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命54:太狂妄,才高八斗又怎样
传说吕蒙正在中状元、当宰相之前已有文名,曾去山东某县旅行。当地父母官设宴款待他,而此官儿子胡旦自认为才高八斗,瞧不起吕蒙正,请他朗诵自己诗作。吕蒙正有一句是“挑尽寒灯梦不成”。胡旦笑话吕蒙正:“此乃一瞌睡汉。”翌年吕蒙正大魁天下,致信胡旦说:瞌睡汉中状元了。胡旦竟然冷笑道:我明年也中状元。 978年的大宋状元郎正是二十三岁的胡旦。 这小子虽有资本狂,却不该持续狂到老,乃至有关他的笔记故事多有记载。很多时候,胡旦是故意伤害人自尊,连朋友都不放过,非常讨厌。 一次胡旦升官上任,船经扬州。当时同年进士董俨正是扬州主官,热情挽留款待他。席间有美婢、桌上有贵器,胡旦就假意道:“这些漂亮珍贵东西,我家人从没见过,可否借我去船上给老婆开开眼界呢?”董俨慷慨地命人用大箱子装好给送去。第二天五鼓时分,胡旦的船不辞而别,溜到杭州。熟人薛大谏问胡旦:“经过扬州可见到董俨啦?”胡旦说:“见了。这董俨看上去器宇轩昂,是个奇男子,就是太贪婪。”——简直是恩将仇报!而这个薛大谏有一次碍于情面,赠银子三百两给胡旦,胡旦收了之后一个谢字都没有! 这种无情无义的家伙,还理睬他干嘛?襄阳主官夏英公有一次奉皇帝命,邀请老同事们喝酒,每个人还依照圣旨给予赏赐——“束帛”。夏英公理解为“细绢十匹”。胡旦拿到手后,不怀好意地笑了:“夏先生您孤陋寡闻啊!我得奉还您五匹细绢。原因请查看《韩诗外传》等等古书吧……”后来夏英公查看发现:三代时所谓“束帛”,是五匹,折叠起来,从一侧看去,似十匹。这种折叠法是有含义的:王者屈折于隐沦之道也。 这种大庭广众之下的羞辱,太过分了。虽然你胡旦才学很高,也不该这么无人品啊! 有一次胡旦求见宋真宗,都快到门口了,大臣们认为,这个老家伙嘴巴太坏,见到皇上,必定妄议时政,对大家都不利。就启奏宋真宗:胡旦眼睛失明多年,进宫廷难免失礼,闹笑话,不如先让人去问问他为何求见。宋真宗觉得有理,就传旨中书省,说胡旦有什么要说的,写好送来给我看。胡旦获悉后,心中颇不是滋味……得罪那么多人,今天是活该。 其实皇帝也曾讨厌过胡旦。早年宋太宗在世,看到状元胡旦奏上一篇《河平颂》,有妄批朝廷旧臣的内容,十分生气,当即贬其官。好在宋朝开国以来到胡旦所在时代,政治风气很好,他的狂妄大多被包容了。而且他确实有才华,在史学上成就很大,著有《汉春秋》、《五代史略》、《唐乘》等书。宋真宗曾给他担任史馆修撰。 一次,史馆同僚们遇到一个难题:为某位贵侯立传,发现此人小时候从事过下贱工作——杀猪。回避不写的话,不好;写吧,又难以措辞。就请胡旦指点。胡旦说:何不说这人早年“操刀以割,示有宰天下之志”呢?大家觉得:太完美了! 胡旦年轻时说过:应举不作状元,仕宦不作宰相,乃虚生也。前一半他兑现了,但当宰相实在轮不上他这个毫无器量的人。晚年的胡旦很贫困,与他一生的人品有关。死后无钱安葬,棺材停放在房间里,还是一个好友报告皇帝,才获赐钱二十万得以安葬。够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