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与利的游戏:中世纪的领主如何让骑士保持忠诚?
文:丝丝细雨
在《权力的游戏:冰与火之歌》中不乏忠诚的骑士。我们可以看到蓝道·塔利为瑟曦女王而死,波隆扑倒冲向龙的詹姆,乔拉念念不忘放逐他的龙母。

不过也有反过来的例子,比如詹姆的名号叫弑君者,他杀了曾宣誓效忠的国王。血腥的婚礼中,史塔克家一夜之间遭灭顶之灾。家族之间大战之前,都要先召集手下的领主,问问他们肯不肯出兵,能出多少兵。熊岛女爵莱安娜圈粉无数,除了因为萌,更是因为他在斯塔克家命悬一线的时候坚决站了出来,尤为可贵。

那么,在中世纪,领主要怎么驯服骑士们,让他们为自己卖命不叛变呢?
这是一门艺术,也是每一位封建领主的必修课
战争的耗费是巨大的。为了维持强大的军事力量,封建领主们以土地折价为军资,自上而下层层分封,建构起以土地为纽带的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制度。

这样,骑士们可以通过从领主那里受封领土,来获得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而在受到这样的恩惠后,他们就要与封建领主建立起明确的权利义务关系,建立契约,以军事力量作为回报。
在领主和骑士正式确立主从关系时,他们会举行一场大型的封建契约仪式——“宣誓仪式”。准骑士在教堂斋戒并宣誓后,就会来到领主面前跪下,接受封号和赏赐物品,发誓将“一切奉献于他的领主”。而领主在这时就会将骑士称号授予他,并赠送战马和武器,有时还包括土地。

这种带有封建契约性质的仪式,是被社会主流所认同的。一旦成立,便不容背叛。一旦领主征召,麾下的骑士需要立刻动员起来响应号召,支援领主。西欧各国还专门颁布了有关法令,如果骑士未能及时响应征召,便会受到严厉的惩处。
11 世纪末苏里特里主教伯尼佐在《基督徒生活手册》中号召骑士效忠自己的主人:“一名骑士必须准备为保护他的领主而死,为国家战斗而死!”这是当时社会的主流观念:为主人而战是骑士的义务,为保护主人要不惜牺牲自己,为了维护主人的利益要不怕流血。

这种近乎于盲目的忠诚,在当时社会是很是受人推崇,许多文学作品在这方面的描述上都毫不吝惜笔墨。
根据史实写成的西班牙文学开山之作《熙德之歌》:曾为国家浴血奋战的骑士熙德被小人进谗言而失去了卡斯蒂利亚国王阿方索六世的信任,被剥夺家产,罢黜流放。但是他内心忠诚的赞歌并没有停歇,时刻思念着他的君主。每次在浴血奋战取得胜利后,都会将最好的战利品送给国王,以表示赤诚的火焰永不止息。
可以想见,在广泛流传后,它就成为了很多预备役骑士们的睡前读物。
但是!竞争公司之间都是会互相挖墙脚的。那要怎么办?
首先,企业精神必须一讲再讲。
中世纪流行在没有继承权的贵族子弟长到七八岁时,就被送到其他贵族领主家中,接受骑士教育。在他们人生观的塑造阶段,要定期听牧师讲道,“洗刷心灵的污垢”;尾随领主和夫人去教堂忏悔祷告、聆听上帝的声音。如果领主有空,就亲身上阵,去为他的“预备役骑士”讲述悟道心得。
等到这些预备役骑士可以受封时,就要在仪式上进行宣誓,首要的三条就是畏惧上帝、保持信仰和忠于国王。将上帝视为信仰,将“忠诚”视作荣誉,洗脑式的融入他们的价值观念中。

教会规定:“你要忠于自己的领主并认真履行封建义务,只要它不与上帝的律法相违背。”封建领主们在培养自己的骑士们时,都会巧妙的利用广泛流传的英雄传奇史诗来培养他们的忠心,塑造他们的人格。十一世纪诺曼底公爵威廉远征英国,在哈斯丁斯战场上做战前动员时,就要求他的骑士们高唱《罗兰之歌》,以此来激励他们奋勇杀敌,报效祖国的热情。
传说中的英雄,在当时的预备役骑士和正统骑士的心中,是他们崇拜敬仰、需要学习的偶像。成为像他们那样的人,是许多骑士毕生的追求。随着骑士精神被大力宣扬,甚至连国王和高等贵族也以做骑士为荣(在英国,以国王为首的嘉德骑士甚至成为了英国贵族的最高封号)。骑士信条中的“忠诚”观念,也就这样深深烙印在了每一位拥有骑士梦想的人的心中。
接下来,物质诱惑必须足够多
当日耳曼人还处于军事民主制时期时,军事首领们为了维系和士兵之间的亲密关系,都不会吝啬展示自己“慷慨的心胸”,将战利品大肆分给跟随自己的士兵。这种简单粗暴的利益关系显然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首领和士兵之间的主从关系得以进一步加强。
这种传统在日耳曼民族进入封建社会后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应对不断发生的战争,中世纪的封建领主必须要保证手中能够掌握足够多的为他们服役的骑士,这就需要大量的分封土地来维持骑士们的忠诚。

封建大领主们展开轰轰烈烈的斗富活动,展示自己雄厚的财力,以便招揽优秀的骑士。
于是,在庆祝骑士晋授典礼或皇族贵族间的婚典、一个国王或大贵族的来访以及种种喜庆、宗教节日等能聚集起许多人的重大日子里,比武大会和之后的奢华宴会都是不可或缺的。丰盛的食物、大笔的赏赐、浮夸的宴会布置,都是为了向员工们证明自己跟对了主子,以及明年会更好。这和现在互联网公司年终搞尾牙搞晚会都是一个道理。

最后,爱情才是核心竞争力
11世纪后期,欧洲社会大环境开始走向稳定。这种安逸的生活将骑士们从血与火的残酷磨砺中拉出来,投入了“爱情”的温柔乡中。
不要小看“爱情”的魔力,它可能比任何的法度和利益都有用。在骑士追求贵妇人的十二条规则(竟然还有这种东西)中明确规定:“为了你最爱的人,你应持身端正。”为了追求爱情,再没有品德下线的骑士也会收敛起来,对他们思慕的贵妇人言听计从。

但是,有一点要着重强调,“爱情”并不是“婚姻”。 因为在中世纪人看来 “虽然性和婚姻属于所有人,但爱情 ……只属于上等阶级。”
骑士们会对他们的妻子珍重爱护,但是却会把火热的爱情献给某一位贵妇人(总的来说就是别人的老婆)。
这种观念,在他们还是骑士预备役时,就会由领主夫人灌输给他们。领主夫人会为还是侍童的他们“安排”意中人,这位意中人必然要是“一位出身高贵又能给他劝告和帮助的妇女,他会为了她敢于冒险,而他必须对她表现出谦卑和忠诚”。而意中人一旦选定,她就要承担起这位骑士预备役的“礼仪和爱情教育”义务。
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下,可以想见,骑士们的“梦中情人”、“爱情的寄托”都是出身比他们高贵的妇女。她们要么寡居 ,要么是有夫之妇 ,或者是未嫁的公主小姐。为了她们,骑士可以“色令智昏”到一个不可思议的程度。
而最为大家所熟知的亚瑟王的故事中,亚瑟王最负盛名的“忠诚打手”——圆桌骑士兰斯洛特,就深深的爱慕着老板的王后桂妮薇儿。为了获得桂妮薇儿的欢心,兰斯洛特不惜输掉寻找圣杯的任务;为了拯救桂妮薇儿的性命,他不惜背叛对他有知遇之恩的老板,悍然发动叛乱(还获得了不少人的支持)。

领主通过身边的女性亲友——老婆、女儿、侄女等等,实现了对麾下骑士们有效的控制。爱情”是领主维持骑士们“忠诚”的最恐怖的武器。
兰斯洛特就曾坦言: “我打了多少次战争,从没有一次专为上帝而打的,只不过为了获得尊荣,和赢得她更多的爱而已,以致我很少甚至不曾感激过上帝。”
制度、信仰、利益、爱情,是中世纪领主维持骑士忠诚的四大法宝。不过,就像在希腊神话中,权力,头脑都没能比过阿芙罗狄忒许诺的爱情,在骑士文化辉煌的岁月中,也再没有比“爱情”更加让骑士无法拒绝的东西了。
编辑:找到实习生的赵老实
本文首发今日头条签约原创号:你真的知道吗
谢绝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后台

参考文献
《欧洲中世纪生活》
《论中世纪教会对骑士精神的培养》
《论西欧中世纪的骑士教育》
《西欧中世纪的骑士起源和演变》
《中世纪的衰落》
《中世纪的思维:思想情感发展史》
《中世纪骑士的行为变化和爱情观念》
《骑士时代》
《西欧中世纪的比武大赛及其原因》
-
zbiebie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3-14 15:25:41
-
上官婉卿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3-20 13:00:24
-
肖爱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11-19 12:45:52
-
瓜田吃瓜群众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11-18 21:18:53
-
马户言兼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11-17 13:57:17
-
嚯迟到了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11-17 09:31:33
-
咿呀咿呀哟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11-07 18:49:26
-
Ladycarcar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11-07 12:21:17
-
先森郭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11-07 11:41:05
-
如斯我文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10-27 23:47:48
-
山阴路的夏天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10-27 23:31:35
-
啾咪_mi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10-26 14:22:58
-
Layla爱喝水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10-26 11:20:21
-
乐之者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10-26 08:15:13
-
豆瓣早起团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10-26 08:01:34
-
HypatiaQ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10-25 01:5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