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之菱花空对雪澌澌
荣宁两府大枯荣之前,有一笔小枯荣,姑苏甄家的提前预告。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庙旁住着一家乡宦,姓甄,本地也推他为望族,甄士隐年已半百,膝下无儿,只有一女,乳名英莲。甄英莲在襁褓中时就被跛足道人哭为“有命无运”,之后的一生果然乖蹇多舛,是在命运的洪流里无力挣脱的又一名小人物。
甄英莲本是当地望族甄士隐独女,生得粉雕玉琢,受父母深爱,不料五岁时被人拐去。
【真是闲处光阴易过,倏忽又是元霄佳节矣。士隐命家人霍启抱了英莲去看社火花灯,半夜中,霍启因要小解,便将英莲放在一家门槛上坐着。待他小解完了来抱时,那有英莲的踪影?急得霍启直寻了半夜,至天明不见,那霍启也就不敢回来见主人,便逃往他乡去了。】(1)
之后甄家因火灾败落,投靠岳父遭挤兑,最终甄士隐出家。拐英莲的拐子单管偷拐五六岁的儿女,养在一个僻静之处,到十一二岁,度其容貌,带至他乡转卖。后来拐子将长大后的英莲卖与两家,冯渊和薛蟠,意图卷两份银子逃走。冯渊是本地一个小乡绅之子,自幼父母早亡,又无兄弟,只一个人守着些薄产过日。本可成为英莲命运的拐点。
【(冯渊)长到十八九岁上,酷爱男风,最厌女子。这也是前生冤孽,可巧遇见这拐子卖丫头,他便一眼看上了这丫头,立意买来作妾,立誓再不交结男子,也不再娶第二个了,所以三日后方过门。】(4)
按门子宽慰英莲的话说:
【况他是个绝风流人品,家里颇过得,素习又最厌恶堂客,今竟破价买你,后事不言可知。】(4)
然而英莲异常美貌,“薛蟠见英莲生得不俗”,岂肯让人,打死冯渊拖走英莲。成为薛蟠的侍妾后,英莲被宝钗改名香菱,英莲即“应怜”,香菱即“相怜”,这是一个惹人怜爱的女孩,从此香菱成了贾府一分子,命运与之共枯荣。
香菱的容貌美丽,气质不俗。书中将她与秦氏做对比。
【周瑞家的便拉了他的手,细细的看了一会,因向金钏儿笑道:“倒好个模样儿,竟有些象咱们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儿。”】(7)
秦可卿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在贾母眼中是“生的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遇见可卿的分身,字兼美,因“其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而香菱与她相似,这样一个美人,阅人无数的贾琏见了也垂涎三尺。
【贾琏笑道:“正是呢,方才我见姨妈去,不防和一个年轻的小媳妇子撞了个对面,生的好齐整模样。我疑惑咱家并无此人,说话时因问姨妈,谁知就是上京来买的那小丫头,名唤香菱的,竟与薛大傻子作了房里人,开了脸,越发出挑的标致了。那薛大傻子真玷辱了他。”】(7)
人人惋惜香菱跟了薛蟠,而薛姨妈看着香菱模样儿好还是末则,其为人行事,却又比别的女孩子不同,温柔安静,差不多的主子姑娘也跟他不上。故此摆酒请客的隆重行事,明堂正道的与薛蟠作了妾。可惜过了没半月,薛蟠也将香菱看的马棚风一般了。
成为侧室后,受薛家上下喜爱,如果能生下一男半女,在母凭子贵的时代香菱日后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参照赵姨娘,而香菱嫁给薛蟠多年,一直没有生养。
【本来怯弱,虽在薛蟠房中几年,皆由血分中有病,是以并无胎孕。】(80)
在夏金桂进门之前,也有一段好时光。与香菱有关的两节章回:慕雅女雅集苦吟诗,呆香菱情解石榴裙。尽管从小被拐卖,被拐子养大时又常遭打骂,对于幼年的事情一经问都回答记不清了,但香菱的天性似乎没有改变,娇憨又天真。在情解石榴裙一回,她就和从戏子转行做丫鬟的女孩们一起玩斗草游戏。
【外面小螺和香菱、芳官、蕊官、藕官、荳官等四五个人,都满园中顽了一回,大家采了些花草来兜着,坐在花草堆中斗草。】(62)
结果滚在草丛中被水污了石榴红裙,是宝玉想办法让袭人换给她一条解围,这段写得很暧昧,毕竟香菱是薛蟠的侍妾。
随宝钗进入大观园后,香菱拜黛玉为师学习作诗。能否作诗是曹雪芹判断一个女孩是否性灵的标准。起初香菱对诗的理解浮于表面,比较粗浅。
【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48)
以这种小雅趣为格局的诗最终只能是死路一条,沦为个人品味的标榜;黛玉说如果入了这样的局再学不出来,推荐香菱看李白、杜甫和王维三人的诗,每人先读一两百首,存个底子。
【香菱笑道:“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再还有‘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这‘白’‘青’两个字也似无理。想来,必得这两个字才形容得尽,念在嘴里倒象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还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和‘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作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日晚上读了这两句,倒象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48)
香菱引用的三句诗都来自诗佛王维,都是即景式的描写。王维擅长于赋情于景,自然清丽而回味悠长。
【宝玉笑道:“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48)
在宝玉眼中,不能作诗就是俗人(作者也是俗人)。这下香菱终于也入了海棠诗社,成为大观园众姐妹的一份子。脂批:“细想香菱之为人也,根基不让迎、探,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纨、钗,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平,所惜者青年罹祸,命运乖蹇,至为侧室,且虽曾读书,不能与林、湘辈并驰于海棠之社耳”。然而对于一位侧室而言,读书作诗毕竟不能算正经事,所以宝钗一开始就不教她,薛蟠的正妻此时还未过门,说定了人家之后,香菱欣欣然盼着人来:“我也巴不得早些过来,又添一个作诗的人了”。
在太虚幻境的副册上,关于香菱的命运,是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
根并荷花一茎香,
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
致使香魂返故乡。
香菱与英莲本是同一人,根并荷花一茎香,致她魂返故乡的是名字里含“两地生孤木”即桂的人。薛蟠娶来了夏金桂,“闻得这夏家小姐十分俊俏,也略通文翰,宝玉恨不得就过去一见才好”。
夏金桂举止形容也不怪厉,一般是鲜花嫩柳,外貌与众姊妹不差上下的人。
【今日出了阁,自为要作当家的奶奶,比不得作女儿时腼腆温柔,须要拿出这威风来,才钤压得住人;况且见薛蟠气质刚硬,举止骄奢,若不趁热灶一气炮制熟烂,将来必不能自竖旗帜矣;又见有香菱这等一个才貌俱全的爱妾在室,越发添了“宋太祖灭南唐”之意,“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之心。】(79)
心中沟壑不让凤平,金桂必治死香菱而后快。找茬给香菱改名秋菱。看香菱解释为何菱角会香一段,真是至性至灵的人。
【不独菱角花,就连荷叶莲蓬,都是有一股清香的。但他那原不是花香可比,若静日静夜或清早半夜细领略了去,那一股香比是花儿都好闻呢。就连菱角、鸡头、苇叶、芦根得了风露,那一股清香,就令人心神爽快的。”】(80)
截止第八十回,被改名后夏金桂就用计让香菱受了薛蟠一顿毒打,香菱也差点被卖,结果仍留在薛家做宝钗的丫头。这样一个慧心人,如何被另一个人治死,有尤二姐和凤姐的例子在前,绝对不会如续书一样,夏金桂误毒死自己后香菱被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