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敏的读书方法和书单
![]() |
1.张瑞敏的读书方法
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海尔董事局主席张瑞敏说,自己平均一周肯定会读两本书以上,算下来一年会读一百多本书。
他介绍自己的两个读书方法,第一,张瑞敏说:“读书时要把自己放进去,如果读书不把自己放进去,可能你读了以后什么都忘记了。我一开始读的更多是管理学方面的,后来包括读哲学、古典文学,都是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摆进去。”
第二是抓住20%要点,张瑞敏认为一般书都是“八二开”,20%是非常核心的东西,80%是为了描述核心而产生,“抓住20%的要点,就抓住了书的核心”,他会迅速把书浏览一遍,找到非常有用的地方,再集中仔细看。在阅读时间上,张瑞敏也是利用各种零碎时间加起来读,“到现在,可能读书就像吃饭睡觉一样,不看书,会觉得少了什么,没有人逼着要这么做。这么多年累积起来,当然读书的量就比较大了。”
2.张瑞敏的书单
张瑞敏自称阅读是“实用主义”,“都是为了管理”。在管理的“道”的层面,他读两类书,一类是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儒家和道家,另一类是国外管理学思想。接受采访时,张瑞敏推荐了对自己有影响的书和作家,并做了点评。
A. 儒家经典和《道德经》
张瑞敏说:“传统时代,可能儒家文化更合适,因为它体现了团队精神;但在互联网时代,可能《道德经》更切合实际,「道法自然」、「无为无不为」,对我们现在实际指导意义会更大。”至于儒家经典,张瑞敏从管理角度把“四书五经”提炼成四个字“内圣外王”,在实践中,张瑞敏把顺序改成“外王内圣”:“比如,「外王」就是我定了创世界名牌,再倒逼「内圣」、倒逼我的学习。”
B. 彼得·德鲁克系列
张瑞敏说:“所有管理类书籍,没有一个像德鲁克写得这么高:德鲁克从来没有直接说管理应该怎么管,而主要讲「人」——外部就是用户,内部就是员工;对管理者,他的定义是,并不是拥有下属、而是拥有成果。这个思想跟一般的管理学完全不一样。”
C. 凯文·凯利的《失控》和《必然》
在互联网兴起之后,凯文·凯利对张瑞敏影响巨大。张瑞敏说:“他的《失控》、《必然》对我的指导意义是什么?一个是零距离,一个是去中心化;最重要的是自组织;再一个,就是他对网络的描写——网络没有边界。我们原来对此有误区,还觉得,网络是不是应该自己建,还是有一个边界?其实没有。这种颠覆性对我的影响很大。”
D. 丹娜·左哈尔(Danah Zohar)的《量子管理学》
张瑞敏说:“在管理模式上对我起了最大影响的,是牛津大学的丹娜·左哈尔。她写的《量子管理学》,中国企业家真应该读读。她通过量子管理学一下子把经典管理学从理论上给推翻了,如果说原来那套管理学全是牛顿思维,现在必须是量子思维。”
E. 詹姆斯·卡斯(James P.Carse)《有限与无限的游戏》
张瑞敏说:“智商和情商基本上还是有限的游戏、在界限内,但“魂商”(SQ)可以变成无限的游戏,这和原来管理学指导思想完全不一样。我把《有限与无限的游戏》推荐给海尔兼并的美国GE家电的老总。他回去把这本书读了好几遍,觉得一开始很难理解,慢慢觉得还可以理解一些。”
F. 拉里·唐斯(Larry Downes)《大爆炸式创新》
张瑞敏说:“我们在内部会上经常用拉里·唐斯写的鲨鱼鳍——就是那个抛物线形:即便在创新已经比较有成就的时候,也必须否定自己的创新。原来只是你怎么去创新、怎么去成功,似乎成功了就可以待在那,他的观念就完全不一样了。”
-
Zombie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18 15:4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