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刻板印象
早已知晓“男女刻板印象”很泛滥,然而真正频繁地听到这种刻板印象,且众人丝毫不觉得有什么异样时,心仿若坠入冰窖。瞬间想到一个形容这种现象贴切的词——习焉不察。
男人应该做什么(如闯出一片天、赚钱养家等)女人应该做什么(如孕育后代相夫教子等),这种理所当然的让人恐惧。不这样做的男女就是异类。啊,殊不知这是带给我们选择自由的枷锁。女性难道不能赚钱养家?女性难道不能不生孩子?当然还有很多类似的论调,在生活里如影随形。像影视作品里渗透的观念——女人应该是“小女人”。林奕华在《我与无线的恩恩怨怨》里有一篇写主流港女里开头就一针见血“男女不可能平等,是港剧(亦即无线剧集)的重要特色。如果说它掌握了香港文化的某条命脉,那便是'小女人是香港女性的主流',而'小女人'之所以被广泛认同,无非因为它象征着女人梦寐以求的幸福:被宠、被爱、被疼惜。” 又何止女人梦寐以求呢?男人也梦寐以求小鸟依人的“小女人”。不仅香港无线如此,大陆影视也是喜爱“小女人”的。影视无疑是大众生活的映射或渴望,女人便只能是“小女人”渴望被爱被宠被疼惜,不然便是异类或者不讨喜。
在宣扬男女平等的时代,这无疑是一种认知错误,大脑系统1——自主运行,不费脑力,不断感知评估周遭一切的泛滥运转,大脑系统2——极其费力才能运行,负责解决难题、自我控制、批判审视的废弃。
这样想来女权兴起的原因便是“男女刻板印象”的存在,“男女刻板印象”更多的是对女性自由独立的限制。或者具体来说是对女性的弱化,对男性的强化。人不应该被强化和弱化,你就是你自己。
所以,你的选择不应由性别介入,他人也不应由性别议论你的选择。总而言之,你做的一切与性别无关你做这些是因为你自己。其实我更倾向于无性别主义,你做任何事、你的任何表现都不应该被性别judge.没有所谓的“像女孩(男孩)一样跑步”“像女孩(男孩)一样打架”不管男孩女孩跑步就尽力啊,不分女孩就应该扭扭捏捏的跑,男孩就放飞自我。
所以“像女(男)孩一样……”“女(男)性应该……”“因为她(他)是女(男)性,所以她(他)……”诸如此类带上性别标签的观点和评价请慎言。
希望能让人意识到生活中的“男女刻板印象”,并且减少它……
Best Wishes
男人应该做什么(如闯出一片天、赚钱养家等)女人应该做什么(如孕育后代相夫教子等),这种理所当然的让人恐惧。不这样做的男女就是异类。啊,殊不知这是带给我们选择自由的枷锁。女性难道不能赚钱养家?女性难道不能不生孩子?当然还有很多类似的论调,在生活里如影随形。像影视作品里渗透的观念——女人应该是“小女人”。林奕华在《我与无线的恩恩怨怨》里有一篇写主流港女里开头就一针见血“男女不可能平等,是港剧(亦即无线剧集)的重要特色。如果说它掌握了香港文化的某条命脉,那便是'小女人是香港女性的主流',而'小女人'之所以被广泛认同,无非因为它象征着女人梦寐以求的幸福:被宠、被爱、被疼惜。” 又何止女人梦寐以求呢?男人也梦寐以求小鸟依人的“小女人”。不仅香港无线如此,大陆影视也是喜爱“小女人”的。影视无疑是大众生活的映射或渴望,女人便只能是“小女人”渴望被爱被宠被疼惜,不然便是异类或者不讨喜。
在宣扬男女平等的时代,这无疑是一种认知错误,大脑系统1——自主运行,不费脑力,不断感知评估周遭一切的泛滥运转,大脑系统2——极其费力才能运行,负责解决难题、自我控制、批判审视的废弃。
这样想来女权兴起的原因便是“男女刻板印象”的存在,“男女刻板印象”更多的是对女性自由独立的限制。或者具体来说是对女性的弱化,对男性的强化。人不应该被强化和弱化,你就是你自己。
所以,你的选择不应由性别介入,他人也不应由性别议论你的选择。总而言之,你做的一切与性别无关你做这些是因为你自己。其实我更倾向于无性别主义,你做任何事、你的任何表现都不应该被性别judge.没有所谓的“像女孩(男孩)一样跑步”“像女孩(男孩)一样打架”不管男孩女孩跑步就尽力啊,不分女孩就应该扭扭捏捏的跑,男孩就放飞自我。
所以“像女(男)孩一样……”“女(男)性应该……”“因为她(他)是女(男)性,所以她(他)……”诸如此类带上性别标签的观点和评价请慎言。
希望能让人意识到生活中的“男女刻板印象”,并且减少它……
Best Wishes
来自 豆瓣App
-
Charlene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10-19 16: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