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大道
重庆因为气候和地貌的原因,造就了很多美丽的道路,区县景区内的自不用说,但对于生活在市区的居民,赶往区县去体验这些道路并不是件方便的事。幸运的是,几年前绿色重庆的建设,为重庆市区也带来了不少令人心怡的道路。
渝中区的中山四路,南岸区的巴滨路和南滨路,江北区的北滨路。这些道路以其清新的空气、开阔的视野和设施健全的步道成为本地居民的休闲放松场所,又因为其闻名的夜景,也成为外地游客来重庆旅游的必去之地。
以上道路名声在外,但也都有些小瑕疵。中三四路太拥挤而且管制多,巴滨路南滨路和北滨路过往车辆较多且车速较快,此外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缺点,那就是以上道路太现代化,对自然环境的破环很大,用现代科技的手段极力绿化和造景,技术的成分太重,也就少了自然的味道。
论自然,金海大道名副其实。
金海大道位于重庆北部新区的嘉陵江边,全场大概16公里,连接江与城与两江新宸两个楼盘。从金山大道驱车往嘉陵江方向行驶,到清晖岸的时候,透过挡风玻璃,远远可以看到朦胧的青山,因为阴天,山上隐隐约约有些雾气笼罩,让人第一时间想到“远山如黛”几个字。沿着这条道走到底顺势右转,就进入了金海大道。
第一感觉,路面不宽,而且是双向车道,这就决定在这条路上行驶不会用太高的速度,但我这一点完全是多虑,因为往前行驶没多久,眼睛被两旁的景色吸引,恨不得停车凝望,所以驾车人都不自觉得降慢了车速。
黑灰色的沥青柏油马路,中间一条醒目亮丽的黄色边界线,路两旁是三五年树龄的法国梧桐,右边是山包,有些被枝繁叶茂的植被覆盖的严严实实,有些则是光秃秃的,但不论有没有植被,深吸一口气,都可以闻到车窗外飘来的泥土的味道。有些山包上零零星星的矗立几株木棉树,树叶稀疏,但花朵不少。半开半合的粉色画面,很是惹人喜欢。
如果只是路两旁的梧桐和路右边的山包,这条路在重庆也许过于普通。她最让人心动和赞叹的,还是在左边。
每次路过,我都习惯性把左边的车窗摇下来。车窗刚摇出一条缝的时候,清凉的江风就像顽皮的小精灵,一下扑到你的脸上,精神为之清爽,头脑一下清醒了很多,工作上生活上那些扰人的事情,好像顷刻就被吹得不见了踪影。
为了保护自然环境,也为了营造一个开阔的观景距离,金海大道退出江岸线300多米,有的甚至达到500多米。视线转到左边,首先看到的,还是青山。放眼过去,青山绵延,云雾氤氲,远远近近各有层次,给人的第一感觉,仿佛走进了一副水墨画。而更新奇的是,山顶上漂浮的云雾,半灰半青,飘飘渺渺,竟然有了山的形态,好像山也被赋予了神态,时而拔高,时而游动,万分灵动。行驶不到一公里,山顶的云雾竟飘到了天上,和天上的云融在一起,这样就在山和云中间留出了一个长条状的空白地带,云是灰色的,山是深青色的,中间是亮灰色的,仿佛天合地之间有了一个过度的缺口。
半山腰和山脚错落分布着一些房子,有的是十几层的楼房,有的是低矮的民宿,白墙、灰墙、红墙,蓝顶、黄顶、银顶。颜色万千,形态各异,但不管怎样,都给这青山平添了几分生气。
山脚浸润着嘉陵江水,山的样子倒映在嘉陵江里。江面开阔,江水清湛,漂浮着几条渔船。我想起小时候伴我成长的村东的那条河。小时候课余和农闲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那里度过。水能带来亲切感和快乐,那条河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很多欢乐,想这条嘉陵江应该会为更多的人带来快乐吧。果不其然,仔细看的话会发现不少垂钓和烧烤的人,有的一个人专注地凝视着江面,有的一家人欢快的说笑,有的几个朋友无忌地打闹,大家都在贪婪的享受自然赋予的平静和愉悦。
这只是2017年10月10日上午11点到12点间的金海大道。春夏秋冬,晨午晚夜,晴雨阴云,那时的金海大道一定另有趣景吧。
我把车停在一片黄桷树下,微风吹落树上结的深青色的种子,敲打在天窗玻璃上,哗哗哗,啪啪啪,啦啦啦。。。
渝中区的中山四路,南岸区的巴滨路和南滨路,江北区的北滨路。这些道路以其清新的空气、开阔的视野和设施健全的步道成为本地居民的休闲放松场所,又因为其闻名的夜景,也成为外地游客来重庆旅游的必去之地。
以上道路名声在外,但也都有些小瑕疵。中三四路太拥挤而且管制多,巴滨路南滨路和北滨路过往车辆较多且车速较快,此外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缺点,那就是以上道路太现代化,对自然环境的破环很大,用现代科技的手段极力绿化和造景,技术的成分太重,也就少了自然的味道。
论自然,金海大道名副其实。
金海大道位于重庆北部新区的嘉陵江边,全场大概16公里,连接江与城与两江新宸两个楼盘。从金山大道驱车往嘉陵江方向行驶,到清晖岸的时候,透过挡风玻璃,远远可以看到朦胧的青山,因为阴天,山上隐隐约约有些雾气笼罩,让人第一时间想到“远山如黛”几个字。沿着这条道走到底顺势右转,就进入了金海大道。
第一感觉,路面不宽,而且是双向车道,这就决定在这条路上行驶不会用太高的速度,但我这一点完全是多虑,因为往前行驶没多久,眼睛被两旁的景色吸引,恨不得停车凝望,所以驾车人都不自觉得降慢了车速。
黑灰色的沥青柏油马路,中间一条醒目亮丽的黄色边界线,路两旁是三五年树龄的法国梧桐,右边是山包,有些被枝繁叶茂的植被覆盖的严严实实,有些则是光秃秃的,但不论有没有植被,深吸一口气,都可以闻到车窗外飘来的泥土的味道。有些山包上零零星星的矗立几株木棉树,树叶稀疏,但花朵不少。半开半合的粉色画面,很是惹人喜欢。
如果只是路两旁的梧桐和路右边的山包,这条路在重庆也许过于普通。她最让人心动和赞叹的,还是在左边。
每次路过,我都习惯性把左边的车窗摇下来。车窗刚摇出一条缝的时候,清凉的江风就像顽皮的小精灵,一下扑到你的脸上,精神为之清爽,头脑一下清醒了很多,工作上生活上那些扰人的事情,好像顷刻就被吹得不见了踪影。
为了保护自然环境,也为了营造一个开阔的观景距离,金海大道退出江岸线300多米,有的甚至达到500多米。视线转到左边,首先看到的,还是青山。放眼过去,青山绵延,云雾氤氲,远远近近各有层次,给人的第一感觉,仿佛走进了一副水墨画。而更新奇的是,山顶上漂浮的云雾,半灰半青,飘飘渺渺,竟然有了山的形态,好像山也被赋予了神态,时而拔高,时而游动,万分灵动。行驶不到一公里,山顶的云雾竟飘到了天上,和天上的云融在一起,这样就在山和云中间留出了一个长条状的空白地带,云是灰色的,山是深青色的,中间是亮灰色的,仿佛天合地之间有了一个过度的缺口。
半山腰和山脚错落分布着一些房子,有的是十几层的楼房,有的是低矮的民宿,白墙、灰墙、红墙,蓝顶、黄顶、银顶。颜色万千,形态各异,但不管怎样,都给这青山平添了几分生气。
山脚浸润着嘉陵江水,山的样子倒映在嘉陵江里。江面开阔,江水清湛,漂浮着几条渔船。我想起小时候伴我成长的村东的那条河。小时候课余和农闲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那里度过。水能带来亲切感和快乐,那条河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很多欢乐,想这条嘉陵江应该会为更多的人带来快乐吧。果不其然,仔细看的话会发现不少垂钓和烧烤的人,有的一个人专注地凝视着江面,有的一家人欢快的说笑,有的几个朋友无忌地打闹,大家都在贪婪的享受自然赋予的平静和愉悦。
这只是2017年10月10日上午11点到12点间的金海大道。春夏秋冬,晨午晚夜,晴雨阴云,那时的金海大道一定另有趣景吧。
我把车停在一片黄桷树下,微风吹落树上结的深青色的种子,敲打在天窗玻璃上,哗哗哗,啪啪啪,啦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