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韩文#1
给自己设了个坑,关于韩国语的学习与规律总结。熟悉韩语的同学都知道,朝鲜时代世宗大王李祹与文宗大王李珦共同主导创制了改文字,创制该文字的过程最终被命名为训民正音(훈민정음)而载入现在的朝鲜和韩国史册,“训民正音”意即训练教导民众以正确的字音,要知道在十五世纪之前,朝鲜时代虽然已经有了自己的语言,却没有文字,上层统治阶层官方文书中一直沿用汉字,普通民众则由于汉字学习成本高,大多为文盲,因此,可以说韩文的创制为一般老百姓日常表达交流提供了方便。由于事大主义外交理念在上层官僚群体中有大量的拥趸者,故而韩文创始伊始并没有在上层得到重视,韩文(或称谚文)仅在民间广为使用。这一局面直到近代以来,朝鲜和韩国民族主义思潮大兴,废除汉字运动迭起才使得“官民一体”,共同使用韩文。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表彰世宗大王创制韩文对于朝鲜民族的重要意义,韩国政府将每年的10月9日定为“韩文节”(한글날),今年则是韩文节第571个纪念周年。

虽然说民族主义作祟使得汉字在韩国最终被打入“冷宫”,但是关于汉字重回韩国社会的声音却时不时冒出来。韩国现在的年轻人对于汉字可能接近于无感,但是要知道老一辈的韩国人可是能阅读大部分汉字的。笔者选取了创办于1946年的韩国大型报纸京乡新闻(경향신문)为例,大家可以直观感受下汉字在韩国逐渐被废止的事实。





对于韩国人而言,乃至整个东亚汉字文化圈而言,汉字被废,有利有弊。韩文以其简洁的构字方法和容易上手的特点使得韩国社会的识字率基本局世界最低位,但是韩文属表音文字,一个音节对应的汉字有多个,而韩文却只有only one,这就造成了一个韩文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意思,阅读文章是要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该韩文属于哪一种意思。如:신을 신다;신을 믿지 않는 사람。这里的신在前者是鞋的意思,表示穿鞋;在后者则是神的意思,表示不信神的人。신除了鞋、神的两种意思之外呢,还有兴致、臣、申、辛、肾等意思,但在韩语中都用신表示,所以在有的情况下以韩语为母语的人就犯糊涂了,究竟是哪种意思只能通过句意判断。韩国社会固然明白表音文字韩语的不足,在法律界等比较严谨的职业中,仍使用汉字规避不必要的麻烦;同时,汉字作为有知识、有内涵的象征在部分韩国人心中仍然是值得推崇的。再者,韩国的历史典籍大多数由한자(漢字)所写就而成,尽管韩国人已将重要典籍翻译成韩文,但要想真正了解本国历史,一向以民族主义标榜的韩国人可能真的要好好学习汉字!
-
西窗夜雨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10-20 12:3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