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故事 记录
2追求永恒的艺术
地球上处处都有某种形式的艺术。不过艺术的发展作为一种持续不断的奋斗过程,其历史却并不始于法国南部的洞穴,也不始于北美的印第安人,那些奇特的起源时期跟我们今天之间,没有一个直接的传统能把他们联系起来。但是,我们今天的艺术不管是哪一所房子或者是哪一张招贴画,跟大约5000年前尼罗河流域的艺术之间,却有一个直接联系的传统,从师傅传给弟子,从弟子再传给爱好者或摹仿者。我们看到希腊名家去跟埃及人求学,而我们又都是希腊人弟子。于是,埃及的艺术就对我们就无比重要了。
众所周知,埃及是金字塔之国,那些岩石之山,像饱经风霜的里程碑一样,遥遥地矗立在历史的地平线上。如果看书那张跨了两页纸张的吉萨金字塔群图片和图片中两个小小人儿和马儿的对比,你就会为此惊叹!不管看起来多么遥远、多么神秘,它们还是向我们诉说了许多自身旧事。他们告诉我们:一个国家被彻底的组织起来,所以有可能在一个孤家寡人的有生之年垒起那些大山;他们告诉我们:国王有钱有势,他们能够强迫成千上万的劳动者和努力为他们年复一年的辛苦劳动,开采石头,拉到工地,然后再用最原始的方法去搬运挪动,直到坟墓里能收葬国王为止。没有一个国王,也没有一个民族,仅仅为了树碑立传就下那么大的本钱,找这么大的麻烦。事实上,我们知道金字塔在那些国王及其臣民眼里自有其实际意义。国王被认为是掌握权力统治臣民的神人……埃及人相信,如果灵魂要在冥界继续生存,就不能保留遗体。他们所以要精心设法防止尸体腐烂,在身上涂药处理,再用布条缠起来,其原因就在这里……
除了这些最古老的人类建筑遗迹以外,还有其他事情能说明古老的信仰在艺术史上所起的作用。埃及人认为只保留遗体还不够。他们会叫雕刻家用坚不可摧的花岗岩雕成国王的头像放到无人可见的坟墓中,那么就能加倍的保证他会永远的生存下去。在埃及雕刻家一词当初本意就是:使人生存的人…他们又庄重又朴素,使人难以忘怀。我们看到雕刻家并没有试图讨好命他制像的人,没有试图保留他们一时的风姿。他只关心基本的东西,次要的细节一概略去。也许正是由于他把注意力完全集中与人头的基本形态,所以那些肖像今天还是如此动人。(这一段书上给出的图片是用石灰石做成的男子头像,略有磨损,耳朵已经磕掉,咋一看以为是以为典雅,面容姣好的女性。白色细腻的石头质感及女性化的五官艺术表现)
几何形式的规则和对自然的凄厉犀利观察,将二者结合起来仍是一切埃及艺术的特点。不错,装饰这个词可能很难用于这种艺术,因为除了使者的灵魂之外这种艺术无意给别人观看。事实上那些作品也不想让人欣赏,他们也是意在使人生存。在残忍的上古时期曾经有个惯例,有权有势的人物死后,让他的仆役和奴隶陪葬。后来这些恐怖行为不是被认为太残忍,就是被认为太奢侈,于是艺术就来帮忙,(艺术如此伟大)把图像献给人间的伟大人物,以此代替活生生的仆役。
第一次观看埃及的浮雕和壁画时,大概会觉得茫茫然不可理解。其原因是,在表现现实生活方面,埃及画家的方式跟我们大不相同。这大概跟他们的绘画必须为另一种目的服务有关系。当时最关要紧的不是好看不好看,而是完整不完整。艺术家的任务是要尽可能清楚、尽可能持久的把一切事物都保留下来,所以他们并不打算把自然描绘成从偶然碰上的角度看到的样子。他们是根据记忆作画,做遵循的一些严格的规则使他们能把要进入画面的一切东西都绝对清楚的表现出来。(不理解)事实上,他们的做法很像地图,不像作画。
内巴蒙花园。在这幅画中我们很容易理解艺术家的作画过程;小孩就经常使用类似的方法。但是埃及人在运用这些方法是始终如一,远远不是小孩能比拟的。无论哪一个事物,他们都得从他最具有特性的角度去表现。千万不要设想埃及艺术家认为人看起来就是那个样子。他们不过是遵循这一条规则,以便把自己认为的重要东西都包括在一个人的形状之中。这样严格遵守规则大概跟他们想行施巫术有关系。因为一个人的手臂被短缩或切去时,她怎么能拿来或接过奉献给死者的必需品呢(不理解)
埃及艺术并不是立足于艺术家在一个特定的时刻所能看到的东西,而是立足于与他所知道的为一个人或一个场面所具有的东西。他你自己学到的和知道的那些形状来构成自己的作品,非常近似于部落艺术家用它所能掌握的形状来构成自己的人物形象。艺术家在画中所体现的布局是他对形式和外貌的知识,还有他对那些东西的意义的知识。
至少我个人如此。埃及人对每一个细节都有强大的秩序感。以致略加变动就显得全盘大乱。埃及艺术家作画时先在墙上画直线网络,非常小心地沿着那些直线分布每个形象。可是这一几何式那秩序感,丝毫没有妨碍他以惊人的准确性精细入微的观察自然。每一只鸟和每一条鱼都画得那么真是,今天的动物学家仍然能够辨认出他的种类来。
埃及艺术最伟大的特色之一就是,所有的雕像、绘画作品和建筑形式仿佛都遵循着同一条法则,各得其所。如果一个民族的全部创造物都服从于一个法则,我们就把这一法则叫做一种风格。很难用语言来说明一种风格是由什么构成的,但是用眼睛去看就容易得多。支配全部埃及艺术的那些规则是每一个作品的效果都是稳定的,质朴而和谐的。
埃及风格是由一套很严格的法则构成的,每个艺术家都必须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作者的雕像必须把双手放在膝盖上男人的皮肤必须涂得比女人的颜色深,每一位埃及神的外形都有严格的规定,太阳神荷拉斯必须表现为一只鹰,或者要有一个鹰头,死神阿努比斯必须表现为一只豺,或者要有一个豺头。每个艺术家还得练出一手优美的字体。他等于把象形文字的图形和符号清楚无误地刻在石头上。他一旦掌握了全部的规则,也就结束了学徒生涯。谁也不要求他别出心裁,谁也不要求他创新。相反,要是他制作的雕像最接近人们所倍加赞赏的往日名作,大概就会会被看成至高无上的艺术家了。于是在3000多年里,埃及艺术几乎没有什么变化。金字塔时代认为美好的东西,千年之后,照样认为超群出众。不错,有新样式出现,也有新题材要求艺术家去表现,但是他们表现人和自然的方法,本质上还是一如既往。
只有一个人曾经动摇过埃及风格的铁门槛,他是第18王朝的一个国王,第18王朝在所谓新王国时期,新王国是在埃及遭到严重入侵之后建立的。这个国王叫阿米娜菲斯四世,他打破了许多有古老传统的神圣习俗。他不愿意对他民族中许多怪模怪样的神顶礼膜拜。在他看来,只有一个神至高无上,既阿顿。他崇拜阿顿,将其表现为太阳形状。他仿照神的名字把自己叫做阿克那顿。他叫人画的像新颖别致,在当时一定惊世骸众。画中完全并除了其前的烦恼所表现的那种神圣、刻板的尊严气派。他叫人把它化成正在跟妻子纳菲尔提提在一起,他们抱着孩子,沐浴在赐福的阳光之下。阿克拉吨的继承者是图坦卡门,他的陵墓和宝藏是1992年发现的。其中有一些作品仍是阿顿教的那种新风格,表现得是国王和王后的恬静的晏居生活。国王坐在椅子上,按照埃及人的眼光,简直是懒洋洋的。他的妻子把手温柔地放在他的肩膀上,个子丝毫不比他矮,而太阳神这表现成金球,正在伸手向他们赐福。
但是埃及艺术的这一性取向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在图坦卡门朝代,过去的信条就已经恢复了,面向外界的窗户再次关闭。其前已经持续了1000多年的埃及风格又继续维持了1000多年,埃及人无疑还相信他要永恒存在。我们的博物馆里现有的许多埃及艺术品都制作于最后这一阶段,埃及的庙宇和宫殿之类的建筑也几乎都在这一时期。他们表现新主题,完成的新任务,却没有给艺术增添任何崭新的成就。
念完埃及艺术这一章,容易理解金字塔和坚不可摧的花岗岩雕像的艺术作用和意义。但我还是难以理解埃及绘画艺术的完整性所服务的另一种目的是什么,或者说遵循的法则,程序,规则是什么。贡布里希解释浅谈为一种神秘的巫术,可能我再想下去就上升至信仰/图腾崇拜问题了……但很幸运,虽语言难以描述和说明,我的眼睛想的简单概括多,告诉我他们是一种风格,用眼睛去看,某种支配全部埃及艺术作品的规则。神秘,朴素,观察入微,庄重,神圣,动人…埃及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