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三章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这篇老子继续他的哲学,通过无为而有治的方法来劝导当权者如何治理国家,管理社会。先说一点,这里这个“民”字,初读的时候,很容易理解为平民,老百姓的意思。然而其实从老子文章可以看出,他从来是把地位高低一视同仁的。所以觉得应该理解为广义的人,人类这样的意思比较合适。而且所谓的无为而治,并不是啥都不管,就当个吉祥物,那要汝何用!而是尽量顺其自然,不要强加自己的意志,别过多的管控。从现在的角度看,老子应该是小政府的支持者(而历来有人总把老子说为无政府主义,那我是万万不敢苟同的)。
不上贤,使民不争:别没事儿就立个道德标兵,结果往往就是让大家装模作样,学了表面样子忘了本来目的。闹到最后,大家勾心斗角,争来争取标榜自己是贤,岂不是搞笑。看看现在社会啊,这问题不仅没有更少,反而更严重。从大了说,欧美流行开的所谓政治正确(Politically Correct),从跨国公司到个人,一个个都恨不得给自己贴满了标签(diversified,LGBTQ friendly,etc)。结果如何呢,只要不是鸵鸟的都看得清楚,美国自己走下坡路走的是越来越快。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从字面意思看,就是别把稀罕的东西弄得价格很高,这样人们便不会去想办法盗取(买不起了嘛)。但是反过来想,既然是稀罕珍贵的东西,自然价格就会高(物以稀为贵嘛),难道非要黄金卖个白菜价? 我个人觉得这话应该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看待,春秋战国时期,因为长期战火纷飞,导致各种民生物资都变得非常稀缺,为了生存,老实人也被逼着要去偷盗(毕竟除死无大事嘛)。这时候就需要政府做点事情,平抑一下物价,特别对某些囤积居奇的奸商,要处理一下。而更深一层次的理解,不要去追捧那些所谓的珍惜贵重物品,就也不会起偷盗之心。近的,咱们中国人,喜欢炒作,从什么梨花木,到蒜你狠不提了,现在最火的比特币大家都多少听过吧,无数人买了挖矿机去挖币,除了浪费电以外,没任何实际意义(具体不展开这里)。而08年次贷危机呢?也是类似的例子,一时间大家都觉得房子是难得之货,拼命各种没有偿还能力的人,也无脑高杠杆买入(变相的偷盗),而花街这个大盗更是推波助澜(可惜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最终难得之货变成了难得之祸!
不见可欲,使民不乱:这活生生就是说某国现在啊,物欲横流,能静心下来做事情的人几个? 男生个个希望自己是巴菲特,索罗斯,扎克伯格,一夜暴富或者干脆是个富二代。女生更是玛丽苏附体,韩剧洗脑。大家心里都是乱糟糟的欲望一大堆。老子要是活着估计也要泪奔,几千年了,咋没点改进,反而病得更重呢? 当然也不可以走极端,真的完全无欲无求,那估计人类也没进步的动力。然而怎么能平衡控制欲望,是小到个人,大到人类一直要探究的大课题呀。个人建议,有欲望不可怕,不过如果意识到,欲望让心都乱了,就要反省反省,控制一下了。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圣人治理国家,就是喂饱人民的肚子,强健他们的身体,但是别让他们想太多,志向太高,这样呢,就算有那么一小撮聪明的人想干点啥事儿,也没群众基础了。既然大家都踏踏实实安分守己,那还有治理不了的国家吗? 老子在几千年前就明白了,一个社会要国泰民安,发展经济(吃饱饭)是第一原则。而且多做点思想工作,别太多欲望,别太多知识,反而好管理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