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领悟
继续看《西方哲学史》。有种感觉,对我来说《理想国》可能并不是最好的了解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书,虽然当初我在《理想国》和《对话录》里决定选它是因为据说它包含了最全面的苏格拉底学说。
罗素花了两章概述《理想国》。相对于我的迷惑,罗素非常直接而且毫不留情得令我乍舌:“苏格拉底不象他的某些前人那样,他在思维上是不科学的,而是一心一意要证明宇宙是投合他的伦理标准的。这是对于真理的背叛,而且是最恶劣的哲学罪恶。”
但是通观罗素整整七章的关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描述,有许多段落令我非常震撼和感佩。如今我不太同意昨天罗素关于不诚实的说法了,因为苏格拉底用他的死证明他是真的相信至上的“善”和“正义”的。我觉得要更多了解这位殉道者和其继承者,可能得去读读《斐多篇》,《克利陀篇》和《美诺篇》以及他的申诉,不应囿于对他论述方式的不适应而错过这位哲人其他许多真正的智慧火花,不适应的部分我就擅自用点儿过滤法吧。
----------------------------------
关于死亡:
“现在你要是能清白无辜地离去,那末你就是一个受难者而不是一个作恶者;你就不是一个法律之下
的牺牲者而是众人之下的牺牲者。”——苏格拉底/柏拉图
“而纯洁化不就正是灵魂与肉体的分离吗?..这种灵魂之与肉体的分离与解脱,就叫做死。..而真正的哲学家,并且唯有真正的哲学家,才永远都在寻求灵魂的解脱。但有一种真正的钱是应该不惜拿一切去交换的,那就是智慧。”——苏格拉底/柏拉图
关于灵魂和肉体:
“对于经验主义者说来,肉体乃是使我们能与外在的实在世界相接触的东西;但是对于柏拉图来说,它却具有双重的罪恶:它既是一种歪曲的媒介,使我们好象是通过一层镜子那样地看得模糊不清;同时它又是人欲的根源,扰得我们不能追求知识并看不到真理。”——罗素
“灵魂便被身体拖进了可变的领域,灵魂就会迷惘而混乱;当它一接触到变化,世界就会缠绕住它,它就要象一个醉汉一样。⋯⋯但是当它返回于其自身之中而进行思索的时候,那末它就进入了另一个世界,那就是纯洁、永恒、不朽与不变的领域,这些都是灵魂的同类,而且只要是当它独自一人而又无拘无束的时候,它就总是和它们生存在一起的;这时候它就不再陷于错误的道路,它就与不变相感通而本身也成为不变的了。灵魂的这种状态就叫作智慧。”——苏格拉底/柏拉图
“说到这里,西米阿斯就提出了毕达哥拉斯的见解说,灵魂乃是一曲音乐,并质问道:如果琴碎了,音乐还能继续存在吗?苏格拉底回答说,灵魂并不是一曲音乐,因为一曲音乐是复杂的,但灵魂则是单一的。此外,他还说,以灵魂为一曲音乐的这种观点是与回忆说所已证明了的灵魂预先存在不相符合的;因为在琴以前音乐并不存在。”——罗素
关于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
“我只谈柏拉图所描绘的苏格拉底那个人。他的优点是显著的。他对世俗的成败不介于怀,他是那样地大勇不惧,以致于直到最后的时刻他始终保持着安详、儒雅与幽默,并且对自己所信仰的真理比对任何其他的事物都更为关怀。然而,他也有一些非常严重的缺点。他的论证是不诚恳的,是诡辩的;在他暗地的思想里,他是在运用理智来证明他所喜欢的那些结论,而不是把理智运用于对于知识的无私追求。”——罗素
罗素也谈到如何学会运用自己的判断来理解柏拉图的理论:
“我们很难知道在《蒂迈欧篇》中,哪些是应该认真对待的,哪些应该看做是幻想的游戏。我认为,把创造当作是从混沌之中造出秩序来的那种说法,是应该十分认真地加以对待的;四原素之间的比例以及它们对于正多面体和它们的组成部分的三角形的关系,也应该如此。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说法显然是柏拉图所相信的东西,同时把被创造的世界视为是永恒原型的一个摹本的那种见解也是这样。世界里混合着必然与目的,这早在哲学的兴起以前已经是一切希腊人实际上所共有的一种信仰了。柏拉图接受了它,从而就避免了那个曾使得基督教神学感到困恼的罪恶问题。我认为他的世界-动物的说法也是认真的。但是关于轮回的细节和论及众神的那些部分以及其他的不重要之点,则我认为只是插了进来以便说明一种可能的具体内容而已。”
我觉得这种方法对我可能比较有效,不能盲目崇拜,但也不能一见荒谬就全盘否定。要学会分辨糟粕和精华才能拨开迷雾见真章。
罗素花了两章概述《理想国》。相对于我的迷惑,罗素非常直接而且毫不留情得令我乍舌:“苏格拉底不象他的某些前人那样,他在思维上是不科学的,而是一心一意要证明宇宙是投合他的伦理标准的。这是对于真理的背叛,而且是最恶劣的哲学罪恶。”
但是通观罗素整整七章的关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描述,有许多段落令我非常震撼和感佩。如今我不太同意昨天罗素关于不诚实的说法了,因为苏格拉底用他的死证明他是真的相信至上的“善”和“正义”的。我觉得要更多了解这位殉道者和其继承者,可能得去读读《斐多篇》,《克利陀篇》和《美诺篇》以及他的申诉,不应囿于对他论述方式的不适应而错过这位哲人其他许多真正的智慧火花,不适应的部分我就擅自用点儿过滤法吧。
----------------------------------
关于死亡:
“现在你要是能清白无辜地离去,那末你就是一个受难者而不是一个作恶者;你就不是一个法律之下
的牺牲者而是众人之下的牺牲者。”——苏格拉底/柏拉图
“而纯洁化不就正是灵魂与肉体的分离吗?..这种灵魂之与肉体的分离与解脱,就叫做死。..而真正的哲学家,并且唯有真正的哲学家,才永远都在寻求灵魂的解脱。但有一种真正的钱是应该不惜拿一切去交换的,那就是智慧。”——苏格拉底/柏拉图
关于灵魂和肉体:
“对于经验主义者说来,肉体乃是使我们能与外在的实在世界相接触的东西;但是对于柏拉图来说,它却具有双重的罪恶:它既是一种歪曲的媒介,使我们好象是通过一层镜子那样地看得模糊不清;同时它又是人欲的根源,扰得我们不能追求知识并看不到真理。”——罗素
“灵魂便被身体拖进了可变的领域,灵魂就会迷惘而混乱;当它一接触到变化,世界就会缠绕住它,它就要象一个醉汉一样。⋯⋯但是当它返回于其自身之中而进行思索的时候,那末它就进入了另一个世界,那就是纯洁、永恒、不朽与不变的领域,这些都是灵魂的同类,而且只要是当它独自一人而又无拘无束的时候,它就总是和它们生存在一起的;这时候它就不再陷于错误的道路,它就与不变相感通而本身也成为不变的了。灵魂的这种状态就叫作智慧。”——苏格拉底/柏拉图
“说到这里,西米阿斯就提出了毕达哥拉斯的见解说,灵魂乃是一曲音乐,并质问道:如果琴碎了,音乐还能继续存在吗?苏格拉底回答说,灵魂并不是一曲音乐,因为一曲音乐是复杂的,但灵魂则是单一的。此外,他还说,以灵魂为一曲音乐的这种观点是与回忆说所已证明了的灵魂预先存在不相符合的;因为在琴以前音乐并不存在。”——罗素
关于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
“我只谈柏拉图所描绘的苏格拉底那个人。他的优点是显著的。他对世俗的成败不介于怀,他是那样地大勇不惧,以致于直到最后的时刻他始终保持着安详、儒雅与幽默,并且对自己所信仰的真理比对任何其他的事物都更为关怀。然而,他也有一些非常严重的缺点。他的论证是不诚恳的,是诡辩的;在他暗地的思想里,他是在运用理智来证明他所喜欢的那些结论,而不是把理智运用于对于知识的无私追求。”——罗素
罗素也谈到如何学会运用自己的判断来理解柏拉图的理论:
“我们很难知道在《蒂迈欧篇》中,哪些是应该认真对待的,哪些应该看做是幻想的游戏。我认为,把创造当作是从混沌之中造出秩序来的那种说法,是应该十分认真地加以对待的;四原素之间的比例以及它们对于正多面体和它们的组成部分的三角形的关系,也应该如此。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说法显然是柏拉图所相信的东西,同时把被创造的世界视为是永恒原型的一个摹本的那种见解也是这样。世界里混合着必然与目的,这早在哲学的兴起以前已经是一切希腊人实际上所共有的一种信仰了。柏拉图接受了它,从而就避免了那个曾使得基督教神学感到困恼的罪恶问题。我认为他的世界-动物的说法也是认真的。但是关于轮回的细节和论及众神的那些部分以及其他的不重要之点,则我认为只是插了进来以便说明一种可能的具体内容而已。”
我觉得这种方法对我可能比较有效,不能盲目崇拜,但也不能一见荒谬就全盘否定。要学会分辨糟粕和精华才能拨开迷雾见真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