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李瓶儿与秦可卿之死对比
红楼梦里印象最深的是秦可卿之死的那场葬礼,十三回《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可以说是贾府逐渐走向兴盛的一个关键节点,这回目中透露了很多的细节,比如秦可卿葬礼中来了很多的达官贵人,葬礼作为非常重要的社交场合,许多的人物在这里出场,另外就是凤姐在这一回目中,成为掌握宁荣二府中十分重要的掌权人物,可读的细节非常之多。
在金瓶梅的诸多情节中,李瓶儿的死和葬礼也是本书非常重要的情节之一,可以说是西门庆本人由盛转衰的一个节点。金瓶梅作为一部世情小说,本书中李瓶儿死后葬礼举办的非常盛大,参与人员众多,在后面的回目中,哪怕是西门庆本人死后也没有如此盛大的场景。在阅读两部小说的时候就有想过,红楼梦中一些情节对金瓶梅的承继,包括人物的设定和情节安排上,曹雪芹本人也写过另一本风月宝鉴,可以猜想就是成人版本的红楼梦。两部都是非常伟大的小说无论是从立意和文笔上,本文无疑比较优劣,只是针对两个情节说一些类似于读书笔记的感想。
按照成书的时间,金瓶梅写于明代中后期,李瓶儿作为三大女主之一很早就出场了,特别是使用手段嫁给西门庆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在描写家庭生活,李瓶儿本人的性格也仿佛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特别是在生了官哥儿以后整个人都散发了母性的光辉。李瓶儿这个角色读起来很有意思,生的非常美貌,之前做过梁中书的侍妾,后来和花子虚结了婚,但跟花子虚的义父也就是公公有着牵扯的关系。从瓶儿这个角色来说,在对付花子虚时充满了手段,在跟了西门庆以后整个人突然就傻白甜了起来,时不时受到花子虚阴魂的恐吓,而站在花子虚这个角色上看,瓶儿和他的关系并不好,自己的媳妇跟公公有染,主要的财产控制也是在李瓶儿的手上,作为花子虚来说内心应该是非常有怨言的,后期又被李瓶儿的迫害致死少不得阴魂不散想要找李瓶儿算账。
红楼梦成书于清朝的中期,秦可卿在本书中的人物设置也是兼具了宝钗和黛玉二人的“兼美”,特别风流的女性。虽然有的情节做了删减,但通行本的红楼梦还是有意无意的透露了秦可卿之死绝不是病死那么简单,直接的语言证据就是焦大喊出来的“爬灰的爬灰”,暗示了秦可卿和自己的公公贾珍有偷情。间接的则是来自脂砚斋的批语,原先有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的情节,但是考虑到家族影响就做了删减,但在87版红楼梦中有关情节被拍出来了,说明秦可卿很可能是因为跟公公的奸情败露而导致了死亡。
除掉上述的一个内容以外,还有就是两个人葬礼的描写上。西门庆对李瓶儿之死非常的伤心,对瓶儿的葬礼举办也可以说是倾尽了一切的财力。葬礼的举办有一种意义就是活人举办出来给其他人看到,从李瓶儿的葬礼可以看出,西门庆对待李瓶儿不但是六房的侍妾那么简单了,而是已经抬到了正妻的葬礼规格,这在封建礼教下是非常越矩的。站在西门庆的角度来看,李瓶儿对于其他女性,包括自己的正妻吴月娘的确是不一样的,李瓶儿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官哥儿,立马就飞黄腾达做了地方官,可以说是他的福星,理应享有这样的待遇,但对于正室吴月娘就很不是滋味。转到红楼梦中秦可卿的葬礼上,举办这场葬礼的主要人物是贾珍而不是秦可卿的丈夫贾蓉,贾蓉对于秦可卿的死并没有那么伤心,反而是贾珍表现的过于“戏多”,什么天底下再也找不到这样的好媳妇,对于棺木的选择,来宾也是超越了贾府应有的规格,对于秦可卿的死,贾珍表现的态度和行为都超越了对待儿媳妇的态度,仿佛是正妻去世一般,尤氏虽然是续弦,但作为正室尴尬不说,也被气出了胃病(未病)。两部小说在以为关键女性上的人物和情节设置上有如此多的相似之处,不仅说明这样的白话小说是一脉相承的,更说明作为第一部世情小说的金瓶梅对于后世的影响有多大。红楼梦作为四大名著之一也吸取了很多优秀的故事和写作手法。我一直觉得这两部小说有着很紧密的联系,结合着看也能发现诸多精彩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