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独行
花了一周的时间,读完了贾平凹先生的自在独行,前两章读起来兴趣比较大,后三章就有点看不下去了,走马观花似的过完了。
从容是真,宽释是福。有敬无畏,乐以忘忧。人最大的“任性”就是不顾一切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只有这样,人才可以说,我这一生不虚此行。折腾一生,难道不就是为了更多的体验,尝试不一样的事物,收获经历,积累经验,收获各种各样的感触,结果重要吗,可能真的是顺其自然了。这样想来,大胆的去做,去尝试,结果就在那里,尽力就可以了。
今天中午刚刚看到一篇关于拒绝的TED演讲。当你选择去挑战一百次的拒绝,你的人生会因为被拒绝而不一样。我们遇到拒绝的第一反应是什么?自我否定,沮丧,无奈,甚至自暴自弃。可是当面对拒绝,你不再选择逃避,不再选择自我否定,而是直面拒绝,why?拒绝我的原因请告诉我,可能另有隐情,也可能会提供给你一个间接的其他的可能行去满足你的需求,无论哪种,都不会让你空手而归,而是必要收获,无论大小。更或者,你直接提出对方内心的疑惑,告知真实的解决方案,可能也会不一样。尝试被拒绝吧,结果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糟糕。
正如贾先生的话,人,要去做自己喜欢,自己想做的事,克服所有的困难和有可能遇到的问题,做就可以了,不要自己把自己吓到。
贾先生在第一章是孤独的走向未来。第二章是默默看世界。后三章是以散文的形式讲万物,地域,身边事,身边物。前两章看得用心,也具吸引力。童年的艰难困苦也同样会发生在很多人的身上,这样比较起来,我的童年也不孤单。虽然日子清苦了些,但是同贾先生一样,并没有觉得缺爱,缺少陪伴。人生的光景几节过,前辈子好了后辈子坏,后辈子好了前辈子坏。人呐,哪有一帆风顺的,妈妈说了,咋能一直走好运时呢。
贾先生喜静,讨厌被敲门,竟幽默的说要把墓碑上写上:这个人终于被敲死了!
这一段在大学的时候就看到过,还作为摘抄的句子留了下来。真正的孤独者不言孤独,偶尔做些长啸,如我们看到的兽。读完莫名感觉到悲壮和力量。


讲女人,要常活常新才是符合男人那份易于疲倦的贱的秉性。有了新鲜感,便也有了吸引力。女人要独立,并不意味着要做女强人,独立做女人的人格,有女人的气质和风度,便有了女人的态。这才可以保证男女平等。
上帝既然创造了我们,我们应该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