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命39:1.5个皂荚果预示着什么?
后梁末年,陈逖向当朝皇帝朱友贞提建议说,国家连年战乱,兵力匮乏士气不振,陛下深居宫殿里,怎么能坐好江山呢? 这是一个错误。不是陈逖错了,而是他的行为不合时宜,找错了对象,满腔报国热情倾注在阴沟里。这位918年的状元,算得短暂后梁朝的大才子之一,也是个大好人,只是不太适合当官。 兵荒马乱的时代,战士冲锋陷阵,书生闭门读书,都是他个人对国家的最大贡献。但陈逖还是放心不下,在官位上没有享福,而是尽心操劳。后梁宰相敬翔很器重他,一度推荐陈逖担任“编撰”,之后升任礼部员外郎、郎中、翰林承旨等职。如果恰逢平安时代,陈逖或许当得大用,做成大事。但每每在“阴沟”里翻滚,使他心灰意冷…… 每个末代皇帝身边,都有一窝小人。而陈逖这种人很容易招小人。他的忧国忧民思想得不到重视,而奸臣赵岩却在皇帝身边蹿红。赵岩容不得陈逖在朝廷与他形成对比,百般排挤他,直至将陈逖贬为雷州推官。眼看一个朝代正趋向灭亡,陈逖萌生退意,就以生病为由头,与皇上拜拜了…… 陈逖老家泉州。他回去后隐居在一个叫渎头的地方,日日读书吟诗,也算逍遥。作为当时本地最有出息的男儿,陈逖在故乡获得了尊敬和安宁,著有《田远诗话》五卷。后人考证说,陈逖是福建陈氏历史上第一个状元。可惜这个状元的背景是后梁王朝,不够辉煌。即便如此,当时关于他的传说,还是很神奇…… 宋代徐铉的《稽神录》一书中,说过泉州的“登第皂荚”。这棵皂荚树生长在当地文宣王庙里。每逢开科考试,如果当地男儿将有中进士的,皂荚树就会开花结果。如果有三个进士,那么就有三个皂荚果。皂荚果很像刀豆或巨型扁豆。奇怪的是,那一年树上出现1.5个皂荚果!人们猜不透了……结果几场考试后,再回头看1.5个皂荚果,答案揭晓—— 完整的皂荚果对应陈逖中状元;而另外半个,对应当地一个叫黄仁颖的学子,他在前半截考试中胜出,而在进士考试中落第。 既然植物“有知”,又何必建造文宣王庙供奉孔夫子?很少有传说把孔子拉出来预言什么。难道孔子还比不上这棵皂荚树神奇?对于陈逖来说,这一切肯定是个笑话。他的聪明与努力,奠定了学问基础;而善良与淳朴,使他表现了良好的德行。这样的人,孔子不必出来预言,自然会暗中支持——史料载,陈逖在朝中当大官时,不忘家乡百姓,时常关心。有一年水灾严重,泉州一带粮食匮乏,眼看着许多贫苦人家活不下去,陈逖就将自己的月俸全部捐助给当地穷人。 陈逖这样的官员若多一些,后梁王朝可能也不会那么短暂。他一直活到宋太祖时代,死后大宋王朝也很尊敬他,给他赐了个很好的谥号:文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