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麻子”晚期的粉彩瓷 | 共享古玩
康熙粉彩是在五彩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釉上彩新品种,它是在康熙晚期出现的,这种彩料中含有铅粉成份而得名。它的颜色也是红、黄,蓝、绿,紫,但里边都加了铅粉的成份,粉彩的特点是色调非常柔和,有助于瓷器绘画的表达能力,能够表达花纹图案的浓淡、阴阳、向背,从而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真实感,粉彩又称为洋彩或软彩。
粉彩是在高温烧成的白瓷上勾画出图案的轮廓,然后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再将颜料施于这层玻璃白之上,用干净笔轻轻地将颜色依深浅浓淡的不同需要洗开,使花瓣浓淡明暗之感。由于砷的乳浊法作用,玻璃白有不透明的感觉,与各种色彩相融合后,便产生粉化作用,红彩变成粉红,绿彩变成淡绿,黄彩变成浅黄,其他颜色也都变成不透明的浅色调,并可控制其加入量的多寡来获得一系列不同深浅浓淡的色调,给人粉润柔和之感,故称这种釉上彩为“粉彩”。

粉彩瓷在很多方面都与珐琅彩有相似之处。珐琅彩与粉彩的釉都是在玻璃粉末中加入不同的呈色金属氧化物制成。玻璃粉末为基本釉,是由玻璃研磨制得,呈色金属氧化物的主要作用是混合在基本釉中使其产生不同发色效应。粉彩的构图及绘画有很多也是模仿珐琅彩的,器形多有相似。
精致的粉彩跟珐琅彩有时会较难区分。且说一下自己的看法,重点其实就在“粉”这个字上。把两种瓷器放一起,珐琅彩的釉质会有玻璃感,粉彩则是粉质感,但是实际上这种区别并不大,需要对比才会有切身感受。

康熙时期粉彩初创,在粉彩瓷上也会看到五彩的的影子。会出现彩瓷画面主体是五彩,某个细节用的是粉彩,可以在瓷器上看见过渡的痕迹。粉彩的特性不如雍正时期鲜明,但为雍正粉彩垫定了基础。
本文版权所有,严禁用于商业用途
关于我们
由北京万泉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中国陶瓷馆、观瓷书院等百余家公益性学术机构共同发起的国内首家古玩专业平台“共享古玩”,经过历时数年的打造,在千万用户的期待中已经正式上线。平台在古玩专家团和行业资深人士的支持下,充分发挥学术和藏品资源优势,将首批千余件古瓷、瓷片、玉器、铜器等精品古玩品类陈列上线,以“每天一元钱”的方式进行共享租赁。藏品保老、保质,权威而且每件都独一无二,不满意可随时退换,彻底摆脱传统古玩行业陋习,让客户不再有“打针”、“吃药”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