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个不能被当事人看到的小秘密
徐鸽喜欢过很多男孩子,喜欢停留的时间各有不同,最短的五分钟,最久的 大概一年。
因为微信语音时好听的声音,因为对方在下雨天冲下楼把刚出生的小奶猫抱进纸箱里,因为有时候天气正好,导致有些人连出现都像电视剧桥段,诸如此类,数不胜数,很多很多。
今天遇见了一位,三年前 让自己目光停留了四个小时的朋友,“朋友”在这里只是一种称呼,用途大概类似于“同志”或者说,“一个人”。
坐在喧闹嘈杂的会场里,徐鸽第五次望向他,男生穿着灰白色的卫衣,刚才是面朝自己的方向和友人谈笑,现在已经在前排坐好,只留给女生一个后脑勺。
到底在哪见过?
用力搜刮记忆,终于在大会开始前想起了一张模糊不清的脸。是高二那年校本课拍微电影时导演小姑娘请来的校外外援,演男主角。
她记得,当时一起拍摄的还有两个女孩子,大家在星期天的下午一起挥霍好时光与好天气,拍的东西倒是不怎么记得了,虽然最终徐鸽的戏份被决定全部删掉了,但当时小心翼翼融入她们的时候,自己确实十二分的认真过,跑前跑后,虽然还没到自己的戏,穿着有点夸张的戏服,化了平生第一次妆,完全不是在此之前偷偷想象过的样子——变成另一个,漂亮的让大家都吃了一惊的人——完全没有,甚至因为内双和微肿的眼泡而不得不化成粗粗一条的黑色眼线,是现在想起来都还会觉得好笑不已的样子。
为什么会把目光放在这位男主角身上呢?连自己都不记得了,只依稀记得他和当时班里的那些男生不同,没有因为她的捉襟见肘和小里小气而显出不耐烦或别的让人难堪的情绪,也没有和大多数男生一样 因为这个总也说不出话的奇怪女生而退避三舍。
他显得那么自然,好像走在他身边不说话也不会感到尴尬,徐鸽感激他近乎“理解沉默”的默然与开朗,感激他看着自己拿手机对着学校a4楼天台上丑丑的吊兰一通乱拍的时候没有像其他许多人一样报以疏离和礼貌的目光。她当时想,他好像不觉得我是个怪人。
虽然听见他跟导演小姑娘说“其实挺可爱的”的时候有那么两分钟都没想好要做什么表情。
如果说喜欢的契机,也就这么多了,已经足够多了。
其实后来好像互加了微信,半年后在徐鸽整理朋友圈的时候删掉了。即使再脑洞大开也如何都不会想到今天会以这种方式重新见到。之所以用了“见到”而非“相遇”之类的词,是因为徐鸽觉得,那天下午整整四个小时的「片思い」还是自己知道就好。
三年后,偶然当上总导演而依然哆哆嗦嗦的徐鸽同学,和三年前那个自然且少年感十足的校外男主角,徐鸽想,这样多好,如果只是把他写下来而没有点开对方的头像开启一段对话,“同学,请问你是17级的吗?”该多好。
对,他不记得我了。
反正——他的女朋友真是个大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