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笔记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可以(直接)言说的道,就不是常道;可以(直接)表述的名,就不是常名。 常道不可言,故可言者不是常道,故若欲遵道而行,则应注意言内言外之意是否可以达到目的。一言既出,覆水难收,慎之。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我大胆揣测,无即客观,有即主观。故此句可以解释成这样:天地万物是客观的道所形成的,也是需要去主观认识的。颇有庄周梦蝶之感,又与建构主义有异曲同工之妙。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所以常站在客观角度,去观照道的奥妙,常站在主观角度,去观照道的端倪。 无上法门。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客观和主观两者,都来自于同一来源(道体),都可以说是幽深玄通的,幽深又玄通,是一切奥妙的门户。 主客观世界都是源于形而上的道,都是幽妙而又玄通的。一切奥妙都可以从这两道门户来一窥究竟,但又要统一于道。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