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才是自己真正的救赎?
天空落着零星小雨,路上行人匆匆,这个城市的秋季总是短暂,等人发觉已是深秋。我打着一把男士蓝灰格子雨伞裹着宽大的工装风衣,走在这样一个潮湿夜晚的街道,看着起雾的街灯和挂着水珠的行人和车辆,猛然惊觉好几年之前的那种深入骨髓的孤独与悲伤又回来了……
就像张悦然《我循着火光而来》这本小说集里的男女主角,无论他们身处何地何种阶层何种社会地位,他们骨子里的清冷敏感与世界的疏离一直存在……
与张悦然的文字相识是在高一一期《语文报》上选取的随笔,内容不记得只是觉得文中描写的心境跟自己十分契合。后来班里一位男同学买了《樱桃之远》在班里传阅,至今都令我记忆深刻,那是我第一次阅读张悦然的小说也是第一次阅读文学书籍。对当时书籍刊物极其缺乏的乡镇高中而言,那本书打开了少年们忧伤迷茫躁动的青春之门,质朴无知又无比渴求都市纷杂的世界。书中说的是两个小女孩从童年到成年的爱恨纠缠,里面有关于人物内心世界和美好幻境的大量描述,不乏青春哀伤的句子。张悦然此种写作特点在后来作品一直延续,《水仙已乘鲤鱼去》、《誓鸟》等。其中《誓鸟》多重话语的叙事模式和亦真亦幻的瑰丽景象,是我最喜欢的,也在当年被评选为“中国小说排行榜”最佳长篇小说。 从作品名字看出,张悦然特别喜欢用樱桃、水仙、锦鲤、飞鸟等喜庆美好意象,而这种景象却并不似表面上的安乐祥和,热闹繁华背后隐喻着颓圮,幻境的祥和甜美正是书中那些孤独忧伤敏感的主人公所期望又触不可及的。
这次《我循着火光而来》是张悦然的中短篇小说集,书里集合九个故事,有在命运束缚里努力挣扎的都市男女,也有古灵精怪的寓言怪谈,每个故事都在诉说爱与孤独,而孤独与宿命是人世主导,爱与温暖只不过是昙花与点缀……张悦然表示自己想借这九个故事表达一种人与人之间靠近取暖的愿望,以及一种试图抓住一丝希望作为生活的凭借的努力。读完之后,就会发现每个故事里尽管每个主人公的社会背景人生经历各不相同,但是都有着不同常人的个性与难以言说的过往,而这些带给了他们自身性格缺陷,使他们与他人之间始终存在着无法消除的隔膜,包括与亲人、伴侣、朋友 、陌生人……孤独是每个人所习惯的处境,即便如此,他们依然怀着与他人靠近的愿望,如同在黑暗中找到了那一星半点的火光,于是向着它而去。很多时候,他们最终会被火焰所伤,但这种努力是他们为了摆脱当下处境所做的积极努力。 像《动物形状的烟火》里失意画家在他遭遇来自各方冷遇后依然觉得自己与寄人篱下的小女孩心思相通,想把自己的温情带给她,可一切不过是自己的臆想。像《沼泽》里丧偶独居女人被波西米亚女郎般的女孩吸引,一步一步靠近她过后才了解她的放荡本质是自己所厌恶的。像《嫁衣》里努力追赶闺蜜的女孩,内心瞧不上闺蜜的这份张扬,却暗地里学着……像《我循着火光而来》里离婚后得到赡养费吃穿不愁的女人,被努力追逐梦想却想走捷径的小男孩依附,以为得到温暖却是黄粱一梦……当主人公循着微弱的火光冲破自我,努力改变处境的时候却被那团火灼伤,而此刻的主人公已经不再是之前那个缩在自己保护壳里面的那个,已经来到了与之前不一样的新领域。就故事构思而言,这九个故事里《怪阿姨》和《浒苔》比较有趣。套了精怪寓言外壳的《怪阿姨》,几个游魂在午夜的街头谈论趣闻。《浒苔》里拥有让人坚定自杀念头能力的男孩,如日本青春小说里的丧隐含其中。每个故事都拥有反转结尾,到愿望即将毁灭之际戛然而止,期望向好的方向转变却又像早已料到不可改变的悲观宿命。
成长之后的张悦然对结构构思和写作技巧更为熟练,对人物形象刻画和人性描写更精准,希望这样的她引领我们走入更幽深更繁盛的文字世界,因为我们也跟小说中的主人公一样在自己的世界里执着地追寻着生命中的那团火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