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录取通知书,可以休矣
陕师大手写录取通知书,坚持十年,情怀可嘉,做法却值得商榷。
祖先发明汉字,是为了便于记录、交流,传播文化知识,书写的目的也在于此。在古代,没有打印技术,只能手写,或者利用活字印刷。印刷技术的落后,极大的影响了文化知识的普及。我们生活在一个瞬息万变、看重效率的时代,多少传统的事物因落伍而被摒弃。电脑打印代替手写,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提高了书写的效率,节省了人们宝贵的时间。这是文明的进步。陕师大手写录取通知书,其别出心裁,固然令人耳目一新,回归传统,亦令人感动,然而此种做法,却大可不必去提倡。毕竟,人类不可能逆向发展,放着现成的文明成果不用,却选择效率低下的传统方式——手写,如果不是作秀,也有作秀之嫌吧。
当然,陕师大此举,自然不外乎以手写录取通知书彰显对传统的坚守和情怀,并顺便给新生留住一段美好回忆。从这点出发,是可圈可点的。可是,由此令我想到:我们究竟应该选择怎样的态度来对待时代的发展?是固步自封,抱残守缺,还是张开双臂拥抱时代的文明成果呢?
这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注重效率,注重实用,是毋庸置疑的。我们不能掩耳盗铃,罔顾现实。
试想,陕师大每年新生有多少人?而如此数量庞大的录取通知书,竟然全部需要老师们用毛笔一笔一划写就,费时又费力。原本用电脑可以轻松快捷打印出来的东西,却非要牺牲老师们的时间来手写,有必要吗? 这些时间和人力完全可以节省下来,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
优秀的传统文化固然需要传承、发扬, 时代再发展,打印体也不能取代书法之魅力,手写自然有手写的好处。不从实用主义的角度看,传统的东西更有 就像有人抵触电子阅读一样,
手写录取通知书,可以休矣!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