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用看英美剧代替看原版书来累积词汇量吗?

经常有朋友问,你们总是强调看原版书可以提高英语能力,尤其是词汇量,可是看书那么乏味,我可以换成看美剧英剧等影视作品么?我更喜欢看剧,一追就好几季,老友记全集我看了两三遍呢!
首先公布答案——不能替代。
没错,看影视剧确实更有吸引力,无论是剧情,还是画面,音乐,比单调的白纸黑字有趣的多。
然而,看了好几遍的老友记,有学会多少用法和单词,你的英语真的提高了么?
利用美剧英剧产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固然很好,但真正应用于学习,为什么更推荐中低水平的英语学习者看原版书呢?
文盲也能看剧
显而易见,看电视(视频)是不用教的。不管你认不认识字,有没有读过书,连婴幼儿都能自动自发对看电视产生兴趣。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家长为了防止小孩吵闹,甚至直接给iPad或手机玩。
阅读则不一样。人从孩童时期开始,看电视到看图片,最终到看文字会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时间有长有短,但最终都必须到识字阶段。这个过程,并不是天生的,不做引导和学习,人就是文盲(不识字)。所以可以说看视频兴趣更大是本能,而阅读需要一定的引导和教育。
这个过程,也是一辈子学习习惯的区别。

内容上来看不合适
大家平时看的美剧英剧都是英语国家的影视作品,多为本国母语人群设计,其语言表达主要服务于剧情,表演者的语速,口音,措辞等都不会考虑到中低水平非母语学习者的需求。所以,从内容上来说,不太适合水平较低的朋友们作为学习资源。
可能会有朋友们想,既然这些太难了,那我就看比较简单的动画片,比如迪士尼动画,甚至小猪佩奇总适合吧。
英语国家的动画片主要分两种,一种以学习为目的,利用动画片学语言的主要是孩子,所以有天线宝宝,小猪佩奇等动画。它更多是根据孩子的心理和认知发展制作的培养孩子成长的作品,而不是为英语作为外语的人制作的英语学习作品,所以在语言的重复性、渐进性等设计方面会有些忽略。剧情也相对弱,未必会吸引到日常看HBO等美剧的成人朋友。
另一种和影视类似,是完全意义上的动画片,以剧情为主。这类在难度上同样不小,也存在语速,口音和措辞方面的问题。这类动画片语言相对自由,适合我们作为辅助资料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或者培养一定的语感,但作为主要的学习素材,并不推荐。
学习操作上不合适
一些牛人分享英语学习经验时,有提到用影视剧学习的成功案例,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学习台词。本质上说,作为学习材料的是剧本,不是影视剧这个形式。影视剧只是学习外语的一个兴趣切入点,读剧本等同于读原版书,学习流程也类似。
另一种,是练习听力。此方法本身与原版书阅读的学习目的不一样,所以不用加以讨论。但去掉中文字幕,初中级学习者在语法和词汇量都不够的水平下,会看一会想一会,非常影响剧情的连贯性,反而更需要极大的兴趣和意志去坚持。
也有加强版牛人,会把影视剧先当作听力材料,再精读台本,增加学习的收益——这首先需要学习者的词汇量和听力水平都达到一定级别,也不适合初、中级学习者。
看影视剧,更多的人是看着剧情就过去了,每次只能记住人物关系,剧情发展,甚至连配角的名字都回忆不起来,更别提词汇量的提高。
input并不完全等同于intake
你在看美剧时听到的信息(input),并不等同于你注意到的信息(intake)。
外语是非常容易退步的,要想保持水平,必须保证足够的输入(input),主要指听和看大量的英语,输入的英语信息如果没有被吸收(intake),并不会自动自发的成为自己英语体系的一部分。这也是我们经常强调,无论是听还是看,都要精泛结合的原因。
其次要控制难度,选择适合自身语言发展阶段的学习材料。
最后要把语言输入通过输出,即说和写的练习来达到“内化”。
如果作为听力材料,影视剧更适合被当作泛听资料,用于了解更生动的语料,让耳朵接触更多的口音,从而提高语音反应能力。
但作为精听材料,难度过大,且有不少是不需要着重学习的内容,比如一些过于口语化的用词,过于地方化的口音。
一点更长远的想法
每个人都有畏难情绪,从培养习惯上,保持阅读肯定比看影视剧要难。但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并坚持阅读,不止是对学习英语有利,它是一个能让人受益终身的学习习惯。
自己的阅读习惯,也更有利于未来孩子养成好习惯。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不用多说,在孩子从动画过渡到图片,再过渡到认字看书这一个重要时刻,家长自己是否热爱阅读将成为影响孩子的一个重要方面。
给一个书单容易,但阅读习惯的培养更难得。