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烟雨、半生落花

六月初读李清照 带着她的故事 游历了西北的荒野、沙漠 也遍布了北京的大街、小巷 我的清晨、夜晚,甚至是梦乡 都有她的陪伴 每次翻看书 都会有一些凄美的文字映入眼帘 我不由自主的被这些文字深深吸引着 我迫不及待的想知道她的故事 于是我一字一行的读取 沉浸在她的世界 无论是两个人的风花雪夜、比翼双飞 还是一个人的兵荒马乱,流离失所 我都不曾离开这段凄美而让世人怀念的故事 烟月无边、红尘无岸 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宋朝,李清照却满腹诗书,她的才华注定了她的一生非比寻常,文字也是她注定要走入的风景,从她执笔写字那一刻,也就注定她的命运从此走向不凡的旅程。 李清照生于山东济南,出身为书香门第,这也与她才华横溢有着莫大的关系,14岁那年与父亲一起前往京城,她与赵明诚的爱情始于开封,两人一见倾心,从而走入了婚姻的殿堂,那年李清照十八岁,赵明诚二十一岁,婚后的清风明月,踏雪寻梅让两个人的心更近了一些。他们的日子看起来平平淡淡,却不失风雅情趣,李清照饭后填词,赵明城紧站其后,你一句我一句,你一笔我一笔,写下的流传世间的千古绝句。赵明诚对刘清照的才华为之赞叹,李清照虽不喜欢收藏金石,但对赵明诚的爱好也为之尊重,两个人在一起要学会迁就,但更多的是相互的理解和尊重,他们的爱情无疑是人们都羡慕的,仿佛他们成了爱情的楷模,花前月下、对酒当歌、吟诗作对,沉迷于陶醉的世界里。可是我们并不是李清照,也不只是赵明诚,也许只有他们自己能够正真体验到爱情故事里的酸甜苦辣。 看似幸福的故事往往不会很长久,生活中难免会有茶米油盐酱醋茶的辛酸,膝下无子的夫妻被赵明诚父亲相逼,要求赵明诚纳妾生儿,在封建社会的宋朝男人的三妻四妾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在卓尔不群的李清照眼中却是极度不能容忍的,她思想是超前的,她的爱情是忠贞不渝的,一生只爱一人,直到天涯海角、天荒度老。这正是李清照与其她女子不同的地方。 有人觉得离别是苦涩的,有人觉得离别是香甜的,而李清照的离别是苦中带甜的,被逼无奈,李清照回到了思念已久的家乡,虽然对赵明诚的思念逐日加深,但家乡的山水,家乡的土田令她心中多一丝温暖与平和。她到哪里都不会忘记他的诗书,诗书已经融入到她的骨子里、血肉里,抚琴作画、煮酒写诗已经成为了她自身的一部分,无法分割。难得的清闲,没有京城的喧嚣与浮躁,在山林中听细雨、望明月、写下那段只有自己的日子。 三载春秋,再次与赵明诚相见,两人依旧如初见般真挚,分离的岁月使他们对彼此更加深爱,让李清照更加喜笑颜开的是,赵明诚没有背叛他们至死不渝的爱情,而是选择等待她的归来。爱情往往是这样,彼此的信任是坚不可摧的堡垒。 赵明诚与李清照为了过好自己悠闲的日子,他们带着挚爱的诗书、金石远离京城的是非恩怨,去到小城中寻觅那份悠然自得。他们两个人的性格都是不求名利,只求安逸。故事总不是那么的完美,刹那沧海已桑田,山河破碎不能归,赵明诚终究没逃过朝廷的诏令,为国献身,虽不愿,但身不由己。李清照带着赵明诚挚爱的书画、金石东奔西走,那段日子漂泊流浪,即使在冬天再也找不回踏雪寻梅的心境。春花秋月留下的只有怀念,清风雨雪飘过的唯有年华,青春洒脱的时光越来越远。 赵明诚死后,留下中年的李清照在战乱中继续流浪,从此两人天上人间,天地有别,此时的离别成了永远,一个没有尽头的永远。他们的爱情故事就此画上了句号。李清照一个人依旧煮酒成诗,举杯邀月,但此时更多的是对赵明城的思念,她们的爱情可以说是诗情画意,每一天都是快乐而幸福的。可惜时光一去不复返,留此一人独当歌。 李清照的暮年是自己度过的,她为赵明诚完成了毕生夙愿,撰写《金石录》,她把这件事情当做是余生中最重要的事情,爱情的力量是无穷的,她与赵明诚的爱情算不上感天动地,却也是流芳百世。 李清照的暮年是孤独的、沧桑的,对于腐败的宋朝,她无力相助,岁月沉沦过后的李清照,已看破红尘。 秋叶已黄、人已逝去 李清照在秋日走完了一生 我也在秋日里走完了李清照的一生 秋风萧瑟、落叶飘零 情不自禁的忧伤 也许是对她的归去最好的解释 她对文字的执着 对爱情的坚定 对生活的热情 对人生的诗意 让世人永远的记住了她 李清照去了,永远的去了 但她留下了她人生最美的篇章 或许在世界的那一头 她还会和赵明诚相遇 但愿她们相遇的时光是平和的 没有战乱与纷争 在田园或是山林里 吟诗作赋、对酒当歌...... 千古绝句,永驻人间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年代:宋 作者: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年代:宋 作者: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声声慢·寻寻觅觅》 年代:宋 作者: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守着窗儿 一作:守著窗儿)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年代:宋 作者: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浣溪沙》 年代:宋 作者: 李清照 淡荡春光寒食天, 玉炉沈水袅残烟, 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 江梅已过柳生绵, 黄昏疏雨湿秋千。 《浣溪沙》 年代:宋 作者: 李清照 绣幕芙蓉一笑开, 斜偎宝鸭亲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 半笺娇恨寄幽怀, 月移花影约重来。 《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年代:宋 作者: 李清照 泪湿罗衣脂粉满。 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 人道山长山又断 。萧萧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 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 好把音书凭过雁。 东来不似蓬莱远。 《蝶恋花 离情》 年代:宋 作者: 李清照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 年代:宋 作者: 李清照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清平乐·年年雪里》 年代:宋 作者: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