍电影,开时装店,写专栏,从没有抱怨过,也从没有说过他人半个字不是和一句闲话,这种修养也不是一般人做得来的。▼
無心插柳---
絕對沒想到自己可以當上「寫作人」。第一本書下星期就要面世,這陣子常給朋友們稱為「作家」,只有自己才知道拒離「作家」行列還有很長一段路程,極其量只是寫作新丁而已。
記得三年前剛開始寫作時,沒有其他工作在身,應付得輕鬆自如,後期網頁和時裝店幾乎同時起步,加上東週刊的稿件,一天五十小時都嫌少。那時壓力大得透不過氣,男友又天天吵吵吵,投訴沒時間給他。就這樣,他有他吵,自己自己寫,關在書房裏,迷迷痴的從凌晨寫至天亮,幸好沒有放棄。
自小怕熱闹人多的地方場合,常覺得一堆人坐在一起搓麻雀喝紅酒談天說地最不適合自己。
從沒想過一雙手可以創造出這許多許多,從九七年七月開始至現今毫不間斷的整整三個年頭有多,從台灣第一份週刊至今天網頁的寫作,經歷了也記錄了自己一輩子最難忘的生活點滴,是真正的start from scratch。
好奇的問亦舒為什麼她作品裡有這麼別緻的一個書名《這雙手雖然小》?她答道:「是Lauryn Hill一首歌名《Those hands are small》。Those hands are small,but they are mine。這才是最珍貴的,妳明白嗎?」經她「點醒」過來,心中震撼得說不出話,這不就是自己的寫照?這雙手雖然小,卻是自己的一雙手,一筆一劃的埋頭苦幹,把所有曾經失去的重拾回來。
资深物质女郎的她写起时装来让人不得不叫好▼
Chanel创举–尽在巴黎
买货之行以巴黎作终结,尽管十月巴黎秋意正浓,到处寒风细雨,树叶纷纷转为黄色,沙沙落下,但因全世界聚在一起,十万支闪光灯的追捧着各大师下季潮流,几乎所有酒店、餐厅爆满,街上Fashionistas、Journalists、买手、名模、明星、时装界幕前幕后精英全汹群而出。
城中至热门话题,要算Chanel与Colette之合作。Chanel与巴黎最HIP之时装生活文化店Colette经过多月来繁复谈判,终于答应让Colette成为破天荒第一家非正式Chanel专门店去售卖其2000秋冬系列,要知尤其Colettte位置于Rue StHonore,与Chanel之Rue Cambon总店相隔只有三数分钟步行路程,这次Chanel创举,无非看中Colette之异常繁忙人流,而且大部份是Chanel希望吸纳的能消费之有形年青一群。
只见Chanel的Delivery在时装展前数天才抵达Colette,店内的工作人员又极为大阵仗的去迎接一切,务求摆放得尽善尽美,因Chanel人员会检查一切是否配合「规格」才让他们正式售卖。
没有大波浪长卷发、光脱脱的一双手也没涂指甲油、心爱的古董耳环介指等也留在家中。
整个行程穿Katay one Adeli的中灰麂皮外套,Boot Cut长裤,炭灰茄士咩学生模样Pea Jacket。内里配Silk Tulle小上衣或衬衫。天气冷一点时便加茄士咩小背心在外套与上衣中间。爱死这个以爱德华时期(Edwardian Period)作灵感的系列,简约、现代感、但手工和裁剪技巧却精致考究得令人感动,像麂皮上一行行的人手打折又或是以仿古董布料Silk Tulle(丝网)作小小上衣。Silk Tulle这东西大多数得在Haute Couture才见到,因为料薄又脆弱,加上一针一线皆全人手制造,能控制得到的技工非上了年纪的老师传不可。
脚踏Manolo Blahnik尖头90mm高跟短靴,走在石板小街上得小心奕奕,见到TOD’S新鲜出炉的笨尖头高跟短靴如见救星般,实时换上J。P。TOD’s有最能走路最舒适的走路鞋,看样子这 高跟靴应差不到那里去。
作公文包的各色各样Birkin Bag已用了近十年35mm或40mm,早已给折磨得走了样。袋口长年不曾关敝,永远塞满文件、订单、「公仔纸」(每件衣服之款样资料)、书藉、记事本、笔袋、计数机、相机、底片、围巾、糖果、孩子们照片、和Izak吃饭时他即兴昼完掉给我的公仔纸张。
拿这样一个公文包,常开玩笑即使流落荒岛也不会闲。
除了公文包的内里,整个人的修饰打扮减至最基本,衣服依然考究,但减去所有花花Girlishness,人看来也长大了,更显得冷静沉郁,比较象样。
THE ARMANI JACKET---
fashion classics当中最受人排队追捧,令人争相采用,又或要储上几个月薪水得来的便叫fashion icon,时装经典。
相信大部份时装爱好者都曾经拥有过一件Armani Jacket,或至少曾经产生爱意。但严格来说,也许大家对Giorgio Armani这名字来说该由八零年代电影An American Gigolo开始。这部电影成为八十年代的CultMovie,也成为RichardGere成名兼代表作,开场时只见男主角打开衣橱(一套套毕挺西装整齐排列着),拿起衬衫抛在床上配衬领带的经典场面,令人难以忘怀。
事实上,Giorgio Armani走红的原因与他出现时装界的时间性非常重要。大家都不能忘记八十年代那些power suits—大肩膞,小蛮腰配迷你半截裙,再以大金钮扣、水钻、刺绣、图案、铁片等作为点缀,能够想象得到的都可见到,天花乱坠,闪耀夺目,富贵迫人。
八十年代经济蓬勃,女仕们购买时装晚装好比购买糖果一样,而穿衣风格更加以「衬到绝」为标准,衫衬鞋,鞋衬手袋,口红衬指甲脚甲,头发永远吹得烫贴,尤其前额那个「蛋挞」波浪。就相等于超模雄霸时装界一样,Linda Evangelista一句「没有一万块美元,休想起床工作」被杂志引用至今时今日。一群超模个个高大性感,美艳不可方物。
Giorgio Armani八十年代中末期的出现无疑是时装界一股空气清新剂,在他手中,那些盔甲似的powerjackets被他以轻柔舒适衬衫似的外套完全取代,以全新手法角度去演绎一件外套,首先除去那对要命的大垫膞和衬里,修改比例和钮扣位置。刹那间,整件被撑得透不过气来的外套就好象被拿掉支架一样,令人看得舒服,穿在身上,不再像支撑着,而是随着身形自然称身。
同期,Calvin Klein首先摒弃超模,发掘了Kate Moss,起用她为housemodel拍摄香水及内衣广告。Kate Moss那细小骨感身躯拼在那些高头大马super models身边,马上被人评击为厌食者,不应鼓吹此风云云。
Giorgio Armani更是时装界minimalism始祖,别人正努力结构时,他把自己的signature jacket大解构,拿走支架、招牌或大钮扣,一派postmodern designer风范,正如别的设计师在哲学、建筑或艺术上的成就一样,除去不必要的杂物。
别的衣服过了数季后会有严重过时感觉,一件Armani jacket则衰老得不一样,数季过后,可能会因穿得太频密而显得疲乏,肩膞有点坠,但起码不会令自己耻笑当年勇气何来。
对许多时装设计师来说,能够成功打开美国市场就如开拓金矿一样。Armani应是八十年代第一位成功打开美国市场的设计师。在比华利山Redeodrive开设旗舰店。
好玩的girl‘s gathering-----
年前还有点空闲时间的日子,最爱跟几位爱穿衣爱打扮的要好女友茶或晚饭玩girl’s night。其中一位女友为日本时装杂志之fashionstylist,另一位则是以前多伦多中学校友,现职化妆及形像指导。两人之穿衣本领已达出神入化境界,且最擅长反传统的chanel、hermes穿著法。
九十年代初期chanel红得发紫。大家每次聚会时都会以得意杰作的崭新chanel配搭出现。一坐下来便像研讨会似的报告chanel最新情报,如巴黎名收藏家didier ludot之二手店刚到了一批六十年代的chanel haute cauture套装,那里可找到古董miriamhaskell的假珍珠旧金镶法人造饰物,去完整chanel look,又或者是终于在那城市才找到当季大热的限量版毛毛外套,更好玩的是假如轮到自己在家里款待大家high tea时,会以自己收集多年的二十多本每季chanel catalogue装展录像带和杂志专辑招待好友,三数女孩子围在一起边吃amigo的napoleon蛋糕边看得津津有味,如痴如醉。
就像frances ford coppola电影life without zoe一样,十二岁的女主角在家里款待同学,一群小女生把女主角妈妈的chanel饰物全往身上堆,有趣生动…
自己狂热chanel时期刚巧常常坐harley车尾,索性以黑色chanel长身外套配反领大白衬衫,紧身黑皮裤,衬衫脚用chanel圈圈铁链低腰束着,脚踏洛杉矶买回来人家驾驶电单车的黑色biker’s boots,圆圆笨笨的。chrome hearts老板看见那双小肥靴时还特地替它们换上纯银chrome hearts扣。脖子上常挂着chanel仿古金边放大镜长炼(那时常参与唱片封套制作或担任挑选照片之工作,每天与大堆底片为伍)和一瓶小型号的“5”香水。香水瓶倒是没开过,只喜欢瓶身那三零年代长方形bevelled glass art deco工艺品味道。用一条幼幼白底印满“chanel”黑字的包装丝带绑在瓶颈系在脖子上作长链用。
八十年代末期的hermes包包也不大为人广泛熟悉。当橱窗还可以看得到birken的时候,最爱以kelly、birken或plume去配衬chanel组合。想到喜欢的birken颜色用料组合,打电话到巴黎去订购也只需三数月之订造时间,现成的更要七天时间便空运到手。
比较香港伦敦巴黎三地女孩的style▼
每年总有几个月在伦敦巴黎纽约游荡,连同香港一起,几处都是时装之都,无论上流社会或是普罗大众已把时装视为日常必需品,社会文化之一。
这些城市的女孩子们大部份都对时装潮流趋之若鹜,但最有趣的是,各地女性们对时装的演绎截然不同,风格特出。
一般香港女郎穿衣服最注重「一套过」,尤甚钟情twinset,即是背心加外套,完全不用费神配搭,手到拿来,方便快捷。假如twinset上印上花图案或钉上珠片刺绣等便被抢购一空。衣着非常光鲜,无时无刻处于「见得人」状态,挽在手上或挟在腋下总离不开Prada / Gucci / Hermes / Fendi包包,年青的一群则较为edgy,低腰flare jeans、短小t恤、仿古或vintage妹仔包包。
伦敦最吃香要算IT GIRLS。美丽人版有最懂得「乱穿」的名模Kate Moss,饰物设计师Jade Jagger,被CHOLE罗致前的Stella MCCartney等等,名牌在她们身上永远成为mix and match最佳工具,如JOHN GALLIANO雪纺及膝裙外罩Portobello Market50英磅豹纹中褛等即兴组合,效果惊为天人,吸引全城目光。
最好玩的是香港热卖的twinset往往成为伦敦服装店毒药,好几位开时装店之朋友老是摸不着头脑概叹整季卖不出一件Cardigan(小外衣),原因是新一代伦敦女郎最爱创新,不受传统模式限制,更喜欢到处「贡」,每有新「妹店」即成为城中热点,如THECROSS、MIMI、Kohsamui、Yasmincho,即使一套twinset都要分开买,买下Cardigan便到处找不同款式颜色质料的Camisole(小背心)去擦出新火花。加上古衣店已成时装店主流之一,更为这些ITGIRLS提供不少货源或灵感。
只有一岸之隔的巴黎女郎又是另一个故事。和纽约人非常相似,永远从头到脚一身黑,衣饰简单含蓄,化装不是smokey eyes nude lips便是pace eyes classic red mouth,白瓷般肤色,冷艳高贵,二十年如一日。
连一枚发卡都能成文,就像小女生谈到心爱之物的得意▼
看法国电影,女主角如Emanuelle Beart常常把头发随意的盘在脑后,那份不经意欠修饰的美,连女性观众看了也会着迷。
时装杂志Spur、Figaro更是每季的把Pret-a-porter时装展台前幕后风光以极「变态」(非常细腻)之手法供大家欣赏。自已除了晓得下季潮流动向之余,最能得益是看到模特儿进场前和做骚后以自己装束示人的模样。假如大家有留意的话,不难发现到长发模特儿总爱以一个脑后小发髻把被弄得五花八门的一把头发以最迅速的方法处理好,如Kate Moss、Naomi Campbell有一阵子的Christy Turlington等等。只见她们穿著牛仔外套或古董大衣,手拿着BirkenBag,袋口永远有一块Hermes的茄士咩有絮絮大围巾塞住,配着小低髻,发梢发尾都跑了出来,什么都像不经意的由上至下乱七八糟的令人叹为观止。
小时候跳芭蕾舞时代总是以一堆铁黑色发夹加发网把发髻死死的巩固好,长大后看见都掉头走。
六、七年前偶而在巴黎一家小小旧旧的化妆品店看到这些仿玳瑁小小发夹,买了数支回去试试,却试出惊人发现,只用四支发夹便能将看起来松松的发髻牢牢巩固,维持一整天而所需时间只十秒钟而已;很后悔只买得四支,隔数月再去找老婆婆说己卖光,以为在巴黎不难找到,总之跑了十几家就是没有。
有时候在巴黎的百货店或是其它城市的Drug Store也会看到一些差不多形状或大小不一样的,也尽管买回去试试看,有些一插进发髻马上滑出来,有些插进去跟没插差不多,固定不了。
这些年来,光是买这些代替品就花了好些冤枉钱,走了好些冤枉路。
直到年前再看到这些发夹后,便十数支十数支的买回来,不是给朋友就是给客人抢去,索性找出批发商在店里开始发售,皆大欢喜。
最令自己发出会心微笑的是,有客人看到玻璃糖果瓶内的发夹再试用后的惊喜,频说找了好久终于看到了,而且是不会掉下来的。
去购物是很开心很有满足感的经验。自己最着重就是这一种Shopping Experience,尤其是能在一家店里买到自己钟情的风格,无论是衣裳、饰物、One Stop Shop是最好玩不过的事情。
看到留言板上一位「客人」说在本店觉得自己买贵了发,在别的地方有更平宜的,现正欢迎这「客人」把发夹拿回本店退钱,就算是用过朋也没有关系,相信损失的不是本店。
从一个发夹发展成一场骂战,其中牵涉及无辜网友被人咀咒「现在是鬼节,有钱人花钱烧银纸」之类的文字或是「有品」「无品」的修养攻击,我觉得已超越了大家应有的态度,更损失了一切意义。
最让我赞赏的是她对购物的态度:与其买便宜的替代品不如一次性买较昂贵的好物,生活品质提升的同时也是省钱的做法。
写她的周日生活▼
星期天---
在外边工作遇上星期天,刚好停下来歇一歇。
星期天早上的巴黎清艳迷蒙,苍白充满静态美,通常在CLIGNANCOURT的跳蚤渡过。大部份古董店九时多十时开门,先逛外边较小形品流复杂的,中午时份在相熟老婆婆的「茶餐厅」午餐,最爱点ENTRECOTE(薄牛扒),炭烧,上面放一片番草牛油,配orangina(有气橙水)。
纽约市的星期天完全松驰下来,大清早来先走到附近的Diner吃早餐,天气好时便往Central Park散步,躺在草地看书,或走到第六大道和二十六街的露天跳蚤去检垃圾,货色当然不能跟巴黎伦敦比较,但价格尚算能接受,踫上带着「毛豆」在身边的时候最爱走进Natural History Museum去看恐龙野兽,当然少不了玩具王国Fao Schwartz。
星期天(续)---
午餐则「下城」到Soho的意大利餐厅Barolo,坐在后园子里享受着和暖阳光和那美味的Antipasti(Grilled Vegetables)。
饭后在Soho消磨整个下午,到Kate‘s Paperie买文具,Malo看Cashmere Basics Kate Spade看包,Polo Sports找他们混在普通货品中的珍贵VintagePieces、Selima Optics太阳镜,去AnnaSui总店寻找灵感,找个角落喝杯Cappuccino充电后便惯性走到Rizzoli买书去,文学和艺术书中,Rizzoli的选择极之丰富精致,楼上的CD收藏更是精釆,遇上较清静日子,店员会乐此不疲的给你连续试听和推介,实在是最令人满意供精神食粮之One Stop Shop!
她喜欢的纽约插画家Izak,害得当年我看了这篇文疯一般搜集了很多Izak的插画▼
Izak girl-有样学样---
收集Izak插图已有十多年之久,第一次看到Izak女郎出现法文杂志「Madame Figaro」即惊为天人,撕下来存进透明胶套珍藏着,他的作品并没有定期出现时装杂志上,只是偶然在Vogue、Paris Elle、Mme Figaro中看到,可以高兴良久。到现在十多年后,晚上有空还是最爱把他的file拿出来,翻看他二百多张作品,有时候有要好女朋友到访家中,也以这本作品集款待,尖叫声不绝。
近几年Izak在巴黎、伦敦、纽约、东京,红得发紫,作品已非一般普通插图(事实上他的收费已非一般时装杂志所能负担)现今他主要替时装杂志画专辑,如广告商们特约之一系列商品插图或大形百货店画季节性目录
Izak女郎模样迷人甜美,无论短发长发或束马尾,都配以小头颅瓜子脸小鹿般大眼睛厚咀唇,永远smokey eyes,脸蛋红卜卜,神情「朝气」得很,为他的smokey eyes红卜卜脸着迷,经常对镜在自己脸上照版煮碗有样学样。第一次把整个眼帘打圈的扫上嫣红色,妈妈问:「你是否生病!」把这事告诉Izak,笑得他死去活来。
Izak女郎最爱装扮(Izak前身为时装设计师),时髦又chic,常穿小窄身t恤及吊脚),喇叭紧身裤和永恒的manolo blahnik高跟鞋或小小芭蕾舞鞋。
Izak最擅长绘画长腿美女,腿部线条美得可以,手部线条和手指也修长精致得很。
另一个Izak特色便是他的小狗,几乎所有Izak迷都以他的chiwawa来辨认他的作品。
巴黎来家百货店francket fils这数年聘请Izak绘画广告无数。Izak便常留连这十六区的邻居,观察街上的小狗从而得取灵感。
自小至讨厌chiwawa,但看到Izak的版本后只觉它们活泼精灵,可爱有性格。
看过Izak极私人的笔记本子,问他为甚么每一页纸都是legs legs legs dogs dogs dogs,他笑说:「obsession!」
像一般出色画家一样,Izak近年作品已升华至较高层次,不知是否市面上模仿者众,Izak近期作品中的女郎由sweet and charming逐渐成熟起来,趋向较edgy的感觉,笔触更大胆简约,女郎脸上神情也冷冷的,笔法和感觉更spontaneous更随意。
Izak说及这转变时认为现今的作品注重心灵感觉,尤其是透过女郎们的双眼去表达,的而且确,Izak这由外转内的处理方法已远远拋离其它一般插图家模仿他的素色背景,长腿时髦甜姐儿花瓶形象。





看了这些文字你还能把她和媒体笔下那个“淫荡拜金,奢靡成性,红颜祸水“的女人联系起来吗?被外界媒体和前夫妖魔化的她倒是从来不急着为自己正名,只是自顾自的生活,衫照买,舞照跳,男友换了一个又一个,从不谈过去也不评论他人,只有在问起她时,她才会说“离婚没什么大不了,过去都已经过去。如果你总是给我包袱,那让我如何还有机会呢?”
亚洲文化喜欢女人清纯乖巧,但又希望她胸大无脑,最好什么都不懂,一切都依靠男人。
章小姐偏偏是一个异类,她丰腴性感,曲线毕露,像极那种欧洲油画里的贵妇人,从小衣食无忧,即使成人后遭遇变故不得不靠自己搵食,也是悠悠然的态度,绝没有丑态毕露让人看笑话的时候。
有人说亦舒小说《玫瑰的故事》就是以章小蕙为原型,敢爱敢恨,以及那一把惊心动魄的长卷发..... 还有那句著名的“人们爱的是一些人,与之结婚生子的,又是另外一些人”
其实亦舒写这本书的时候尚未认识章小蕙,并非以她为原型。然而这位章小姐就像一朵亦正亦邪的玫瑰,她绝非完美,也不在意在他人眼中的自己,只是自顾自的美着,不管是否开到糜烂,一朵玫瑰始终是一朵玫瑰。
"A rose is a rose"!
欢饮关注微博:白晓袅
欢迎关注公众号:thismadam(这位太太的分享随记)第一时间读到更新

-
乐莹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2-11 20:16:24
-
LuVdiva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1-12 21:51:18
-
辣椒炒肉丝儿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8-15 03:11:44
-
菠萝菠萝菠萝蜜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8-08 12:56:51
-
💫仙妤鲜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7-29 06:17:23
-
青苔瓦砾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7-13 20:01:28
-
南斯文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12-20 17:05:26
-
DDDDDDDXDDD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5-30 14:32:49
-
kelly活力兔子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3-01 14:35:58
-
安枳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1-28 22:26:57
-
不看书的狗剩儿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12-16 11:25:39
-
🌸杨小清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12-09 23:21:38
-
猫苏打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11-30 10:52:20
-
momo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11-02 18:55:54
-
siobhanS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10-29 08:12:46
-
圜鸢🌙🍭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10-17 23:19:46
-
花开富贵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7-11 07:4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