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达斯与NIKE的鞋面材料之争,来自老对手的宿怨
对顶级运动品牌阿迪达斯来说,昨天可不是个好日子。
虽千方百计试图留着NBA这个大客户,怎奈老对头NIKE给出价码过高(每年1亿美金是之前4000万美金的2.5倍),阿迪达斯不得不放弃延续多年的NBA球衣赞助商身份。
昨天,新赛季首个比赛日,新球衣亮相。但在此之前数月间,NIKE便为昨天新球衣亮相造势,新广告、新概念、新设计轮番放出,对阿迪达斯来说,一万点伤害!

詹姆斯穿着新球衣
不过,这也不是两个品牌第一次激烈碰撞。
2012年2月,赶在伦敦奥运会前,耐克发布“Flyknit材料编织科技”,宣称该科技将大范围应用在随后鞋类产品的鞋面上。耐克鞋面编织科技发布会,在包括跑鞋、足球鞋、篮球鞋在内的运动鞋市场引起轩然大波。
耐克近30年对编织技术的执着,终于以推出成熟技术为最终结果,无论是是品牌,还是消费者,无不兴奋。

选择在奥运会开幕半年前发布新技术,这是耐克惯用的营销手段。利用奥运会这一全世界关注度最高的综合体育赛事发布新产品、新科技,加上切题且带有价值观导向的广告宣传,无论是刺激新产品销量,还是提升耐克的品牌价值,借势奥运发起营销,百试不爽。
但是,“老对头”阿迪达斯随后的举措出人意料,也让事情未按照耐克设想的方向发展。
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即将开幕的7月份,阿迪达斯发布“Primeknit材料编织科技”,同样强调编织技术,同样是一体成型,同样是轻量化。这几乎与“Flyknit”如出一辙,甚至看起来都一模一样。并借助奥运会契机,推出2012双价值350美元限量跑鞋。

耐克对此表示出极其严重的愤怒,向德国纽伦堡地区法院提起对阿迪达斯的诉讼,要求阿迪达斯在诉讼期间停止德国全境的生产和销售Primeknit技术相关鞋类产品。
对此,纽伦堡地区法院考虑到阿迪达斯Primeknit技术相关鞋类产品现阶段只在德国本地生产发售,如果停止销售现该技术相关鞋类产品,阿迪达斯将面临巨大损失,遂推迟这一案件的审判。
耐克迅速提出相关证据,其新闻发言人对外说:“据我们了解,这已经不是阿迪达斯第一次推出Primeknit技术相关鞋类产品了,我们必须保护耐克在全球范围内的权益,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如有侵权行为的发生,我们必将追究到底。”
耐克甚至声称将对阿迪达斯提出长期禁止销售Primeknit技术相关鞋类产品的全球诉讼。

根据欧洲当时实行的专利保护法,以及耐克提供的诸多强有力证据(涉及商业机密,不便吐露),在2012年8月,奥运会正如火如荼的时候,纽伦堡地区法院正式做出判决,同意耐克的起诉,要求阿迪达斯立刻停止Primeknit技术相关鞋类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商场中,耐克赢下首轮,其使用Flyknit技术的新款Nike Free在推出的半年时间内,全球销售额达到6.5亿美元;奥运赛场上,耐克赞助运动员成绩耀眼,菲尔普斯在领取职业生涯第22枚奥运奖牌时,脚下穿着的便是Flyknit技术相关鞋类产品。

耐克的风头可谓一时无两,但阿迪达斯并未放弃抵抗。
阿迪达斯向法院提供新证据。他们换了思路,质疑耐克的专利正当性,证明己方两款涉嫌侵权的两款鞋类产品,用到的编织技术雏形早在1940年便已出现。纽伦堡地区法院权衡阿迪达斯提供的证据,作出耐克的专利技术无效的判决。
阿迪达斯运动表现设计中心主管说:“早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时,考虑到adiZero鞋类产品朝更轻量化和设计风格简洁化的需求,以及想要设计出与众不同产品的核心目标,我们就已经开始投入到Primeknit项目,四年后,Primeknit诞生。”
在判决生效后,耐克的新闻发言人说:“我们依然会继续在保护专利权的道路上不遗余力。”
耐克和阿迪达斯关于“Knit”编织技术的专利问题的争执告一段落。双方重新回到同一起跑线,阿迪达斯将带着“Primeknit材料编织科技”进入北美市场——这是耐克的主阵地。

如果双方都未发生侵权行为,那为什么两家顶级运动品牌同时拿出相似度极高的科技产品呢?
这需要从用户对运动用鞋鞋面材料的要求说起——穿鞋的时候想要获得与穿袜子同样的感觉,舒适、随脚型变化而变化、以及足够的支撑和牢固程度。其中最核心的概念是“Self-Adapted”,在量产产品中获得私人订制的效果,这才是最吸引消费者购买的消费点。
也因为早在70年前便已存在的技术设想,现阶段,实现“Self-Adapted”成本最低的方式,就是耐克和阿迪达斯几乎同时推出的编织技术。
相信在未来的相当一段时间内,以Flyknit和Primeknit为代表的编织科技,将是运动鞋类产品鞋面的主要编织技术。
无论怎样,希望现在处于劣势的阿迪达斯可以扭转颓势,我们依然怀念那“三道杠”承载着的记忆与青春。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