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90年代歌舞厅
![]() |
歌舞厅是我的90年代回忆的一部分。在90年代,歌舞厅是小县城为数不多的大众娱乐之一。中老年国标舞爱好者们,白天在公园里练好了身手,入夜,霓虹初上,三三两两去了歌舞厅,包上一个卡座,一壶茶,两碟瓜子,大叔们握着阿姨丰盈的手(看,她戴着金光闪闪的金戒指),在舞池里翩翩起舞。我们这群周末才能疯一把的少年,在舞池边缘看他们跳舞,有些朋友跃跃欲试,最终因舞技拙劣不敢越舞池一步。
我们的课余时间,音乐老师是可以交大家跳交谊舞的。音乐老师是个音乐专业的师范生,爱好弹手风琴,练过的嗓音很嘹亮,最喜欢唱年轻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荡起小船儿暖风轻轻吹,花儿香鸟儿鸣春光惹人醉……当然,他在怀念他的80年代时,我们这些学生正经历着动荡不安的90年代。舞厅是动荡不安的因素之一,因为舞厅里发生的事,浓缩了很多人事。
音乐老师教大家入门的慢三慢四,一些同学跳舞的样子,像极了拔河比赛,恨不得一放手,把舞伴放倒在地。而有些同学,仿佛天生就会跳舞,旋转,伸缩,收放自如,弄得女舞伴(也是同学)非常不好意思。当然,跳得好的,总是引来一片羡慕。
既然学跳舞,我们就筹钱去舞厅,因为没钱,包不起卡座,只能花10块钱买个入场券,在场边站着,同学们跃跃欲试,最终有一个胆子很大的女同学,拉起某位男同学的手,旋转着进入了舞池。这位女同学,因为舞跳得好,后来成了学校的名人,但男同学都怕她,因为她跳得好,作为她的舞伴感觉很痛苦。其实她的舞伴也不多,因为她人长得不好看。
舞厅里人多事杂,当然有各种阴暗的势力交叉其中。学香港电影的古惑仔找茬打架的,往往只因为跳舞时被踩了一脚,舞厅营业结束后,街上就会因为这无意的一脚引来一场街头斗殴。还有真正混黑帮收舞厅保护费的,这些人都是传说,我们未曾见过他们的真人。话说这些黑道弟兄,才是真正的狠角儿,一般不轻易露面,就算人站在跟前,人家也不会说自己是道上的。
另外,舞厅里也容易滋生婚外情。叔叔和阿姨,一起跳舞久了,就跳出了感情。亲眼所见,一位精神抖擞、每根头发都上了摩丝的叔叔,被他的舞伴,一位丰腴的阿姨的老公,追得满舞厅乱串。舞伴老公说你再勾引我老婆,老子就搞死你(大意)。还有,一些高大帅气的男孩子,会被别人的女朋友爱慕。两人连跳了两曲,感觉还不错,半路却杀出情敌,说你敢叫我女朋友跳舞,老子搞死你(大意)。
另外,还有一些人,邀约别人跳舞,一边跳一边做肢体动作,问你等下去哪,直白的会问,干不干?这些个,我们都知道她们不是舞女,只是披着舞女外衣的性工作者罢了。我们年少,但看人的眼睛还挺准,知道谁是,谁不是。一直到现在,因为有过舞厅跳舞的经历,我依然受益匪浅。
在90年代,这类舞厅在我们的小县城很多。其中最大的一家舞厅,听说是个女强人开的。这个女老板,80年代领时代风气,去了珠三角打拼,积累身家后回乡创业,建了一座商场,又建了一栋商厦,商厦是小县城的地标,她开的舞厅就在商场里头。关于这位女强人的创业史,说法很多,我们这群少年,听到的是这个女强人的老公,是个卑微无能之辈。我们咄咄称奇,他们为什么不离婚呢?
现在,这类舞厅在县城几乎绝迹了,因为娱乐的方式已经变了。在90年代跳过舞的,不是步入中年,就是步入老年,也许广场舞更适合当年的叔叔阿姨们,而为一日三餐奔波是我们这些90年代时的小年轻的宿命。
县城里的黑道,听说90年代末遭遇严打,抓了一大波人,被判刑的判刑,被枪毙的枪毙,已经不复往日。没被抓着的,都应该做起了普通人。
这些90年代歌舞厅的片光零羽,其实相当的魔幻。像每个逝去的时代,在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来说,那就是最好的时代。我把这些关于时光与故土的怀念,写进了我的小说里。
(题图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