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在脚下,心在远方
远方的天空,是否更湛蓝;远方的风景,是否更美好;远方的星河,是否更璀璨;远方的你们,是否更幸福。或许在远方的更远方,还有更多的未知,等待自己走过去,去邂逅,去感受。既然内心已经出发,那么通往远方的路就在脚下。
天空是如此辽阔 辽阔地张出双臂
时间此刻不再前行 静默着让思绪蔓延
背起自己不大的行装 来到别人不曾抵达的远方
伫立着遥望着无边的天际 我明白这是自己的内心
或许这是一次难忘的流浪 我守着回忆
将这段流逝的日子 慢慢书写
—————序
一)大部队集合完毕
来到成都已是晚上,下了飞机取了行李,就急匆匆地坐上顺风车到达与小伙伴们汇合的青年旅舍,见到此行第一位同伴“暖男何西”。我们两人话都没多聊,就跑去曾号称最牛的明婷饭店吃晚饭。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四川,所以也是第一次吃到真正的川菜,明婷饭店的菜虽然没有网络上评价那么好吃,但我仍然感觉很不错,毕竟这才地道:看着来来往往的顾客,听着似懂非懂的四川话,吃着有点麻辣的炒菜。总而言之,我喜欢这般接地气的四川生活。
返回旅舍没过多久,第二位小伙伴—摄影担当小春哥—准时来到,起初以为小春哥比较内向,言语不算太多。但在后面的旅途中,我才渐渐发现自己太肤浅了,小春哥压根就是一位端着正经模样说笑话的幽默大师。大概零点时分,第三位小伙伴,也就是我们此次旅程攻略的策划者,小浪小朋友成功从广州出发抵达成都。不过之前的我们已经早已被梦乡捆绑,不晓得她的到来,真的睡得够踏实。直到凌晨两点,我们的小团队“花儿与少年”终于迎来最后两位成员:故事担当拉拉以及“老司机”胡爷。拉拉,一位有酒有故事的魔女,发招着情让人难以招架,但平时又那样的让人感到舒心。胡爷,用他本人的话来说“我是一个把青春奉献给国道318的人”,其实我更确信他是一个奔放不羁爱自由的四川汉子。
既然大部队成功地集合完毕,不管怎么样都要庆祝一下,那么来到四川当然要试试本地的火锅(写到这里,又想吃老火锅了)。虽是凌晨三点,但依然无法阻止我们一群探索与发现的心。胡爷飙车带我们来到一家24小时常开的火锅店,点了一份我从未吃过的红汤火锅,说实话真是让人又爱又恨。不过吃到最后,我的舌头已经麻木,但完全停不下来。
火锅结束,重返旅舍,已是五点,随后躺在床上休息两个多小时,吃了来到成都的第一份早餐。本来想试试正宗的四川抄手,但是碍于时间原因,只能在旅舍吃点早餐:白粥,白水鸡蛋,馒头以及腌白菜。

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从成都出发的天气不算太好,路上下着小雨。不过因为深夜食堂的原因,大家都是一副精神不振昏昏欲睡的模样,好吧,我承认自己睡着了。但我也第一次见证了胡爷的车技,他的驾驶技术不愧是“老司机”级别,各种路段都可以轻松驾驭,而坐在副驾的小春哥心情就没有这么轻松了,各种心惊胆战,不一而言。
车子载着我们一路行驶,路过雅安,行至中午,来到二郎山隧道前。站在隧道这一端的入口,看着一路延伸的幽暗,而另一端就是藏区,好像时光隧道一般,有种穿越到《千与千寻》的错觉,不过在山的另一头却是梦幻的开始,并非电影里面那般茫然。

大约到了下午五点的时候,我们来到泸定桥,站在铁索桥中央,回想起那段燃血岁月,又是一阵无尽的感触。傍晚时分,终于到达川藏第一关,折多山,海拔4200多米。身上的衣物也从开始的夏装变成秋装,呼吸也开始有点急促,轻微的高原反应已开始显现。不得不说,第一次有这样体验,虽算不得上愉快,但却值得。

本想路过康定的时候,去看一下《康定情歌》的发源地,验证下到底什么样的风景和民俗才能够创造出这般脍炙人口的民歌。不过天色已晚,我们还要赶到第一天的目的地——新都桥。因此,并未在康定停留,而是直奔我们这趟旅途的第一个落脚点。
一天的行程结束下来,我们这群小伙伴们虽未有太多的运动,但每个人的身体和精力的消耗还是很大。晚饭过后,都早早回房休息,为第二天的行程充电。
三)旋转 跳跃 我不停歇
不知是不是因为认床,还是生物钟的缘故,第二天我很早就醒来,环顾房间,看到暖男何西和小春哥依旧大梦不醒。于是我不紧不慢地穿上衣服,洗漱干净,走出房门,看到一幅天然山水画:阳光照耀在远方的山头,漫山遍野的草丛似乎也被露水洗濯干净,头顶深邃的蓝色天空有着两三朵浮云在漂流,脚下是盛开着的各色格桑花。呼吸着湿润的空气,听着不远处的马嘶声,心境也不禁平和许多。这时何西也已起床出来,大约不用十分钟,我们爬上民宿后面不高的山丘,欣赏着光影交错的风景以及祥和的牧牛图。或许有些话会有点矫情,但不过却很真实:用善意的心情去理解你们的话,世界真的变得单纯美好容易。世界如此之大,我却能幸运的遇到你们。

大约八点半,吃完简单的早餐,大家整理好各自的行李,重新出发。又是新的一天,新的征途,新的挑战,新的期待。车子一路前行,攀爬在最美的天路十八盘,在没有经过这段路程的时候,其实很难想象盘山路的曲折,感觉要比电影《头文字D》里面的发卡弯还要恐怖。
晌午时分,我们一行人终于翻越过海拔4700多米的卡拉子山口,并开始今天的第一次主题活动:花式跳跃。看着照片,我们的暖男何西似乎在做着抽象的艺术造型;作为普青的我,好像就要飞跃过背后的山峰;而故事担当拉拉的这个姿势好像要冲破云霄,直至飞仙;小浪小朋友的这个动作完全就是庆祝放暑假而且老师没有留作业的标准POSE.(PS:谢谢我们的摄影担当小春哥)

在今天第一次的主题活动成功完成之后,”老司机“胡爷又载着我们来到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理塘县城。吃着让身体暖洋洋的牦牛汤锅,而之前残留在身上的疲倦也已消失不见。走出餐厅,步行在理塘的街头,看着一些身穿藏服的行人过客,我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来到传说中的藏区。
回到车上,休整完毕,我们继续西行,途经217省道雄坝乡路段,来到一段超笔直的道路中央,开始我们今天的第二个主题活动:黑社会剧照。第一张照片,我们四位小伙伴化身拦路贼,是不是有种“。。。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过此路,留下买路财。。。”的即视感。不过画面中的我,感觉有点搞笑,我想我已经知道为什么叫做二况了。第二张照片却是另外一种感觉,两位古惑仔大姐(拉拉&小浪)大面带杀气,从东方而来,一路西征,而何西和我两人的模样却好像她们的小弟在保驾护航。


拍摄这些照片的过程中,来来往往的车辆已经不知道被我们雷到多少次,不过不管怎么说,我们玩的很开心,真的很开心。时光虽好,但也容易逝去,所以我们新成立的”黑社会“,就这样光荣解散。
我们的座驾一路飞驰,终于在日落前到达海子山古冰川遗址,开始今天最后一个主题活动:旋转 跳跃 我不停歇。看着这张照片,心里感觉着实不容易,毕竟在海拔如此之高的地方,不多的几次跳跃就让我们气喘吁吁,有点头晕目眩。不过画面的确很美好,云彩,倒影,各式腾跃,完全停不下,或许这时候响起蔡依林《舞娘》会更应景。

回到车上,我们五个小伙伴们都好像一群病号,没精打采,躺在座位上,一动不动。不过按照我们之前的规划,今晚要住在亚丁香格里拉镇。因此,胡爷作为318国道的东道主又开始新一轮极速狂飙,终于在晚上八点的时候,我们赶到稻城亚丁的山脚下的香格里拉镇。晚饭又是草草对付一下,倒不是因为菜色不好,亦或是不卫生,主要原因还是我们还没有完全适应高原气候。不过我还好,毕竟作为体力担当,我还是吃了好多,希望这不会被成为没心没肺的证据。
晚饭以后,回到青年客栈,何西,小浪,我三个人坐在大厅确认了一下第三天的行程,然后就各自回房休息,补充体力,因为稻城亚丁需要最好的自己去相遇。
四)我从远方赶来 恰巧你也在
稻城亚丁,或许它真是我们这颗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一个让你忘却烦恼、邂逅美好、敬畏自然的地方。 这里没有商铺,没有商贩,也没有旅舍,更没有尔虞我诈。这儿只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只有亘古高耸的神山和远离喧嚣的湖水,只有天然雕饰的雄奇和纯粹无恙的幽静。她能满足你所有想象不到的景色,让自己的心情不由自主地在这片草甸、溪流、湖水、雪山之中遐想。
清晨时分,拉开窗帘,看到不远处的街道上,已经有许多游客开始出发,去往亚丁。因为我们要在亚丁待上两天,所以时间还算充裕,于是我就慢悠悠的起床洗漱,随后就切换成管家模式:整理行李,叫小伙伴们起床,到外面的早餐店点餐,通知胡爷接车,搬运行李,准备干粮。说实话,我挺喜欢这样的感觉,因为在这里真的很开心。
早饭过后,买了门票,坐上观光车,开始稻城亚丁短线之旅。依旧是不变的盘山路,但不同的是沿途的风景。


九点半的时候,我们乘车抵达扎灌崩终点站,开始漫长的登山徒步征途。大概向上步行五分钟,视野一下子变得开阔:远方的神山在薄云间若隐若现,金碧辉煌的冲古寺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潺潺的流水倒影着游人的身影,路边刻有藏文的玛尼石堆静悄悄地矗立着。此时突然想到张爱玲文章里面的一句话“于千百万人之中遇见了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中,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这也许就是亚丁和我们所有人的约定,还好我没放弃,在此刻遇到你。
沿着修葺完好的栈道行走,穿行在绿意盎然的丛林间,听着山间湍急的流水声,内心有种说不出来的闲适。不过却不能过于急迫,毕竟海拔已高,身体也需休整。因为担心神山不久会被云彩遮住,所以我们分成两组,我和摄影担当小春哥作为“先锋营”成员,先行一步;而暖男何西与故事担当拉拉以及小浪小朋友作为中军,压轴出场。爬山的过程中,遇到一位从北京过来的阿姨,她今年已经六十多岁了,看着她不紧不慢地前行,心想自己到了她这样的年龄还会有勇气过来吗?我也不知道。
大概半个小时的路程,终于来到卓玛拉措湖边,看到了庄严的仙乃日神山。看到这样的风景,突然发现其实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确,不管多么崎岖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不是吗?


过了不久,另外三位小伙伴也都顺利到达,我们就一起行走电影里熟悉的场景中。因为时辰尚早,所以我们就在湖边闲逛,看着不同游客的摆着各种姿势拍照,感觉好欢乐。不过很快的,我们也被传染了,也开始各具风格的合照,由于POSE实在太多,此处仅附图一张。

下山的时候,我们并没有原路返回,而是沿着卓玛拉措湖的另一边折回。路况不算太好,不过游客也不算多。不多久,我们来到雪山融化而形成的小溪边,开始帮我们的摄影师—小春哥—寻找有特色的石头。不知不觉,一路向下,走到了山脚下。
等我们坐上驶出景区的观光车,已经是下午五点,这时候身体的疲倦才渐渐压过精神上的喜悦。出了景区以后,在香格里拉镇找到一位白族姑娘开的腊排骨火锅店,吃了晚餐,味道蛮不错的,装饰也很有特色。
晚饭过后,夜幕已经降临,在火锅店老板娘的指引下,以及我们小春哥付出巨大的”代价“下,胡爷终于愿意带我们去俄初山看星空。站在山顶,仰望星空的那一刻,我才感受到梵高先生在创造那副《星空》留下的感动与憧憬。漫天星斗闪烁着光芒,像无尽的珍珠,毫无规律散在深黑色的夜幕上。而银河就像一条银色的哈达,飘荡在繁星密布的夜空中。

看完星空以后,回到落脚的宾馆,我简单地收拾了行李,然后洗漱一下,就很快地进入梦乡。也来不及让朋友圈分享自己的经历。
第二天一觉醒来,已经是早上六点三十分,因为这一天的行程堪称自虐,所以我们要给自己留下充足的提前量,准备早早地出发。早餐结束以后,我们重新坐上进入景区的观光车,来到前一天下车的停车站。
随后在冲古寺附近排队购买了去往洛绒牛场的电瓶车票。沿途红绿相间的草甸,平静流淌着的溪水,以及延伸的山峦曲线,好像就是一首诗,等待我们去阅读。大约二十分钟的车程,到达洛绒牛场停靠站,一下车看到了不远处的夏诺多吉神山和央迈勇神山矗立在那里,日复一日地接受着我们的敬畏。站在山脚望着山顶上那片洁白与云彩合二为一,好似天神下凡。

走在蜿蜒向上的山间小路中,聊着一些平时琐碎的趣闻,耳边不时传来马嘶声,陆续看到一些游客骑着马上山。一路的植被从丛林,渐渐变成灌木林,然后变成草甸到最后光秃秃的石头,这就是高海拔之变。不过来到半山坡时,有一截非常陡峭的路段,崎岖泥泞,既然已经走在路上,那么我们只有一个办法:继续前行。虽然我们的速度不算太快,但就这样一步一步爬到山顶,也算一次渺小的征服吧。看着满山遍野的风马旗,你就会懂得信仰是一种神圣,无关其他。如同史铁生先生说得那样“ 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它们不能变成语言,它们无法变成语言, 一旦变成语言就不再是它们了。”

到了晌午,我们终于来到俄绒措湖边(牛奶海),澄澈的湖面好像一汪纯净无暇的眼眸,静悄悄地看着游人,不远处的央迈勇神山也默默着守护着海子。此刻不得不承认,有些风景真的难以用言语形容,只有自己走到她的面前,才能够明白是何种感受。

因为体能有限,而且还要赶着下山,所以只有我们的摄影担当小春哥还有充沛的体能,走完亚丁的最后一段路程,看到五色海。泛黄的草地,明亮的湖水,灰白的崖壁,好像一幅油画,悬挂在神山身边。

相比与上山,下山会感觉更轻松些。不过下山,也意味着告别,与牛奶海,五色海的告别。用了没多久的时间就回到了我们出发的地方。最后回望一眼,再见亚丁,再见三神山,或许将来的哪一天我们还会再次重逢。

离开稻城亚丁风景区后,在香格里拉镇上吃了晚饭。随后在“老司机”胡爷的带领下,我们大部队来到稻城县城。回到宾馆,放下行李后,一行人再次出发,找到一家烧烤店吃宵夜。宵夜过后,已是深夜,回到房间洗漱完毕,躺在床上,很快的就去找周公聊天了。在稻城亚丁的两天,身体虽然吃不消,但是精神世界却十分满足。所有的一切,一句话:我从远方赶来,恰巧你也在,真好。
五)红色佛国 心的朝圣
信仰,信仰是什么,我不知道确定的答案。但是我到达传说中的色达佛学院后,才渐渐明白信仰就是身体力行的虔诚。走在这朝圣的山路上,看到的所有的僧侣都是那么真诚:坐在路边手盘藏珠,口念着佛经的大叔;步履蹒跚却又坚持围着转经筒祈祷的阿嬷;倚靠佛院门口,讨论佛学心得的年长者;背负重石,却又面带微笑的年轻女孩。他(她)们的精神世界是如此强大坚定,放弃外面世界的纷繁复杂,静守内心的一片安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践行自己的信仰。
而当我来到山顶的坛城,就被眼前的一幕震撼到:一位僧侣,一叩一拜,念着佛经,围着转经筒转了一圈又一圈。他们这种信仰在那里是根深蒂固的传统,几千年的沿袭,大概是融入血脉的东西,我想,如果我生在这里,我也会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也许现在,我正匍匐在朝圣的路上。

站在山顶,一眼望去,学院在阳光的照耀下,好似一方红色佛国。

离开佛学院,回到休息的地方。脑海里面不断地出现旋转着转经筒的画面,感觉好像完全停止不住。关于天葬,我只能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有太多,而在那一刻,我却清晰地感触到生命的沉重,当秃鹫出现在天空时,我知道新的轮回已经开始。不过有很多游客却对着这神圣的仪式拍照摄影,真的让人感到反感,这里不是炫耀的场合,更不是拍照留念的最佳地点,这里是心的洗涤之地,请对那些过世的老人抱有最起码的尊重。
六)遗憾 没有遇到最好的你
从色达离开,天气就开始变得难以捉摸,不再是蓝天白云,取而代之的是淅淅沥沥的小雨。山路本就险峻,再配合雨水带来的湿滑,坐在车内,其实还挺担心的,好在我们终于在傍晚时分来到丹巴甲居藏寨。本打算在观景台欣赏隐藏在这山间的藏族特色民居,但是很遗憾,远方的视线全部被烟雨遮挡,只留下若隐若现的轮廓,有些美中不足。
带着许些失望回到我们歇脚的地方,刚好是晚饭时间,吃着当地的特色饭菜,喝着民宿老板自家酿的青稞酒,刚才那一瞬间的不甘早已烟消云散。可是原计划的篝火活动也被瓢泼大雨浇灭了,我们只能房间带着,哪里也去不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吃完早餐,重新上路,赶往传说中的四姑娘山。或许我们的好运早已在前面耗尽,没想到车子居然在半路爆胎,所以我们只能找一家汽修店换个轮胎,好无奈。当我们来到四姑娘风景区的时候,已临近中午,上山的游客不算太多。但是我们的摄影担当—小春哥—身体有恙,所以就没有和我们一起登山,只剩下两朵花儿和两个少年还在继续。
进了景区,坐着接驳车来到徒步栈道边,抬头看了一下山顶,厚实的云已经把四位姑娘都遮挡住,有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错觉,有点失望。于是我们只好原路折回,留下这张并不完美的见证。

走出景区以后,我们这次的远行也算接近尾声了。虽然有些遗憾,没有看到最美的甲居藏寨,也没有遇到最好的四姑娘。但遗憾也是一种美好,等待我们下次去弥补。
七)《成都》
再漫长的故事,也有完结的时候,行驶的再慢的列车,也有一个有一个的站台;再亲密无间的旅伴,也有分开的时候。当车子抵达最初的起点—成都—的时候,也就是我们彼此说再见的时刻。而在那一瞬间我却突然想起赵雷的《成都》:“ 让我掉下眼泪的 不止昨夜的酒 让我依依不舍的 不止你的温柔 雨路还要走多久 你攥着我的手 让我感到为难的 是挣扎的自由 分别总是在九月 回忆是思念的愁”。离别,总是有些伤感,不过却总要去面对,最后想说的再见,也被渐渐远去的背影所吞噬,只留下无言的祝福。
小春哥登上返回苏州的航班;何西飞回海口;拉拉搭乘去往南宁的飞机;小浪回到广州,我也折回合肥。说实话,我很庆幸自己是“花儿与少年”中最后离开成都的,因为我坚守到最后,将他们一一送走。我不愿意被别人送别,宁可一个人最后离开,因为早已习惯这样。写到这里故事已经结束,我们重新切换角色,回到平时的生活,继续自己的工作。旅途上经历的事情,可能会被我们遗忘;不过旅途上学到的东西,我却会将它记在心间。
后记)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而我依然年轻
毕业至今,一直在外漂泊,生活还未稳定下来,但我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周遭的束缚和捆绑只会越来越多。王小波在《黄金时代》里曾说:“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二十一岁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不知几时自己会变成那般模样,但我知道现在的自己依然年轻;对我而言,每天都是新的一天。我依旧向往着远方,也一直走在路上。愿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