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博南文化节
这次到永平来完全是因为回程的时间从这里走到昆明5个小时,很方便,也不累,于是看完了惠通桥就奔这来了。
永平并非是个旅游城市,旁边没有什么旅游资源,属于大理下面的一个县。所有的风光都被大理占尽了,这里来旅游的外地人并不是很多。
来之前就知道这里最有名的就是黄焖鸡,一路上就看见到处都有永平黄焖鸡饭店,既然来了还是要尝尝的,出了高速路沿途就有连成片的黄焖鸡饭店。到了永平的酒店咨询一下前台问问有啥玩的,说有个文化节可以去看看。就在酒店后面的街上。

去之前确实没觉得会有啥意思,北京各种名目的文化节很多,不过是文化搭台的商业活动。从酒店走了五分钟就看到了文化节,基本和预料的没啥区别,道路两旁就是个小商品批发市场,买一些廉价商品,没啥特色。再走过一段是卖永平特产的倒还有点意思,不过永平确实特产不多,核桃是一个说是早年在这里建村的时候,先民就开始在这里的山上种核桃树,品种好,随着树龄的增加核桃的产量也越来越大,个头也逐渐增大。特别是在灾年的时候,这里穷苦人的主要热量来源就是核桃。当时只有穷人没有油才用核桃油做饭,核桃油有股味道不好吃,现在倒是好东西了。
走了有一公里多,逛得正没啥意思,看到前面是小吃街也没啥人气,正说回酒店附近找家馆子吃饭,突然发现左边垂直的这条街上全是人,熙熙攘攘好不人,一条街有大约五百米长,旁边支大棚,全是“黄焖鸡”饭馆,一条大街近百家饭店全是“黄焖鸡”太震撼了,而且所有的饭馆里都坐满了人,每桌上一盘大小不等的黄焖鸡。而且基本上饭店都是回民开的。可能是因为永平旁边有个曲硐村,是回族聚居村。所以这里的回民特别多,像这样的黄焖鸡有就被回民包了。

我们选了一个永平烹饪学校的摊位坐下吃饭,这里的菜品也只有黄焖鸡为主,再配些素菜和牛羊冷盘。


先介绍一下黄焖鸡吧,所有这些知识是在后来和学校的书记聊起来得到的。
说起这个黄焖鸡估计有上千年的历史,这应该差不多。因为这道菜起源于茶马古道,这里吃饭除了好吃以外,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快。马道上的过路商贩就像现在的卡车运输司机,明天尽量多走路,吃饭的时间十分有限。于是永平这里人发明了黄焖鸡,换句话说黄焖鸡的关键就是一个快字,理论上讲从杀到上桌不超过十五分钟。所以要用旺火大油去炸,配上佐料快速捞出,这样可以锁住鸡肉的鲜嫩味。所以选料和鸡最重要,必须要用当地的土鸡,现在鸡场中的养殖鸡味道和口感都会差很多。当然这个永平黄焖鸡和全国各地满大街的黄焖鸡米饭完全两个菜,这样焖出来的不会连汤带水的。味道很香油很大。马帮的人又尝到了美味又解决了时间问题,所以路过这里的商客都要点这个菜吃。



老师介绍说,这个文化节是第二回了,去年是九月初办的,今年放在了十一。今年的人气特别高,今天还不是人最多的,昨天人更多,一天的销售额就超过了去年整个的销售额,昨天的座位需要抢的!来来往往吃饭的都是当地人,相互之间都很熟。我们被这里热闹的气氛完全感染了,特别高兴就和这里的老师聊了起来,最后书记和主任也过来聊天,这个学校有几个专业,其中中餐专业主要就是教授黄焖鸡。一直聊到深夜很是开心。临了我朋友还在上厕所的时候碰到了他的一个办公室的同事。真是太巧了,世界真是太小了!


出乎意外的在永平渡过了一个快乐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