暹粒吴哥印象
古代柬埔寨大致经历了三段重要的王朝统治:1-6世纪的扶南,7-8世纪的真腊,以及9世纪后统治长达600多年的吴哥王朝。
802年建立的吴哥君主国,被称为高棉帝国,其国势鼎盛,文化灿烂,时间上先后跨越中国唐、宋、元、明时期,曾一度成为东南亚最大最最繁荣的王朝。吴哥,便是9-15世纪高棉帝国的都城,这里曾经先后历经25位国王的统治。套用印度教的说法,如果西哈努克是柬埔寨的天神,红色高棉是柬埔寨的阿修罗,那么吴哥遗址就是柬埔寨的须弥山,是柬埔寨历史、文化和精神的最高体现。吴哥遗址,以建筑雄峻和浮雕精细闻名于世,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寺庙建筑群,集印度教与佛教艺术之极致,堪称人类艺术宝殿。



这里曾是一座辉煌繁荣的王城,长久被历史尘封的吴哥默默伫立着,有一份遗世独立的静谧之美。鼎盛时期的12世纪,吴哥国王举全国之力,花费35年时间建立吴哥窟,作为吴哥王朝的国都和国寺。1432年,当吴哥城最后一次被暹罗(泰国)攻陷之后,吴哥王室逃往今柬埔寨首都金边,从此吴哥窟以及吴哥文明便在世上消失,高棉古国改称柬埔寨。若不是400多年后的1861年,法国博物学家在丛林中为寻找热带植物而无意中发现吴哥旧址,或许千年吴哥早已在热带丛林里面湮没成一片废墟。吴哥之美,不仅在于气势宏伟的哥特式建筑,惟妙惟肖的浮雕,神采各异的千尊佛像,更在于失落的灿烂文明带来的心灵震撼。倘若用艺术的眼光来品读吴哥,这里处处都是艺术精品。暹粒河畔的巴戎寺矗立着象征当时高棉版图54个省份的54尊巨大的四面佛像,历经千年岁月的洗礼,微笑并默默地聆听这里发生的一切,慈悲地俯瞰芸芸众生,这二百余面微笑的佛像,就是著名的“高棉的微笑”。夕阳下行走在古老的佛殿和荒凉的废墟间,唯见岁月在墙上剥落的痕迹,依稀可见的斑驳文字,佛家所谓的成住坏空,在吴哥的遗址上已体现的淋漓尽致。宛若方文山笔下的唯美的歌词:当古文明只剩下难解的语言,传说就成了永垂不朽的诗篇。


战争对文明的影响常常是致命的,吴哥失落的灿烂文明之于当今的柬埔寨,不亚于古埃及文明、玛雅文明以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古巴比伦文明之余当今的埃及、墨西哥以及伊拉克。今日柬埔寨国力之衰弱,荷包之干瘪,较之其伟大的高棉祖先,已无法望其项背,更有玩笑称联合国开会柬埔寨要缺席都不会有人找。伟大的祖先,平庸的后人,实乃今日柬埔寨真实写照。当今的柬国,犹如现实生活中的卢瑟,近乎沉默,远没有温拿那般的自信和夸夸其谈。温拿喜欢大谈特谈自己曾经的失败经历,似乎昔日失败得越深、越惨,越能体现今日成功之伟大。今日的柬埔寨很少在国际舞台上露面,很少谈他们的过往挫折,作为一个靠综合国力竞争下的卢瑟,或许他们没脸谈过往,更没那个心情。倒是不少友好邻邦以及国际友人,纷至沓来,主动献计献策,给予各种资助,包括援建修缮吴哥遗迹、深度挖掘吴哥文化等。流淌着伟大祖先鲜血的今日高棉人,文化上已然与吴哥文明断层,然而,从历史长河看,这未必就是最后的结局,谁能真正笑到最后还未必,巴戎寺枯木杂草、残亘废墟遮掩中微笑千年的四面佛像,似乎隐藏着这令世人永远无法解开的秘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