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笑傲江湖,缅怀东方不败
最近回顾了林青霞版的东方不败,感叹良多。
不愧是经典,堪称为永恒!
刚刚手抄了经典台词,心情此起彼伏。
忽然有个矛盾的想法,很想回到过去,也尝试一把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但又忧心江湖险恶,恩怨情仇。
如东方不败一句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江湖,而每个人心中的江湖终究都是相通的。
所谓江湖,无非是恩怨纠缠,人心险恶。
对于东方不败也有一份理解与崇拜。
--日出东方,唯我不败,葵花在手,江山我有。
东方教主果然是一方霸主,从气质到作风都让人迷恋。
他会感叹——我为天下人洒血断头,可天下人又有几个记得我东方不败。
的确,身为霸主,成就一方伟业,不是那么简单。要承受的太多,要面对的太多,要思考的太多,要舍弃的太多...
我记得有一句话,一将功成万骨枯。每段历史都是由鲜血铺路,尸骨堆砌的。我们不会去计较所谓人命之轻,却会感叹天命之重。
也许东方不败是归天命的,却也是个被命运捉弄的可怜之人。
我记得雪千寻曾说过一句话——我只是担心他,可怜他被命运牵着走,摆脱不了...
或许这就是宿命,东方不败不曾承认,但是旁人早已看清。
金庸原著《笑傲江湖》并没有用过多的笔墨直接描写东方不败。东方不败,人如其名,或许是注定活在传说里的人吧。
他本是男儿身,却为了神功,甘心放弃做男儿。可他举手投足间,尽管阴柔妩媚,却总脱不了那男儿的霸气。翘着兰花指,微眯凤眼,一身华服,霸气十足,谈笑间杀人于无形,媚笑中藏着阴狠。试问这样的东方不败,如何让我不去喜爱,不去迷恋。
电影虽然把原著改编了,但是却绝不会让人感到违和。
影片中,东方不败与令狐冲的邂逅,还有那看似相爱的情节,以及最后坠身黑木崖的情景,无一不表现出所谓“江湖”的“恩怨情仇”四个字。
很多人觉得东方不败是爱令狐冲的,其实不然,在我看来,东方不败对令狐冲,更多的是一种得到理解的欣慰,他视令狐冲为知己,正如他那句——相逢如甘露,难得酒逢知己。
和令狐冲之间最大的联系其实是酒。都是爱酒之人,亦都懂得品上等之酒。
而最让东方不败欣赏令狐冲的,则不得不提那一首我挚爱的诗——
天下风云出我辈
一入江湖岁月催
皇图霸业谈笑中
不胜人生一场醉
其实诗里还是暗藏着酒这个重要的线索。但也是最后两句让我看出,其实东方不败的心,很累。
东方不败的宏图霸业,理由很简单,因为苗人一直被视为低贱的民族,他身为一个苗人,只是为了自尊和民族而去战斗,尽管血腥杀戮,尽管心狠手辣,尽管不被理解。但他背负的是苗族的尊严,同样背负着自己的骨气。可是他也有疲惫的时候,也有心力交瘁的时候。
他如此为天下人,可天下人却从不感激他,甚至怨恨他。如此的东方不败,也只能怀着“天下人负我,不如我负天下人”的想法,继续走下去。
他因为天下皆是负心人而感叹。就连雪千寻都说过——死并不可怕,孤独的活着才最痛苦。
就是因为一直以来,他都是不被理解的,所以令狐冲的出现才让他觉得自己并不是孤独的活着。
虽然令狐冲对江湖的看法与东方不败不谋而合,但令狐冲终究不是东方不败,他没有对宏图伟业的追求,没有对险恶江湖的留恋,他有的只是退出江湖,饮酒作乐的逍遥愿望。
所以这仅有的一个知己,最终也还是如天下人一样,负了东方不败。
如此的令狐冲,我说不出是喜欢还是讨厌,对他的想法,也不知道是赞同还是反对。
但他有句话,让我很难忘却——也许你永远都不会知道我在说什么,那我们之间永远都不会有恩怨。
原来,人都是这样可悲的。没有沟通不可以,有了沟通却多了恩怨。
天地有情尽白发,人间无意了沧桑
东方不败也动过情,对诗诗,对雪千寻。但命运使然,他的情,终究逃不过死亡的禁锢。
顾长风说过——你老是在寻找你的所失,而得到的又不珍惜。
这就是一个霸主的悲哀,想要江山,就必失美人。
而所谓美人,不止指人,更是指心。不蒙蔽自己的心,如何才能用鲜血去改变历史。每个人生来都是善良的,只是因为环境而有所改变。这就是人,可悲的动物,永远不会真正为自己而活。
公道不在人心,是非在乎实力。正因为深知此道,所以东方不败选择弃男儿身练就神功。可他即使天下无敌,却也永远的孤独哀怨。
--我不需要人关心,我要的是,你们憎恨这个名字。
--我是一个大魔头,我的路,我自己一个人走。
我想,或许连他自己都怨恨东方不败这个名字,这身衣服,这张皮囊。因为东方不败四个字,禁锢了他的思想,他的灵魂。
其实电影第一部最后,东方不败已经看破了江湖,看透了天下,心灰意冷。但是第二部,随着顾长风与洋人再探黑木崖,又将这个已经甘心归隐的魔头再次引出江湖。
本来顾长风是个看似正直的人,可是随着时间的推进,故事的发展,让他的本来面目慢慢呈现出来。
东方不败或惋惜或自嘲的说过——真可怜,原来你和我一样可悲,不敢以真面目示人。
顾长风其实只是一个缩影,他折射出的是所有人的阴暗面——原来,人都是贪婪的,自私的。原来,每个人都是东方不败。
他带着东方不败去看那些假扮他的人,我不知道他意为何,或许是真的希望东方不败重出江湖,避免更多纷争,又或许是借东方不败的再次出现,来平息那些朝廷的麻烦。但无论他的初衷是什么,他到底是让本已经淡然的东方不败再次变成了魔头。
而其实,东方不败也在自欺欺人,他总觉得自己已经将皇图霸业放下了,可事实上最终还是走上了老路。
他本想改写历史,可终究还是败给命运。东方不败,注定不会是个远离江湖纷争的隐士。
再度重出江湖的东方不败甚至有些病态。或许他是在气自己又重返老路吧。
徒增的杀戮,莫名的愤怒,注定的孤独,这些就是江湖带给东方不败的。
即使最后东方不败撕心裂肺的呼喊着
--雪千寻回到我身边来。
--雪千寻,我们重新开始。
可换回来的只是一具冰冷的尸体。
天下最后一个懂他的人,不会负他的人已经死了,那么东方不败的神话也该结束了,因为连他自己也没有再走下去的勇气,所以,电影的结尾,他带着雪千寻的尸体离开了,去了哪里,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真的如那句老话——尘世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
江湖,如此复杂的地方,我虽然好奇,但却不敢涉足。
问天下英雄,谁能笑傲江湖?
不愧是经典,堪称为永恒!
刚刚手抄了经典台词,心情此起彼伏。
忽然有个矛盾的想法,很想回到过去,也尝试一把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但又忧心江湖险恶,恩怨情仇。
如东方不败一句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江湖,而每个人心中的江湖终究都是相通的。
所谓江湖,无非是恩怨纠缠,人心险恶。
对于东方不败也有一份理解与崇拜。
--日出东方,唯我不败,葵花在手,江山我有。
东方教主果然是一方霸主,从气质到作风都让人迷恋。
他会感叹——我为天下人洒血断头,可天下人又有几个记得我东方不败。
的确,身为霸主,成就一方伟业,不是那么简单。要承受的太多,要面对的太多,要思考的太多,要舍弃的太多...
我记得有一句话,一将功成万骨枯。每段历史都是由鲜血铺路,尸骨堆砌的。我们不会去计较所谓人命之轻,却会感叹天命之重。
也许东方不败是归天命的,却也是个被命运捉弄的可怜之人。
我记得雪千寻曾说过一句话——我只是担心他,可怜他被命运牵着走,摆脱不了...
或许这就是宿命,东方不败不曾承认,但是旁人早已看清。
金庸原著《笑傲江湖》并没有用过多的笔墨直接描写东方不败。东方不败,人如其名,或许是注定活在传说里的人吧。
他本是男儿身,却为了神功,甘心放弃做男儿。可他举手投足间,尽管阴柔妩媚,却总脱不了那男儿的霸气。翘着兰花指,微眯凤眼,一身华服,霸气十足,谈笑间杀人于无形,媚笑中藏着阴狠。试问这样的东方不败,如何让我不去喜爱,不去迷恋。
电影虽然把原著改编了,但是却绝不会让人感到违和。
影片中,东方不败与令狐冲的邂逅,还有那看似相爱的情节,以及最后坠身黑木崖的情景,无一不表现出所谓“江湖”的“恩怨情仇”四个字。
很多人觉得东方不败是爱令狐冲的,其实不然,在我看来,东方不败对令狐冲,更多的是一种得到理解的欣慰,他视令狐冲为知己,正如他那句——相逢如甘露,难得酒逢知己。
和令狐冲之间最大的联系其实是酒。都是爱酒之人,亦都懂得品上等之酒。
而最让东方不败欣赏令狐冲的,则不得不提那一首我挚爱的诗——
天下风云出我辈
一入江湖岁月催
皇图霸业谈笑中
不胜人生一场醉
其实诗里还是暗藏着酒这个重要的线索。但也是最后两句让我看出,其实东方不败的心,很累。
东方不败的宏图霸业,理由很简单,因为苗人一直被视为低贱的民族,他身为一个苗人,只是为了自尊和民族而去战斗,尽管血腥杀戮,尽管心狠手辣,尽管不被理解。但他背负的是苗族的尊严,同样背负着自己的骨气。可是他也有疲惫的时候,也有心力交瘁的时候。
他如此为天下人,可天下人却从不感激他,甚至怨恨他。如此的东方不败,也只能怀着“天下人负我,不如我负天下人”的想法,继续走下去。
他因为天下皆是负心人而感叹。就连雪千寻都说过——死并不可怕,孤独的活着才最痛苦。
就是因为一直以来,他都是不被理解的,所以令狐冲的出现才让他觉得自己并不是孤独的活着。
虽然令狐冲对江湖的看法与东方不败不谋而合,但令狐冲终究不是东方不败,他没有对宏图伟业的追求,没有对险恶江湖的留恋,他有的只是退出江湖,饮酒作乐的逍遥愿望。
所以这仅有的一个知己,最终也还是如天下人一样,负了东方不败。
如此的令狐冲,我说不出是喜欢还是讨厌,对他的想法,也不知道是赞同还是反对。
但他有句话,让我很难忘却——也许你永远都不会知道我在说什么,那我们之间永远都不会有恩怨。
原来,人都是这样可悲的。没有沟通不可以,有了沟通却多了恩怨。
天地有情尽白发,人间无意了沧桑
东方不败也动过情,对诗诗,对雪千寻。但命运使然,他的情,终究逃不过死亡的禁锢。
顾长风说过——你老是在寻找你的所失,而得到的又不珍惜。
这就是一个霸主的悲哀,想要江山,就必失美人。
而所谓美人,不止指人,更是指心。不蒙蔽自己的心,如何才能用鲜血去改变历史。每个人生来都是善良的,只是因为环境而有所改变。这就是人,可悲的动物,永远不会真正为自己而活。
公道不在人心,是非在乎实力。正因为深知此道,所以东方不败选择弃男儿身练就神功。可他即使天下无敌,却也永远的孤独哀怨。
--我不需要人关心,我要的是,你们憎恨这个名字。
--我是一个大魔头,我的路,我自己一个人走。
我想,或许连他自己都怨恨东方不败这个名字,这身衣服,这张皮囊。因为东方不败四个字,禁锢了他的思想,他的灵魂。
其实电影第一部最后,东方不败已经看破了江湖,看透了天下,心灰意冷。但是第二部,随着顾长风与洋人再探黑木崖,又将这个已经甘心归隐的魔头再次引出江湖。
本来顾长风是个看似正直的人,可是随着时间的推进,故事的发展,让他的本来面目慢慢呈现出来。
东方不败或惋惜或自嘲的说过——真可怜,原来你和我一样可悲,不敢以真面目示人。
顾长风其实只是一个缩影,他折射出的是所有人的阴暗面——原来,人都是贪婪的,自私的。原来,每个人都是东方不败。
他带着东方不败去看那些假扮他的人,我不知道他意为何,或许是真的希望东方不败重出江湖,避免更多纷争,又或许是借东方不败的再次出现,来平息那些朝廷的麻烦。但无论他的初衷是什么,他到底是让本已经淡然的东方不败再次变成了魔头。
而其实,东方不败也在自欺欺人,他总觉得自己已经将皇图霸业放下了,可事实上最终还是走上了老路。
他本想改写历史,可终究还是败给命运。东方不败,注定不会是个远离江湖纷争的隐士。
再度重出江湖的东方不败甚至有些病态。或许他是在气自己又重返老路吧。
徒增的杀戮,莫名的愤怒,注定的孤独,这些就是江湖带给东方不败的。
即使最后东方不败撕心裂肺的呼喊着
--雪千寻回到我身边来。
--雪千寻,我们重新开始。
可换回来的只是一具冰冷的尸体。
天下最后一个懂他的人,不会负他的人已经死了,那么东方不败的神话也该结束了,因为连他自己也没有再走下去的勇气,所以,电影的结尾,他带着雪千寻的尸体离开了,去了哪里,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真的如那句老话——尘世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
江湖,如此复杂的地方,我虽然好奇,但却不敢涉足。
问天下英雄,谁能笑傲江湖?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