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唐日常(十六)滚回去上班吧!
欢迎关注微博@太常寺协律郎
1. 我唐武后总章年间,尚书卢承庆负责考核京官和地方官。有一个哥们儿,负责把米运到长安,中途江上风大船给翻了,米都掉水里了。卢承庆看了半天他的黑历史,就在考核结果上写道:“运米船翻,考核中下等。”
恭喜你!三个月的俸禄没了!
那人拿到考核结果,心情居然很稳定,一句话都没狡辩就退下了。卢HR平日里少不了被官员骂,心里想:哎呀,你倒还挺淡定。于是把结果要回来,改了改。“船翻了是自然灾害,也不能说是他的错,那就考核中中等吧。” 这下禄米不用扣了。
那哥们儿领到结果,仍然面无表情,连句谢谢也没说就走了。卢HR佩服得五体投地,把他叫住,又改了:“这人宠辱不惊,牛逼啊!考核中上等。”
三个月禄米的奖励到手了!
这个故事教育我们,上班要尽量努力克制沉着,心里骂一万个傻逼也不要和领导,人事顶嘴。
不过谁知道呢,也许那哥们儿刚好中风面瘫了吧。
-------《隋唐嘉话》
2. 诗人张祜身上有点李白的影子,也是个大酒鬼。李白只说“糟丘(酒糟堆成的山)是蓬莱”。张祜更狂,说“余生唯爱酒,师长是山翁。定葬糟丘下,须沉酿瓮中。” 蓬莱山算什么,我张祜可是要葬在糟丘下面,死在酒缸里的男人。
他还和李白一样是个武侠爱好者。
一天,有个人穿着侠客的装束,腰中悬挂长剑,拎着一个滴滴答答一路滴血的布袋子来找他,见面就问:“你是张侠士吗?”
张祜现实中是个落榜生啊,听到有人喊他:“你是钻石玩家张祜吗?” 激动的不行,两眼放光,说:“是”。那人说:“我有个仇人,十年都杀不了他,今天终于报仇雪恨,这布袋里就是他的脑袋!”
说完,把一个血淋淋的布袋“哐叽”丢到张祜面前。
张祜对其倾佩不已,请他吃好酒好菜。吃到一半,那人说:“我还有个仇人,一直想去杀了他,但苦于囊中羞涩。” 听到这里张祜简直热泪盈眶,“兄弟你不要再说了,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你要多少我给多少。” 于是翻箱倒柜找了价值十万贯的字画给他。那人说:“感谢恩人感谢党,我这就去杀了那仇人。”
到了第二天天亮那人也没回来,张祜等的都快把门抠烂了。他忽然想起那个布袋,打开一看,发现里面是个猪头。
从此张祜就萎了,“豪侠之气顿衰矣。” 其实也没啥好萎的,把那猪头炖了再说啊!

---------《桂苑丛谈》
3. 说到张祜,这家伙和李白一样也挺倒霉,仕途一直很不顺。
张祜四十岁才第一次在苏州见到大文豪白居易。一上来白居易就说:“久仰大名啊小张,我还至今记得你写的那首询问犯人的诗。”
张祜一头雾水,白居易就说:“你不是写过‘鸳鸯钿带抛何处,孔雀罗衫付阿谁?’吗?”
这首诗叫《感王将军柘枝妓殁》,张祜通篇哀叹美人已逝,那些华丽的首饰衣物都不知道去了何处,无限凄凉。白居易却嘲笑这首诗是用来审问小偷的。“你偷的鸳鸯衣带和孔雀罗衫都丢哪里去了?给了谁啊?如实招来!”
张祜明白了,嘴上也不甘示弱:“我也至今记得白作家写的《目连救母》呢!” 这回轮到白居易懵圈了。张祜说:“你不是写过‘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这不是目连在地府找妈妈吗?”
估计就因为这事,老白后来硬是推荐了徐凝去长安考取进士,张祜却落榜了。后来令狐楚想向皇上举荐张祜,又被元稹一句“ 张祜雕虫小巧 ”给顶了回去。从此张祜只能安心在家打排位了。
张祜的小名叫冬瓜,因为他妈生他的时候梦见了一个冬瓜。六十多岁时,武侠梦做官梦破碎的老张在嘉兴的冬瓜堰(一个湖)做了个税官。一个叫朱冲和的酒鬼平日也能写几首诗,看他这副潦倒样子,就做了首诗嘲笑他。
“白在东都元已薨,兰台凤阁少人登。冬瓜堰下逢张祜,牛屎堆边说我能。”
意思是说白居易滚去东都了,元稹挂了,再没人能为难你了,你怎么还在冬瓜堰这破地方?踩着一堆牛屎指手画脚?
张祜确实很惨,连老了耳鸣都是梦碎的声音。可是后来有一个人却爱极了他,终生致力于为他打抱不平:“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候。 ”
-------- 《本事诗》
5. 我唐奇葩最多的地方御史台有个规定,就是刚到御史台上班的新菜鸟,一个也逃不过,必须要陪老油条们值班二十五天(可以想见,老油条值班玩手机,你在那吭哧吭哧干活),每逢节假日也要值班满五天。大概欺负新人有快感,这个传统很快就遍及到了其他州县官衙。
于是,御史台把值班叫做“豹直”的这个说法也流传开来了。值班为什么叫豹直呢?御史台的人解释说值班的人离家独宿,百官皆出,形单影只。在南山有一种赤豹,极其爱惜它的毛,每逢霜雪雨雾天气,别的豹都出去找吃的了,只有它深藏不出,怕自己的毛皮受潮,所以独自值班的我就如同这只孤傲美貌的豹子啊!
值个班戏真特么多。

------《封氏闻见记》
6. 岑参长假回来上班一百个不情愿,天天就挖空心思请病假,各种推脱不来。一次两次也就算了,多了大家就怀疑他是不是装病,但岑参是皇帝的笔杆子,一不小心就会借皇帝的口开炮,旁人个个有苦不敢言。舍人崔祐甫是个直性子,蹦到宰相常衮前去告状,常衮却说:“小岑体弱多病,你就不能照顾一下同事关系吗?”那时候代宗挂了,德宗在居丧,常衮一想,这个崔祐甫总是和我对着干,不如就送他外地几年游吧。于是偷偷在诏书上伪造了郭子仪和朱泚(其他两个宰相)的签名,叫崔祐甫滚去河南了。
德宗知道这个事气到肺炸,下令让崔祐甫和常衮调换官职,常衮得到了河南的车票,崔祐甫一脸懵逼当了宰相,岑参装病回来,傻眼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放假回来,不要轻易请假,有可能引发宇宙大战。
--------《唐语林》
P.S这故事有另外一说。岑仲勉先生考证说这里的岑参有可能是高参之误。
7. 作为一个唐代上班族,如果轮到你值班你跑掉了,轮到你在办公室过夜你跑掉了,按照唐律,是要各打二十下屁股的。(“诸在官应直不直,应宿不宿,各笞二十。”)
如果卯时上班点名不到,得挨打十下,屁股开花。有些老油条想,我能不能去报个到就溜啊?微笑的领导告诉你,还有多次的随机点名。“内外官司应点检者,或数度频点,点即不到者,一点笞十。” 点一次你要是不在,那就再打十大板。出于人性化考虑,怕你走不了路,有损市容,血流的到处都是,保洁阿姨擦起来麻烦,一天的上限是打二十大板。
如果你穿越去唐代上班,先别扯什么仪容仪表,满腹经纶,你可能更需要一条质量好的裤子。
--------《唐律疏议》
8. 唐代有个舍人叫阳滔,是岑参的老同行,帮皇帝写稿子。他起草的文书有一个非常鲜明和优良的特点,就是这里抄一点,那里抄一点。
有一回皇上要的急了,阳滔第一反应不是去拿笔,而是去档案室翻旧账,谁知道档案室的钥匙被其他同事带走了。没有旧文可以抄啊!!!阳滔急坏了,拿了把斧头把档案室的窗子给砍了,跳窗进去才拿到了旧文书。
同事回来知道他这事迹,感叹他写篇文章实在是太辛苦了,给他送了个外号叫“砍窗秘书”。今天我们大家写入党申请书,帮领导写稿子,写论文有时就不用那么辛苦了,只需要按两个键:________(送分题)科技的进步真伟大啊!
------《朝野佥载》
9. 现代人在办公室里总爱放点转运植物啥的,什么座位要朝南,别靠近厕所,讲究办公室迷信,唐代同样流行这个。 开元四年,尚书考功院厅前有两棵桐树突然挂了,十天内考功员外郎邵某也挂了,大家怕得要命。然后过了几个月,西边一棵树又枯死了,邵某的新来的继任活还没干完,也挂了。
我唐人民公仆一时间人心惶惶。
当时在宰相的政事堂食堂里有一张大餐桌,坊间传说这大餐桌不能移动,动了宰相就要被罢官。于是许多年来,宰相和几个干部就围着这底下藏污纳垢的卫生死角吃饭,还假装吃的很香,谁都不敢打扫。那时候宰相是源乾曜,实在吃不下去了,说太恶心了,挪开来打扫一下吧。等到老宰相姚崇休假回来,看到床被移了,大发雷霆,源乾曜吓得扑通就跪下了。阿瞒听到这事觉得源乾曜特么就是个软蛋,下令罢免了他的官职。吃瓜群众倒吸一口凉气:“呀巴黎!果然应验了!” 没过多久,姚崇也被儿子坑了,滚蛋走人。
从此以后再没人敢动那张底下堆满垃圾的餐桌了。
光阴如梭,转眼快一百年过去了(源乾曜731去世,李吉甫807当宰相),李吉甫担任宰相,那张充满神秘力量的餐桌还在那,还没动过,连同底下(经年发酵,香喷喷)的垃圾一起成为政事堂一霸。
李吉甫听说了这个传闻,根本不相信,他自己估计也恶心的快吐了,说你们天天对着这个垃圾堆吃的下去饭吗?!就叫几个值日生把餐桌给搬开,从底下扫出来一大堆垃圾,用了十四个畚箕才运完。
打扫完过了很久,李吉甫照样当着宰相,大家都松了口气,看来还是要勇于破除封建迷信啊。
我本来以为也是这样(详见第我唐十三期),直到我看了看李吉甫的年表,才发现第一次他宰相没当一年就出守淮南了,按第二次拜相来算,他倒是没有被罢免宰相......
但是他当了宰相没有三年就去世了啊!
此刻仿佛听到了那张餐桌在阴暗角落的奸笑。
-------《古今合璧事类备要》
最后。。。
祝大家上班愉快,精心挑选了两首诗句形容十一假期回来的你们:
“回头不忍看羸僮,一路行人我最穷。”---《长安道中有作》杜荀鹤
“ 不论贫与富,饮水亦应肥。 ” ---《归履道宅》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