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布达拉宫的名义,去谜途看丰掌柜和他的朋友们(十)
噶丹·松赞林寺
噶丹·松赞林寺也称『归化寺』,寺名为五世达赖剌嘛所赐。“噶丹”表示传承黄教祖师宗喀巴首建立之噶丹寺;“松赞”即指天界三神帝释、猛利和娄宿游所;“林”即“寺”。它是云南省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也是康巴藏区有名的大寺院之一,还是川滇一带的黄教中心,在整个藏区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誉为“小布达拉宫”。归化寺是我参观的第一个大的藏传佛寺,我慕名而来,但是车只能开到游客中心,然后再从游客中心统一乘中巴到寺庙,


进了寺门后,顺着两侧康参夹着的小道台阶拾级而上,到了半山腰,有一个观景台。




在参观扎仓时,有一段小插曲。我前面有一个旅行团,我一个人远远地跟着,也听着他们导游的讲解,当我顺时针走到最左侧时,一个在念经的喇嘛忽然指着我,然后又指了指供人跪拜的垫子,我不知道是啥意思,而且我也不信佛教,我只是个游客。他虽然不会讲汉语,但他一直用藏语在跟我讲话,我又不想在寺庙里对喇嘛无理,便停了下来,这时,他突然伸出了手,摸着我的头,并要我跪拜下来,我只好依着藏民拜佛的样子,五体投地叩了一拜,这喇嘛又拿了一串佛珠给我,我伸手时,看到旁边有个盘子,上面放着一些钱,于是随喜了一番,这才继续向前参观,就在我转身的时候,喇嘛和他弟子们突然大声地唱起了佛经,委实吓我一大跳。
出了扎仓大寺,我仔细地看了佛珠,没看出什么不同,戴在手上又有点儿奇怪,我把它放在车的挡把上,让它跟着我一起进藏吧!


参观完寺庙,回到半山腰的观景台时,对面就是神秘的『天葬台』了

以下内容可能带来不适。不习惯可以略过。
天葬台呈长方形,东西朝向,由一块块厚实的长条形方正花岗石毛坯垒成,西侧有一根碗口粗的石柱,石柱上系着一条哈达。东侧并列着两块高出天葬台基座约50厘米的大石头,其中一块石头上还置有一把斧子,西侧山坡上散放着尖刀、利刃之类,是天葬师行天葬时用的工具,天葬台上血迹斑斑,透着几分阴森。
天葬是藏传佛教高规格的葬礼,开始后,天葬师会先念经,然后开始第一刀落在背上,先竖三刀,后横三刀,意思是:“安息吧”接着进行解剖,取出所有206块骨头,再分割成小块,取出内脏,待这些处理停当,天葬师就向周围的鹰示意。得到天葬师的招呼,鹰鹫纷纷上前,不多时,所有的肌肉和内脏都被子吃得干干净净。做完这一切,天葬师就到山下去洗手和刀具,整个天葬过程宣告结束。
藏传医学与神秘的藏传佛教密不可分,藏医学曾领先于全世界数百年,包括人体解剖和结构等。就以胎儿的发育为例,早在8世纪,藏医就明确提出,胎儿的发育,是靠母体经过脐带给胎儿供给营养,"如此成身再收发育讲,胎儿发育其因脐带上。子宫左右两脉通脐带,二脉依据'三木休'供营养。"(《四部医典》第十九页)这种见解在我国古代中医文献中是没有的,在国外,对人的胚胎学摸索了很长时间,立说甚多,就拿研究生殖发育的先驱者亚里斯多德(Aristotle)来说,也只是提出了"有机体在开始形成时,是一团没有分化的物质,经过不同发育步骤和阶段以后,才长出新的部分(即渐成论Epigenesis发育模式)。直到16世纪,意大利医学家哥伦布(Columbus)才提出了"胎儿由纯净而完美的血液通过脐静脉营养"的观点,这比藏医学的正确观点在时间上晚了八百余年。
(待续……)
© 本文版权归 IT民工Champion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