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散步指南
查看话题 >临海、天台|南黄古道赏枫之游
这是我的第一次徒步穿越经历,在十一月十五日的清晨,我跟随“温岭山友”的驴友们去临海和天台交界的茶辽古道、南黄古道作徒步赏枫之游。

车行两个多小时,至临海的茶辽村。
下车,循古道而上,一路红叶浓厚,而路边竹林幽深,有红色的野果挂在清溪之上,很是诱人。泉响淙淙,溪边的石壁缝隙中有紫色的小花开放,一个枝上同时有精致细小的粉色小花,三三两两的暗红小果实。古道的台阶上落满了红叶,踩过是叶片碎碎的声响。虽是深秋,山坡下的竹林依旧郁郁青青,不时有鸟鸣从幽暗的林中传出。
茶辽古道和黄南古道是相连接的,是古时从台州通绍兴、杭州的驿道。脚下这条年代久远的,碎石块砌就的山道,早被废弃,有些路段已湮没在我面前那片连绵的群山和丘陵之中。



从茶辽古道下来,已近中午,我们驱车往临海的大泛村,准备沿黄南古道穿越,翻山到那边的天台南屏村。
大泛村,是一个保存较好的古村落,它三面环山。一进村子我就感觉有一股磅礴逼人的山气,覆盖过整个住屋、庭院、田园。



午饭,我们是在村里一家土面馆里吃的粗面,面馆远离村口,要沿着一段废弃的院垣走上十几米才能到达。这家土面馆实际上就是一户花草芜杂的农家,从敞开的窗户看进去,屋内摆满就餐的木制桌椅,餐馆经营得风声水起,院中草木就任它自生自灭了。奔波了一个上午,吃面时忘了记住味道,我把面汤都喝了,桌子底下的三条土狗,用悲伤的眼神盯着我看。

我们沿着村子后面的溪谷上山,循着石头铺就的古老山道,往山的深处走。溪谷上方是梯田,因为时节不对,大都荒芜。有一片田种了芋艿和番薯,一个老农用山锄在那里挖紫薯,几个路过的驴友向他买地里的东西,他便抛上几个紫薯说,不要钱的,你们带回去吧。
山道上从天台那边翻过来的驴友也很多,行在狭窄的山路上,有时我们也不得不侧身给他们让道。临海这一边的山势较高,适合俯瞰整个山谷和村庄,才到半山,看山谷中的村子如世外之居,周围山间秋色萧瑟,山气时刻在近旁。

花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我们才爬上了山顶,远眺山那边就是天台了。山顶上开满了山茶花,一丛丛白色的花朵,秀气清雅。山茶树下还有许多不知名的闲花野草和果实沉沉的野山楂。
下山,往天台方向去,山路相对平缓。越往下走山越静,人亦静,渐入岑寂清绝之境,年代久远的古道时常会被两旁一人多高的茅草遮盖,草叶划在手上、脸上,辣辣的,有点疼。在半山腰经过一座废弃的寺院,院垣上爬满了叶藤,里面园子荒芜,草木芜杂,不知在何时断了香火。
从那古寺下去,就是一片红叶林,可惜时节没到,叶片没能红透,不能看到层林尽染的景色,如推迟个半个月过来,就能看到满山的红叶了。古道旁的红叶树,高大粗壮,年代久远,姿态也特别的美,非常壮观。在红叶树下,山气极盛,适合深呼吸。健康新鲜的空气,要用力呼吸的多一点,可以滋养人一段日子。




沿古道下来,是一个古村落,村口有个小姑娘在卖现做的麻糍饼,十元四个。朋友买了,给了我一个,咬一口,里面有股豆沙和芝麻的香甜。
我们问卖麻糍的小姑娘,这是哪里?回答说,天台的南屏村。
时有风吹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1945年中共浙南游击队下海筹饷始末
- 大陈岛流亡者,乱世夹缝中的生存困局(1949-1955) (1人喜欢)
- 陈光裕的1949: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与抉择 (2人喜欢)
- 海匪招安 (4人喜欢)
- 探访雁荡八老爷墓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