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故事(一)德里的24小时
1:30 am 新德里,航空城
真是没想到,风靡全球的日式清新现代风也刮进了印度的酒店里,眼前的这一间有着高高的吊顶,大厅里还散发着栀子花的怡人幽香,身着简洁白衬衫或灰色外套的礼宾个个训练有素。酒店之外是戒备森严的安检系统,任何驶入大门的车辆都要打开前盖和后备箱进行检查,进入大厅之前,每一位顾客和其行李也都要逐一通过安检机。
必须特别提一下印度的安全检查。比如在入境登记窗口,登记官员对着我的护照照片、签证照片和脸反复查看,甚至还叫来另一个一起看,两人讨论是否我的假睫毛造成了照片和本人的差距。后来也发现每一次进入印度的高级酒店和主要景区时,负责安检的官兵也对每一位顾客/旅客的行李或证件一丝不苟的看过,当然,碰到心情好的还会调侃几句,“你从中国来呀?中国哪里啊?” “你去德里干什么呀?觉得瓦拉纳西怎么样啊?”
指引我们入住房间的姑娘笑容甜美令人印象深刻,闲聊得知她来自喜马拉雅山脚下的瑜伽圣城瑞诗凯诗。房间介绍完毕,她兴奋的问起我们要不要去购物,随后便热情的用纸笔一一罗列,东市可以买纱丽和庞遮比套装,西市可以买到各种手工艺制品,而在手上画汉娜的小摊贩则是到处都有。虽然当时已经是后半夜,然而我们兴奋的火焰已经被点燃,只等待天明出去市区放风再好好燃烧了!
这是印度的第一站,现代化的酒店设施,热情高效的酒店服务,哦对,还有酒店特地为我在生日当天入住而准备的一个12寸巧克力慕斯蛋糕,一切让我们更加期待接下来的行程。
10:30am 旧德里,老城区

大名鼎鼎的红堡位于德里老城区中,从本地游客几百米长的购票队伍来看,红堡依然是他们心中具有相当分量的代表性地理标识。红堡围墙之外的旧德里,充斥的是印度最普通大众日常生活生生不息的景象。四周的楼房不高并且还有些简陋,底层商户的招牌也横七竖八的挤在一起,各种售卖廉价衣物的商贩和街边小吃摊铺满人行道和马路两旁,熙熙攘攘的人群和车辆在其之中缓缓流动,当中时不时忽然有人停下,来上一份油炸小圆球Pani Puri,或是站在三轮车旁边叫上一份老板现场调制的拌饭上手就吃,或者是为挑选选一双鞋或一条纱丽蹲在地上和老板讨价还价,再或者就对着像我们这样举着Lassi慢慢品尝的异乡人投来好奇的目光。
这样尘土飞扬又人声嘈杂的街道,和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口兴旺的小城市没有什么两样,而一旦注入当地的语言和民族服饰,这些市井的气味和声音就都染上了不一样的韵味。那印度的街道到底有什么不同?是色彩。无论在任何城市的任何一条街道,目力所及的范围内永远充满了高饱和度的五颜六色,那几乎全是来自女人们身上的纱丽服饰。在这里,你会发现颜色竟然可以被任意搭配而不觉得突兀,各种花纹和图案也千变万化丝毫不重复。无论高矮胖瘦年龄几何,她们都能对任意色彩的纱丽或庞遮比随心驾驭。我想,只要是一个喜欢鲜艳颜色的人(女人)都会觉得这样的景象是赏心悦目的。
8:30 pm 新德里,ITC酒店
听说位于ITC酒店内的餐厅Bukhara被某美国旅行杂志列为世界最棒的餐厅之一,我们便迫不及待的前来拔草。餐厅从内饰、餐桌、桌饰、餐具都非常具有北印风情,菜式是固定组合的天都里烤鸡肉或羊肉料理,搭配经典的烤豆饼和全麦多层酥饼以及姜味冰淇淋甜点,甚是可口。

在异国旅行过程当中,我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和同行小伙伴一起用中文讨论周围哪个小伙比较帅或哪个姑娘比较美。原以为中文这种难学的语言,放在中国之外应该可以作为交流的密电码。然而这一次,我大错特错了... 第一遭是在德里机场排队入境登记,排在我前面的是两个台湾妹子,再前面是个梳着辫子的白人男生。因为排队时间实在太长,辫子小哥就和前后左右的人攀谈起来,讲的都是英语。就在我思绪开了一趟小差之后,忽然听见辫子小哥正在用中文以流利的语速和前面的台湾姑娘聊着少林寺,惊愕的我对着辫子小哥瞪大了眼睛,小哥却对我报以自信的微笑。 第二遭就是在这家Bukhara餐厅。坐在隔壁桌的是一对听似来自欧洲的男女,男士身材修长,一头浅棕色略长的卷发恰到好处的理在脑后,高鼻梁加着一副粗框板材眼镜,女士也是妆容干净有气质,一条黑色的披肩松散的像沙丽一样围在胸前。我和一起就餐的小伙伴不由自主的用中文讨论,隔壁这一桌真是风格出众,说不定是从事时尚行业。当这两位吃完结账起身出门,我俩条件反射的也抬头对他们行了行注目礼,男生很有礼貌的向我们这一桌点头示意告别。就在他们迈出餐厅的一刻,黑围巾的女士忽然转过头,对着我们说了一句: “再见”, 字正腔圆的中文,随即从后肩上抽下围巾,露出肌肉线条紧致的后背,潇洒地扬长而去,留下我们俩,下巴快掉到桌子上... 冷汗之余不由得感叹:还好没讲什么坏话... 除此之外,还有无数在景区外操着简单中文招揽生意的小商贩,更有独自一人带20人以上华人旅游团的印度本地导游,那中文流畅几乎不带任何停顿,介绍起各个景点也头头是道... 后来听说,在印度国教中文还能赚不少钱呢
餐毕在门口等车,听说当晚有疑似社会名流的客人在酒店里举办盛大的生日派对。期间我们看到各色豪车鱼贯驶入,每当一扇车门开启,就有一个或两个妆容精致的年轻女郎款款走下,身着或典雅端庄或性感前卫的晚礼服,随手撩拨轻盈的长卷发快步踏入酒店大厅,留下一串高跟鞋的清脆哒哒声。若不是间歇还有几个穿着传统纱丽服饰的女性也加入其中,真还以为这是在纽约某个时尚杂志的发布会现场。
1:00am 新德里机场

由于自己和出租司机的疏忽,原本应该去一号航站楼的我们却被扔在了三号航站楼。令人诧异的是这两个所谓的“航站楼”其实在相隔好几公里的两个方向,分明就是两个机场!我们一面不住咒骂这神一样的设施规划逻辑,一面向正确的航站楼飞奔而去。到达之后,令人窝心的是,从出发厅门口到登机口一路上的安检官兵、柜台地勤和排队乘客都向我们这两个气喘吁吁的迟到乘客毫不吝啬的提供先行便利。
原以为膨胀的人口和复杂的社会构成势必造成资源的争抢和秩序的混乱,然而各个民族仔细看过,印度并没有比其他多民族国家显现出更多令人不适的慌乱无序,相反,还多出几分人与人之间的温存和理解。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